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才大  毛长荣 《国防》2009,(12):45-45
在市场经济社会,资金是调节个人和组织行为的重要工具。后备力量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当然也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支持。根据《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规定,军队参加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所耗费用由地方政府负担。这个规定同样适用于后备力量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鉴于非战争安全威胁爆发突然,后备力量建设经费十分有限,短期内很难筹足所需资金,  相似文献   

2.
我国幅员辽阔,美丽富饶。但是,灾害频繁,不虞而至。抗击自然灾害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为此,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05年7月1日,颁布实施了《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规范军民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法典。这部《条例》,总结了50多年来,我国军民抢险救灾的成功经验,解决了军队参加抢险救灾中遇到的诸多实际困难,既有利于军队今后更出色地完成急难险重的抢险救灾任务,也有利于保障军队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学习贯彻这部法典,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安全威胁和危害,履行国家赋予军队应对非传统安…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社会,资金是调节个人和组织行为的重要工具.后备力最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当然也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支持.根据<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规定,军队参加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所耗费用由地方政府负担.这个规定同样适用于后备力量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鉴于非战争安全威胁爆发突然,后备力量建设经费十分有限,短期内很难筹足所需资金,可能影响非战争军事行动效果,建议政府建立后备力量非战争军事行动储备基金.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为了正确处理军队中的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结合军队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军队中的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的纪律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本规定。插手干预基层敏感事务、违犯军官职务任免纪律的,依照《关于军队领导机关工作人员插手干预基层敏感事务的处理规定(试行)》和《违犯现役军官职务任  相似文献   

5.
杨博  郑好嘉  王亚强 《国防》2012,(9):51-52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明确,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要在协调驻军和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抢险救灾工作中,发挥好"参谋部"、"指挥部"和"协调部"的作用,做好地方政府与执行抢险救灾任务部队之间的协调工作.这就要求省军区系统必须强化职责意识,积极发挥军地之间的桥梁纽带和主导作用,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协调驻地部队扎实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工作,维护军队纪律,保证军令畅通,促进勤政廉政,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军队纪律检查(组织)部门依照本规定对军队单位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以及从事管理工作的士官、文职人员实施监察。第三条总政治部是全军监察工作的领导机关。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是本级监察工作的领导机关。总政治部纪律检查部是全军监察工作的主管部门。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纪律检查(组织)部门是本级监察工作的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实施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赋予了省军区系统抢险救灾重要使命。当今,除自然灾害外,发生不同形式公共安全事件的几率正在逐渐增大,省军区系统组织协调军地共同参加抢险救灾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对此,积极研究和建立政治工作应急反应体制,快速应对各种重大灾难性事件的挑战,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省军区系统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优化组织体系。政治工作作为我军生命线,历来具有组织严密、指挥得力、实战有效的强大优势,但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沈阳军区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着眼有效维护东北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为依据,以国防动员为平台,充分发挥军地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抢险救灾装备建设,投资为部队落实装备器材8类30万件,为民兵应急救援力量配备装备器材  相似文献   

9.
军事零讯     
Asia亚洲《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6月23日签署第438号令,公布施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条例》决定在全军实行文职人员制度。这是对我军力量构成和用人制度的重大调整改革,是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条例》共9章55条,对文职人员的性质地位等基本问题、聘用工作的主要环节以及文职人员制度与军地相关政策的衔接等作了规定。《条例》明确,文职人员是指按照规定的编制聘用到军队工作、履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同类岗位相应职责的非现役人员。文职人员应当履行聘用合同,根据军队需要参加作战、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处置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0.
李继忠  张战利 《国防》2009,(12):65-65
通常,民兵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是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统一领导下,与地方应急力量联合进行的。因此,必须着眼增强整体行动效果,健全军地联合行动体系。要依据围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建立军地结合、  相似文献   

11.
西南短波     
贵州省册亨县人武部管理民兵出新招,集体组织民兵外出打工,市场与战场双受益。(李红伟)四川省什邡市人武部按照新颁布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协调驻军部队和组织民兵做好防汛的各项准备。(李绪军)“八一”前夕,贵州省凤冈县人武部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陈方忠)贵阳市花溪区人武部积极组织民兵参加  相似文献   

12.
在军队参加抢险救灾过程中,物资运送能否及时到位,直接影响抢险救灾的行动效果,关系着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文章通过模型对抢险救灾物资运送的时效性进行了分析,为未来抢险救灾行动中能够及时、准确地将救灾物资运送到灾区的各个需求点,解决部队抢险救灾物资运送效率问题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我军的职责使命;实践人民军队宗旨和任务的具体行动;我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魏平 《国防》2009,(12)
通常,民兵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是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统一领导下,与地方应急力量联合进行的.因此,必须着眼增强整体行动效果,健全军地联合行动体系.要依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建立军地结合、党政结合、上下贯通、权威高效的军地联合指挥机构,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任务和职责,理顺组织指挥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5.
童建伟 《华北民兵》2004,(11):29-29
去年6月,组织安排我参加县委常委工作后,深感政治光荣,责任重大。为不辜负领导和大家的信任,我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和省、市委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政治工作条例》有关军队党委工作的规定,积极履行职责,为搞好全县的民兵预备役工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参加各类抢险救灾已近42万次,累计动用兵力2000万人次,飞机10多万架次,抢救和转移群众1200多万人,抢运各种物资数亿吨,创下了世界各国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一项项记录。  相似文献   

17.
"军队要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各种最紧急、最艰险、最危险的任务,在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斗争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军队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可见,参加抢险救灾,既是部队的任务,也是民兵预备役部队的重任,更是锤炼后备军的战斗力,因而,人武系统在抢险救灾中需要提高几种能力。一、建立高效运转机制,强化后备军的快速反应能力。发生洪涝、地震、地质滑坡、天然气泄露、山火等灾害,大多是突发性的,来势凶猛。这就要求我们一旦接到抢险救灾的命令,必须作出快速反应。一是主动出击。及时与灾害现场取得联系,准确查明受灾情况,迅速向乡镇武装部下达抢险救灾动员令,向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军事机关报告灾情,为抢险救灾赢得先机。二是果断处置。军地双方通过召开作战会、党委  相似文献   

18.
军队遂行抢险救灾任务财力由准备费用、实施费用、清理费用等构成。将因素法与类比法结合起来构建财力需求估算模型,预测军队遂行抢险救灾任务财力需求,有利于高效组织经费保障。模型运行的前提是,应建立健全应急财务保障标准体系和抢险救灾经费保障信息系统、抢险救灾装备物资储备与损耗数据库,以及完善军事资产计价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9.
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必须正确认识和深入把握新《条例》的内容,才能切实提高军队机关公文处理质量和效率。新《条例》共9章48条,各章应把握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总则本章共六条,是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必须遵循的总原则和指针。学习这一章主要把握好五个内容:一、把握好对新《条例》立法宗旨的理解。新《条例》在总则第一条通过军事法规的形式,提出了实现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立法宗旨。规范化是指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要求严格按《条例》、标准和程序…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经江泽民主席批准,中央军委最近颁发《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推进党委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和改进军队党的建设。 条例共7章33条。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一部专门规范党委工作的法规,是军队各级党委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 条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