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平树     
何为和平树?遍查典籍,未见记载与注释。然"和平树"这一词汇,出现在纸笺上的频率却很高。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有一部反映和平时期军人风貌的电视专题片叫《和平树下》。我曾问该片的制作者:和平是独属军人的使命与价值,树又指什么呢?是生活之树?事业之树?抑或,仅仅是附加了一种象征?那天,那位老兄并没有为片名作什么注释,绕了好大  相似文献   

2.
“五队一号”,在泉城喊了8年了,它成了十几万民兵,在百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发挥作用的缩影。何为“五队”?乃民兵生产突击队、抢险救灾队、治安执勤队、为民服务队、国防宣传队的简称。何为“一号”?乃是民兵号机台、柜台、车组、生产线的统称。盛夏时节,我驱车采访了泉城数家国有企业,写下了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报道。一条流光飞霞的钢瀑,从济钢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迈向新的世纪,充分认识海洋、高度重视海洋权益,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事实已经证明,谁掌握了海权,谁就掌握了打开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大门的钥匙。何为“海权”?何为“军事海权”? 海权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海洋观的增强,海权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战士生活情绪会时好时坏?为什么战士训练劲头会时冷时热?为什么战士突然像换了个人似的?……面对诸多为什么?作为一名政工干部,究竟应该怎么办?某装甲团一营教导员席汇东针对战士中出现的新问题,常常透过许多个为什么,找出其中的有什么,从而解开战士心中的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任现职三年来,分别被军区、集团军、师、团表彰为“管理教育先进个人”、“优秀带兵人”、“优秀党委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这些,就是对他解读问号的回报。小王为什么要“打”班长?坦克一连新战士王刚,脑子灵活反应快,遇事总爱发…  相似文献   

5.
被领导的艺术王存桂被领导这一席,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能体验到,即使是领导者,也多是既当领导,又当被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常有人苦于与领导搞不好关系,那么如何才能当一个合格的被领导者呢?一、适应领导。适应领导,首先要熟悉领导。要熟悉领导的工作和思维方法,对...  相似文献   

6.
军人和家属这两个词汇联系到一起,你立马想到的另一个词汇就是两地分居。两地分居就要家属来队。这是目前我国军人生活的一种普遍格局、他们每年都定期不定期地奔波于部队和家庭之间。这种离合聚散并不是夫妻二人劳碌欢喜的“二人转”。其实,家属来队牵扯到许多人和事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有人提出:领导干部要有所“怕”有所“不怕”。何为“怕”,何为“不怕”?细思之,此中大有深意。领导干部应该有所“怕”:怕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滑坡,对不起党;怕精神状态不振奋,斗志衰退,对不起群众;怕法纪意识不牢固,违法乱纪,对不起工作;怕道德修养不高尚,腐化堕落,对不起家人……有所“怕”,才能用理想信念激励自己,用责任义务鞭策自己,用政策法规约束自己,用高尚情  相似文献   

8.
“哪里是我们的家?”“哪里是我们的祖国?”“哪里有我们的生活?”“何时能重返家园、安居乐业?” 这是因战争、冲突、动乱或自然灾害而仓皇逃离的难民呼唤人类拯救的心声。难民是人类社会的耻辱,是人类的错误的产物。他们的困境和惨状是对我们作为人和民族的行为的控诉。公元前431年,古希腊诗人欧里庇得斯曾说:“世上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失去祖国。”这句至理名言,正是当前无数国际难民的真实写照。 站在新一年的起点,穿过悠远的时空,通过重重迷雾的尘埃,人们回顾人类社会的沧桑巨变和人类创造的辉煌文明,理所当然地企盼着和平、安全、尊严和稳定正常的生  相似文献   

9.
阿旺喜事     
正春节还没有到,阿旺却显得比过年还欢喜。这是怎么回事?阿旺多吉是驻藏某旅政治部群秘科干事,别看是政工干部,但军事训练那是一点不含糊。这不,年度刚开训,他的喜事就一件接一件。先说第一件,1月上旬,旅里为全面掀起实战化军事训练热潮,鼓舞士气,推出了一系列"爱军精武"比武竞赛活动,有教学法的,还有组训法  相似文献   

10.
《林海雪原》——一部史诗般的小说,曾经激励,影响了几代人。杨子荣,少剑波,白茹……这些颇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曾让多少人铭心刻骨,魂牵梦绕。然而,这些小说中的人物都有生活原型吗?少剑波、白茹是否真的如人所愿成了生活中的伴侣?这些为共和国作出贡献的人们今在何方?他们生活得幸福吗?  相似文献   

11.
以兵为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带兵之道,以兵为先。那么,何为以兵为先呢?以兵为先,就要情为兵所系。新兵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上迫于经验缺乏,容易走极端、使小性。作为带兵人就要与新兵深谈心、诚交心、时暖心、常聚心,做知心朋友,提高经常性思想工作效能。以兄弟般的情谊,父母般的关爱促进官兵关系的升华,最终达到"利兵以奉其身"的效果。以兵为先,就要权为兵所用。新兵下队不久,面对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的变迁,难免产生一些不熟悉、不了解、不适应。作为带兵人在研究对策、制定措施等权力运用上要时刻把是否有利于新兵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20日,美国防部发表声明称,美准备向台出售50套“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连同零备件、测试与支援附属设备,总价值为7.25亿美元。这是今年4月底美向台大规模军售后,布什政府宣布的首批对台军售项目,因此格外引人注目。什么是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该系统会对台军建设产生什么影响呢?何为“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简称JTIDS)是一种功能全面的通信、导航和识别综合系统。它可以把包括预警指挥机在内的各种探测系统收集到的战术信息汇集起来,分发到指挥系统和飞机、舰船等战术单位。它把大范围内的各种参战单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对普通高校高职新生心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生在与大学里本科生同台竞技、共同学习生活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思想转化和情绪波动。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有效掌握高职生心理变化的规律,探索出一套适合普通高校招收的高职生的管理、教育模式与机制,为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建设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4.
未来战争将是知识化军人运用智能武器装备和网络化指挥控制手段进行的信息化战争,其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智者”(指知识化军人和智能武器装备)们所进行的“智能战”将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的关键因素。那么,何为“智能战”呢?从广义上来说,它既包括在有形空间的对抗,又包括在无形空间的较量;既有人的思维、智力的斗  相似文献   

15.
时下,武装干部外流现象已经引起武装系统乃至一切关心国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这个问题,概括起来有如下两种情况,一是“显性外流”,一是“隐性外流”。 所谓“显性外流”.就是平时常见的调离武装部门的外流。 何为“隐性外流”?隐者,不公开也。“隐性外流”就是隐蔽而不公开的外流,他们表面上在武装部门,实际上暗中干其它事情。具体表现为: 其一,经常请病假事假,自己或帮人做生意,赚  相似文献   

16.
陈安刚 《环球军事》2005,(18):40-41
今年8月初,美国空军F-15E战斗机对“小口径炸弹”SDB进行了成功试射。据悉,美国空军未来将大量采购“小口径炸弹”,除了F-15E之外,还将在F/A-22和F-35战斗机甚至其他武器平台上配备这种“小口径炸弹”。咦,一向求大求全的山姆大叔如今为何喜欢上了仅重100余公斤的小炸弹? 何为“小口径炸弹”? 为了继续执行其“精确制导及精确打击”军事变革,美国空军于2003年8月在竞争中选定了波音公司仅113公斤重的“小口径炸弹”,并决定以波音公司为发展该“小口径炸弹”的主承包商。美国“小口径炸弹”  相似文献   

17.
出门六要     
《兵团建设》2014,(5):44
正每个人每天几乎都要出门。出门就要融入到大众里,所以应该注意自己的礼仪。以下列出"出门六要",供读者参考:一、仪容庄重:出门之人,一定要带着愉快的心情,要有庄重的仪容,保持自然,保持微笑,保持端庄。见了人不能苦着脸,一脸严肃的神情,让人见了就不欢喜,如此怎么与人洽谈办事呢?二、衣履整齐:出门的人,虽然不一定要穿着华丽的衣服向人炫耀,但是出门在外,衣履总要整齐清洁,朴素大方,不可邋遢随便,以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枪缘     
孩时的我非常喜欢枪,常常梦想自己有一把手枪别在腰里。有一次我在田野捡了一支锈迹斑斑的手枪架子,把我欢喜得手舞足蹈。我找了一根黑腰带扎在腰间,非常之神气。在小伙伴的眼里我就像将军一样。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为了实现其对抗大陆、并最终走向“台独”的政治目的,台军一方面从境外、特别是美国引进先进武器装备,另一方面推出各种武器自制计划,以自行研发所谓的高性能反制武器。在其众多的武器研发计划中,“万剑计划”可说是台军一系列的“极机密计划”之一。何为“万剑计划”?“万剑计划”即是由台湾“中科院”担纲,为台军研发旨在攻  相似文献   

20.
枪的怀念     
从军26年,兵当得够老,但新兵生活的那些事时常闪现。小时候对抢便钟爱有加,家里穷,市面上的玩具枪奢侈不起,只好削个木的,却丝毫不影响玩打仗的热情。那时常想,要有一把真抢,该多好。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我们300多名新兵一路北上,抵达东北一座军营。我暗自欢喜,这回终于可以操上真家伙了。两个月过去了,可连枪的影子都适见着,我心里十分纳闷儿,课后缠问班长:"什么时候能够打枪啊?"班长笑着说:"怎么,犯枪瘾了?到时候可别喊累。"我心想,你小瞧人。终于,盼到领枪的那天。记得是56式半自动,乌黑乌黑的枪管,橘黄泛亮的枪托,明光晃晃的刺刀,握在手里别提多神气。掂着枪,我心湖澎湃、激动不已,赶紧找来相机"咔嚓"了几张照片。我们一帮新兵向班长请了假,在部队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