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人权现象、人权状况应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在当今世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个争论颇多、分歧很大,至今仍没有统一认识的问题.西方霸权主义者推行“人权外交”,硬把他们的人权标准强加于人,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那么,当今世界评价人权状况应不应该有个标准?对人权状况的评价有没有共同的标准?如果说有,为什么人们会提出各种不同的标准?如果说没有,为什么根据《联合国宪章》维护人权的宗旨和原则,已经通过了70多个关于人权问题的公约、议定书和宣言等国际文书?因此,研究探讨当今世界人权标准,无疑是必要和有兴趣的,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些试析、透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叙利亚国内局势持续紧张,西方国家不断加大对叙利亚当局的外交压力,要求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下台。同时,西方媒体也不断渲染叙国内冲突,以人道主义危机为由要求美国和欧洲国家尽快采取军事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形势看,一些西方国家大肆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人权高于一切”,使得一些官兵更加看重身家性命,使命与生命的矛盾影响到当代军人牺牲精神的培树。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要对官兵深入开展人权教育和强化军队职能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文化也早已冲破了疆域的界限,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汹涌而至,强烈冲刷着人们的头脑。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军的图谋不死,继前些年大肆宣扬“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之后,近年来又竭力兜售他们的人权理论,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人权高于一切”,给我军官兵的思…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人权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言论 ,构成了他的独具特色的人权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新成果 ,是我们捍卫和完善社会主义人权 ,批驳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认真研究邓小平的人权思想 ,对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反对霸权主义 ,进行国际人权斗争以及建立国际新秩序等 ,都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新中国重视人权 ,但“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如何 ?人权的维护和促进是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还是可以由别国以“人权无国界”为理由对其进行内…  相似文献   

5.
近一段时期,一些欧美学术研究杂志通过研究日本对华战略在理论上存在的各种选择,认为日本对中国的战略已经从“友好外交”转变为积极接触与现实遏制相结合,日本国内正经历着一场对华战略的争论,焦点集中在以下四种战略:合作并温和遏制战略;竞争并强硬遏制战略;平衡与遏制战略;顺从战略。  相似文献   

6.
1932年初,日本帝国主义出于整个对华战略的需要,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这是其精心策划的一个阴谋活动。为了转移视线,日本从事变策动之初即开始进行外交欺骗。其具体方法是,首先把引发事变的责任全部推给中国,然后尽力把东北的“满洲问题”和上海事变截然分开,坚持所谓“就地解决”主义。并在国际上准备了一套虚与委蛇的对应策略,开展欺诈外交,本文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此进行分析,进一步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不遵守国际信义,不讲外交道德的狡诈手段和邪恶本质。  相似文献   

7.
美国和伊朗关系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急转直下,跌入谷底,直至今日两国仍旧没有正常的外交关系和来往。除此之外,伊朗的核问题、社会体制、司法、人权、航天发展等方面也长期遭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指责和攻击。尤其是长期不能达成一致认识的伊朗核问题,更加剧了伊朗在国际社会备受孤立和处处被打压的处境。西方针对伊朗常年实施多方位的严苛制裁,也使得伊朗国家发展进步受限,国家经济一直不能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8.
美国竟浑然不觉 当伊朗危机发生时,卡特政府正忙于其他事务。因此,卡特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伊朗危机的严重性。卡特1977年1月20日才宣誓就职。就任以来,他在外交方面立即展开全方位的出击。从人权外交到重签巴拿马运河条约,从中东的戴维营会谈到中美建交,从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到防止核扩散条约,每一件事部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伊朗危机  相似文献   

9.
美国和其盟国无需忍受制止伊朗开发核武器的痛苦。大国和伊朗之间的外交沟通应该继续,因为开放的沟通渠道有助于西方国家更好地与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伊朗打交道。当前对伊朗的制裁政策应该取消:它们主要伤害的是普通伊朗人,很少能达成其本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国际形势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死,他们以“世界警察”的角色不时地挑起事端,以人权为幌子,粗暴地干涉他国内政。不难预料,国际社会围绕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国家统一以及经济贸易等问题,诱发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将会频繁发生。为此,本文就如何在战时组织经费筹措保障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关系经济化的今天,国际军事关系也在日趋“军事经济化”。从当今世界的战略全局看,“经济外交”已成为各国对外政策中愈来愈重要的内容和实施外交行动的手段。外交和国家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国家经济落后在某种程度上同外交政策上的失误或外交工作的不力有关。目前,世界上的外交官和外交机构或多或少都有经济外交任务。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美国一直把自己标榜为“人权样板”,以世界人权警察自居,披着“人权卫士”的虚伪面纱到处招摇撞骗。实际上,美国是世界上人权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美国人权史洒满人民眼泪充满血雨腥风美国对人民群众和进步力量基本权利的限制是有历史传统的。为了剥夺人民的基...  相似文献   

13.
《国防》1999,(11)
国防外交历来与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息息相关。弱国无外交。在浸满血泪、充满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国防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100多年来屈辱国防外交的终结。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国防外交在特殊的国际舞台上为维护国家权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冷战时期,美国为刺探中国的各种情报,对华空中侦察活动频繁多样,给中国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中美军事斗争情况的变化,美军侦察机对华侦察活动在冷战时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5.
汶川大地震在给人们造成巨大伤害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保护人权的努力和决心,让我们认识到了生命至上、人权至尊的国家意志。抗震救灾必将在中国人权发展史上留下重要篇章。请看本刊根  相似文献   

16.
在席卷全球的改革、发展浪潮中,无论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寻求对策,从本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探求发展之路,并正在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它不单是军事力量的斗争,经济力量的较量,也不仅是科技水平的抗衡,而是一场综合国力的竞争。发展是政治、经济、国防、社会全面的发展,竞争是国家总体力量的竞争。因此,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就成为一个国家寻求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欧盟对华军售禁令始于1989年,自2003年欧盟主要国家开始酝酿解除禁令。但这一行动遭到美国和欧盟内部一些势力的强烈反对,解禁一事陡生变数。欧盟对华军售解禁并不会导致中国大量进口欧盟武器,其影响和后果主要是政治性的。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中国军民融合速度逐步加快,中国军工企业集团的进出口总额连年攀升,中国军工企业尤其是民用产业如何有效加速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是亟需研究的问题。自身发展是前提,研究对方是关键。因此,认真研究美国外交决策机制与其对华经贸政策的关系,进而探讨军工企业如何加强对美贸易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徐平 《军事史林》2016,(2):53-55
军旗是一个国家军队的标志,是一支军队的荣誉所在.清朝最初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旗、军旗,水师战船上挂什么旗也没有统一规定.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原来闭关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强的交往日益增多,清政府当时的总理大臣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国的旗帜,请求颁制国旗.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开始抬头,1972年发生在德国慕尼黑的奥运会血案震惊了世界,西方各国开始筹建自己的反恐阻吓力量。1973年9月,恐怖分子袭击并占领了沙特阿拉伯驻法国大使馆,酿成了重大外交事件,令法国政府倍感震惊。以此为契机,法国于同年11月迅速在法国国家宪兵部队内部组建了专门应对恐怖事件的法国国家宪兵特勤队(G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