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以课堂教学为支点有效引领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知识建构作为基于原则的教学理念非常契合学生语文阅读的培养目标。本研究基于知识建构的教学理念对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进行了设计和实践,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基于知识建构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综合能力发挥了积极了作用。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建构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该是生成性、多层次的,同时应该把学生的文学体验和信息获取能力结合起来这一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在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领域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与中文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关系密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指导、激发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这也是中文系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是目前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知识建构教学在促进"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方面取得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国际学习科学领域的广泛认可,而对于如何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具体途径,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研究以小学二年级科学课程为例,按照知识建构的课堂组织了教学设计过程。通过研究发现,知识建构的课堂通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追踪了某小学四年级《西游记》的知识建构阅读教学,发现学生的教育戏剧生成与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是真实问题探究所引发的、偶发性的、零星片段的演出,可以看作教育戏剧的自发性萌发;第二阶段是不同情境片段探究中形成的《西游记》故事的系列表演,可以看作教育戏剧的多元化实践阶段;第三阶段是系统性阅读中逐步形成了戏剧与表演理论,可以看作教育戏剧的理论体系构建。这三个阶段反映了学生自发的教育戏剧形成过程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知识建构教学中生成性课程的演化过程。了解其细节,一方面可以作为生成性教育戏剧的研究素材,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教师开展相应的阅读教学、教育戏剧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计算思维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大数据时代,是信息科技课程的教育重点。而目前高中阶段信息科技课程内容单一且重点在编程工具的普适性讲授上,对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不足。文章在梳理协同知识建构理念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后,构建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与“输入-协作-输出”三阶段相耦合的协同知识建构学习模式,试图使学习者能在真实的社会性问题情境下,更好更快地建立起系统、科学的思维模式,并针对该模式的教学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美术教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知识储备量成为当下美术教育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7.
英语阅读能力是语言实用能力的重要组成分,是学生汲取语言营养的有效途径。但思维模式和背景知识、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以及语言词汇和视幅等因素制约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此,教师应从词汇、句法、语意系统和方法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知识建构教学模式以观点为核心,引导学生在提出观点、设计方案、验证观点和推进观点的反复迭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比传统教学模式对课堂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知识建构的初期。笔者通过对比分析传统课堂和知识建构课堂的特点,结合知识建构的12原则,提出知识建构教学模式下课堂管理的策略:前期管理、中期协调、后期放羊。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历史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新课标教材的编写旨在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基本历史知识,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审美情趣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审美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除开认识被认识、教育被教育的关系外,还存在着欣赏被欣赏的关系,由此产生的主体的审美感,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科学地分析审美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寻求运用审美感增强教学效果的途径。一、审美感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审美感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肯定、积极的情绪体验,激起学生热爱知识、追求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审美感作为构成意志行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转化为探索未知世界的巨大动力。法国数学家彭加勒说过:“科学家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把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新课程基本目标落实到语文学科的复习课程中,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在实际复习过程中可采用“知识集结-知识变身(组内、班内)-知识升华(组内、班内)”的三段五步式策略,不仅增加了复习课程的趣味性和活泼性,还在夯实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培育了学生的语用、表达和交流、合作和探究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并就具体构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师范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不仅连接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承担着师德养成和职业规范形成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讨,以期通过课程学习,对师范类学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引领,同时也为其他师范类平台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图式理论解释了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叙述了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作用和影响,对一项文化背景知识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和运用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力是阅读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文化背景知识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启发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交流合作、勇于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培养创新人才 完善学分制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一体化,国家与国家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和创造能力的竞争,我国高校如何培养与时代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完善学分制势在必行。本文从现行学分制存在的问题入手,揭示现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约,阐述了为培养创新人才如何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实验教学既是理论教学的延续,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提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8.
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明显效果。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的五个环节,即尊重学生原有基础、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协作学习和最终结果评价,阐述了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之一,重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赋予“口语交际”新的教学内涵,把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置于双向互动的交际活动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深刻领会其理论基础,灵活把握操作流程,发挥评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