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晚清台湾军事变革与大陆军事变革息息相关。笔者认为 :“御外侮”的台湾防务观是晚清台湾军事变革的动因 ;“师夷技求自强”是晚清台湾军事变革的主线 ;台湾社会的综合开发是晚清台湾军事变革的基础。晚清台湾军事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并在日后的抗日保台斗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郑艳 《军事历史》2003,(2):72-75
台湾的国防建设是台湾国防史上的一件大事,晚清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1836—1896)在台湾的办防卓有成效。他在台湾的国防建设,折射出他的国防思想。本文试从刘铭传办防的具体行为出发,来探究他的国防思想,以加深对刘铭传和近代台湾国防建设的研究。一、整体性国防思想过去,对刘铭传在台湾办防的研究,往往只注重他加强台防的一些具体军事措施。殊不知,刘铭传在台湾的国防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养兵办防,而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着手,力求提高台湾整体的和综合的国防力量.这是他在台湾国防建设中采取各种措施的主题。政治…  相似文献   

3.
刘耿 《宁夏科技》2002,(10):84-84
随着陈水扁“两国论”的越演越裂,台湾的军备正在抓紧筹集。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近日声称,将对台湾的海军进行改制,并制定了台湾海域保卫计划。台湾已把取得“制海权”定为今后海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8月11日,陈水扁和李登辉同时参加了“台湾团结联盟”成立一周年大会。李登辉在会上发表演说,全力推动“台湾正名”,主张今后更广泛使用“台湾”名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的“中国”有所区别。另据消息,台湾“外交部”人员表示,台湾已经联合有邦交的国家,以“中华民国(台湾)”的名义再次申请加入联合国,企图进一步分裂中国。  相似文献   

5.
“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郑成功的话明确提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澎湖及其他岛屿和大陆仅一水之隔,最狭处只有150海里。台湾居民绝大多数来自祖国东南沿海,他们和高山族同胞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宝岛,台湾通用闽南话。远古时代,大陆人民就将先进的文化渡海传入台湾。两汉时,台湾被称做“东鱼是”、“夷洲”。三国时,孙权曾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领万人大舰队“浮海”抵台湾。隋朝时,台湾称为“琉求”。隋炀帝还不止一次派出舰队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宝岛。宋、元时澎湖划归福建晋江县管辖,元…  相似文献   

6.
由于台湾地位的特殊性,台湾军贸市场的发展一直很是兴旺。台湾地区又是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尤其是中美矛盾的焦点。美、法等西方国家为实现各自的利益企图,积极开拓台湾市场,使得台湾军贸市场呈现出较大的复杂性。自1995年开始,台湾开始成为东亚乃至亚太地区最大的军贸市场。台湾军贸市场的蓬勃发展对未来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就军备控制理论中的军贸控制理论,深入探讨对台湾军贸进行控制的策略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小木 《宁夏科技》2002,(2):68-68
台湾,亚太地区的一颗诱人的明珠。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以开埠通商为由侵入台湾;1642年荷兰人赶走西班牙人,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派兵驻守军政中心台湾城(今台南市安平镇)和赤嵌城(今台南市内),对台湾人民实行强制统治,疯狂掠夺各种物资。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台湾在分离50年后又回归祖国。这其中,中国抗战为台湾回归创造了历史契机,两岸人民并肩抗战为台湾回归奠定了坚实基础,国民政府乘势而为促使台湾回归终成现实。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康熙统一台湾前国内形势的发展、台湾岛内政局的状况论述了康熙统一台湾的意义以及康熙对台湾的治理措施,突出了他对中国历史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台湾周围海区,主要由台湾西部(即台湾海峡)、台湾北部、台湾南部和台湾东部(即菲律宾海西半部)4个海区组成。它们的特点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1.
台湾军政关系变化是台湾政治转型的重要表现和结果。台湾军政关系的制度架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规范了台军的政治意识和行为。从军事政治学的视角分析台湾军政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具体制度特点,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台湾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台湾的光复和接收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按照《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文告规定,由日本掠取的中国领土,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全部归还中国,远东盟军司令部决定台湾由中国接收。1945年8月29日,国民政府下令成立“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任命原陆军大学校长陈仪为台湾首任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0月25日,陈仪在公会堂(后改为中山堂),接受日军第10方面军司令长官安藤利吉的投降。台湾同胞热烈庆祝台湾光复,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上锣鼓喧天,鞭炮震耳,祝贺台湾重新回归祖国。陈仪接管台湾后,首…  相似文献   

13.
一部清政府降伏台湾郑氏集团,实现两岸统一的《宝岛归清记——清廷降伏台湾郑氏政权》,近日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描写的是清康熙年间,清政府降伏台湾郑氏政权的全部历史过程。公元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从此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清康熙元年,郑成功病逝后,其子孙打着恢复明朝的旗号,妄图以台湾为“国”,与清政府隔海对峙,造成中国分裂。清廷与台湾郑氏政权和谈十次未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即将过去,在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上只剩下台湾问题没有解决,这不能不令人深感遗憾。尤其是1999年7月9日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公开亮出“台独”主张之后,更使这一问题的解决增加了变数,形势扑朔迷离,变化多端,给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在香港、澳门回归之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更是当前中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政府统一台湾政策的迁延 所谓台湾问题就是台湾回归祖国大陆,反对分裂,统一在一个中国之下的问题。而解决台湾问题的目标和政策及实现手段是经过几个阶段不断演变的。 第一个阶段:从…  相似文献   

15.
目前,台湾的军火供应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本土生产,另一个是从外国采购。鉴于与台湾进行军火贸易的政治敏感性,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终止了与台湾的军事联系,包括法国、德国和荷兰等西方国家。现在,美国是台湾先进武器的惟一来源,而其他武器装备则依靠本土生产。台湾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只能获得一些不太敏感的军民两用技术或设备。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美国国会中的一些亲台势力,一直利用各种机会插手台湾问题,一会儿是“台湾问题修正案”,一会儿是“加强台湾关系法”;刚闹完了“台湾导弹防御法案”,又上演一出接纳台湾加入TMD的“国防授权法案”,直搞得美国国会上围绕台湾问题的波澜不断。诚然,这离不开美国国会亲台  相似文献   

17.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对台湾人民残酷剥削和掠夺。台湾人民不屈不挠,反抗斗争连绵不断。最后赶走荷兰殖民者的,是名垂青史的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郑成功。  相似文献   

18.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早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加于清政府,割占了台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并根据重申了《开罗宣言》精神的《波茨坦公告》,将台湾归还中国。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给中国。1949年后,台湾虽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但民间人员来往、经济及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没有也不可能改变。  相似文献   

19.
毛元佑 《国防》2008,(2):78-79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对台湾人民残酷剥削和掠夺.台湾人民不屈不挠,反抗斗争连绵不断.最后赶走荷兰殖民者的,是名垂青史的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郑成功.  相似文献   

20.
台湾,自郑成功逐红夷而据之,到康熙甲子绝明之正朔,既得其他,距甲午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次年3月李鸿章东渡日本签订停战和约。当时因有弃台之论,“时台湾举人方以会试在都,上书力争,留中不报。三月,弃台信益急”①,4月和议成,清廷决意不顾台湾人民的反抗,以“台湾虽重,比之京师则台湾为轻。倘敌人乘胜直攻大沽,则京师危在旦夕。又台湾孤悬海外,终久不能据守”的荒唐理由,“卒弃台湾”②。自此至同年10月日军完全占领台湾,台湾军民及各界人士为反抗日本的侵略,前赴后继,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