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上世纪60年代初,郭沫若访问兵团写了《满江红》,其中写到:"保卫边疆,看军垦英雄气概。使戈壁化为绿洲,汪洋如海。"兵团在创造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绿洲的同时,也创造了如汪洋大海般广阔的文化绿洲。兵团的文化绿洲播撒的是井冈山、南泥湾的种子,传承的是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兵团文化和兵团精神。文化团长→文化兵团早在南泥湾大生产时期,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团长张仲瀚就有"文化团长"的美  相似文献   

2.
正我是《当代兵团》的忠实读者,每一期杂志都会认真阅读,其中最吸引我的是"辉煌60年"栏目,栏目中的很多文章帮助我了解兵团历史,让我快速成长。《同在一片蓝天下》让我看到了老一辈兵团人用鲜血和生命守护边疆的执着和"赤手开天地,大胆易沧桑"的豪情;在《心灵绿洲更广阔》中学习到兵团文化绿洲播撒的是井冈山、南泥湾的种子,兵团精神传承的是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阅读"辉煌60年"栏目,在回顾  相似文献   

3.
"历史将永远铭记,荒原变成绿洲,沙漠升起繁华,边境更加安宁。屯垦戍边,千秋功业,改天换地,历史伟绩。历史就是创造,希望正在这里……"在八师、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一层大厅里,写着这样充满历史意味的一段话。这是兵团创业发轫的生动写照,也是兵团教育发展的形象描绘。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每次拿到《当代兵团》杂志时,我都会细细品读"兵团档案"栏目中的文章,认真记录栏目中的"兵团大事记"。众多的历史纪实事件反映了老一辈军垦人艰苦奋斗、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让我这个刚进入兵团工作的大学生由衷地感叹,今天美丽的团场绿洲来之不易!戍守祖国边疆,维护祖国和平统一,老军垦们的精神激励我做一个踏实肯干的兵团人,为兵团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正看到标题《地标》,你也许会猜测这是一篇介绍城市地标性建筑的文章,其实本文的"地标",与现代城市"地标性建筑"不是一回事。"地标":地面上的显著标志。屯垦戍边一甲子,戈壁惊开新世界。兵团人用双手和汗水开辟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绿洲,而每一块绿洲开发时都有一个标桩,追踪溯源,这个标桩就是"地标"。地标是绿洲的圆心,也是绿洲的源头,兵团人工绿洲都是相似的,但每块绿洲又各有各的不同。相同的是兵团人围  相似文献   

6.
他从可克达拉草原走来,在兵团片片绿洲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雪克然提"维吾尔语意为"荣誉",在23年的法官生涯中,雪克然提·吐尔地尤夫以其忠实的承诺,护卫着法律天平的公正。"时间对我来说  相似文献   

7.
永远的英雄     
热爱祖国是兵团人的核心追求,无私奉献是兵团人的精神品格,艰苦创业是兵团人的历史写照,开拓进取是兵团人的时代风貌。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兵团人在兵团精神的指引下,把沙漠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我们选取的这四个故事,为兵团精神作出了生动的注解。  相似文献   

8.
正我1995年才随父母从内地来到兵团,对兵团历史知之甚少。这些年在团场工作、生活,也阅读了一些相关书籍,对"兵团精神"内涵有一定的感受和了解,但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近日读到《当代兵团》新开的"辉煌60年"和"老兵列传"栏目,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了解过去的兵团,知道了今天的绿洲和良田,是由老一辈军垦战士用鲜血、汗水和青春  相似文献   

9.
盛夏的绿洲,骄阳似火,热浪滚滚。然而,比酷暑更能沸腾人心的,是“2006感动兵团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在全兵团引起的热烈而持久的反响。  相似文献   

10.
正兵团水利建设一甲子,一路艰辛一路欢歌。翻开兵团水利史,就是一部画卷、一曲交响乐、一座丰碑。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本文就从60年中流传在职工群众间兵团水利建设的片段说起吧——绿洲"运河"哗啦啦一段自述:60年,兵团建设灌溉渠道总长度8.8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8.8万公里渠道就如人体的血管分布在1695万亩的绿洲上,融雪水、雨水、地下水沿着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流进棉田、麦田、玉米地里……  相似文献   

11.
正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兵团人走过了辉煌的一甲子,又迎来了再创辉煌的新甲子金秋十月,五彩缤纷的绿洲大地迎来了兵团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屯垦戍边一甲子,戈壁惊开新世界。翻开西域2000多年屯垦的历史,最为耀眼辉煌的是兵团屯垦戍边的60年。兵团的屯垦戍边走出了历史上屯垦"一代而终"的藩篱,屯垦戍边事业代代相传。兵团的屯垦戍边是化剑为犁、和平发展的典范。屯垦戍边使命赋予兵团人既屯垦又戍边的双重角色。1954年10月,17.5万名军人集体转业,投入到  相似文献   

12.
《兵团建设》2011,(4):17-18
在兵团精神的感召、教育和鼓舞下,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牢记使命,尽职尽责,在祖国的边疆建起了一片片绿洲、一座座新城。虽然兵团人来自五湖四海,但当兵团精神在他们心中唱响的时候,每一个兵团人都会感到自己与兵团的神圣使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兵团各级干部职工表示,兵团精神就是我们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我们要忠实继承、不断丰富、大力弘扬兵团精神!  相似文献   

13.
刊中报苑     
《兵团建设》2013,(2):52-53
咫尺天地展现军垦风情方寸之间走访绿洲人家兵团力争实现首季经济"开门红"近日,兵团召开发展与改革工作会议暨首季经济"开门红"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兵团各师团、各部门、各单位要抓紧做好全年谋篇布局工作,促进工业快速增长和服务业快速提升,做好农业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4.
刊中报苑     
《兵团建设》2012,(8):34-35
咫尺天地展现军垦风情方寸之间走访绿洲人家兵团经济首季迎来"开门红"4月17日,记者从兵团2012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一季度,兵团实现生产总值14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7%,实现了兵团提出首季开门红经济增速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的目标。兵团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呈现六个特点:农业  相似文献   

15.
刊中报苑     
正咫尺天地展现军垦风情方寸之间走访绿洲人家兵团2014年"十件实事"计划总投资342亿元1月15日,兵团召开2014年"十件实事"新闻发布会。会议对2013年"十件实事"实施情况作了总结,同时指出,2014年是兵团党委连续第九年为职工群众办"十件实事",兵团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实施加强城镇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兵团这一部史诗巨著,记载着60年百万兵团职工艰苦创业、开拓奋斗,对党、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无限忠诚;记载着一代代兵团人前赴后继、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高贵品格;记载着兵团人变沙漠为绿洲的卓著功勋。祖国不会忘记,60年以来,一代代兵团人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节衣缩食,艰苦奋斗,在浩瀚戈壁荒漠上垦荒造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发展生产,建设了一大批充满生机的农牧团场、工商企业和崭新城镇,创造了改造恶劣自然环境、拓展绿洲文明的人类壮举。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兵团勘测设计绘制的新疆地图上,有170多个红色的小圆点,每一个小红点就是一大片绿洲。在这些绿洲上,跳动着270万兵团人的心,那心中装着对祖国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未来的渴望。他们将这一切都寄托在了对教育的珍视与期盼上。60年来,兵团人在战天斗地、稳边固疆的同时,即以其远见卓识和扶犁扛枪的手,自己动手办学校、兴教育,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天山南北、戈壁大漠。地窝子里办学校兵团的教育与屯垦戍边伟业相生相伴,从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的那一刻便开  相似文献   

18.
正亮点LIANGDIAN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兵团第一政委张春贤在兵团党委六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大力弘扬兵团优良传统,谱写新时期维稳戍边新篇章。张春贤指出,60年来,一代代兵团人,发扬"南泥湾"精神,承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满怀"大忠于祖国,大孝于人民"的赤胆忠心,用热血和生命创造了人进沙退、戈壁变绿洲、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的工作任务,基层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为深入了解兵团高校大学生赴到兵团基层单位就业的状况,以石河子大学为个案,通过分析和梳理石河子大学毕业生到兵团基层就业情况及存在问题,尝试构建高校毕业生到兵团基层单位就业新机制,以期更好的为兵团基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来兵团工作已有15年,接触最多的期刊是《当代兵团》。它是我思想上的指明灯,陪伴我走过春夏秋冬。《当代兵团》每期都会给我带来惊喜,大量的知识提高了我的能力,丰富了我的人生。尤其是每期的"辉煌60年"栏目,让我了解兵团人在峥嵘岁月里艰苦奋斗、创造辉煌的历程同时,也给我巨大的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