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铁 《环球军事》2004,(3):14-15
2003年12月,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巴基斯坦,关注巴基斯坦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因为由于支持美国的阿富汗战争,穆沙拉夫在两周内连续两次遭遇恐怖袭击,险遭不测。穆沙拉夫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多次大难不死之后,有着多年军旅生涯的穆沙拉夫表示,他险遭杀身之祸不过是一种“职业危险”,躲过劫难乃因命运。“我根本不是个迷信的人,但我已渐渐开始相信命运了。”穆沙拉夫发誓:要截断恐怖主义后路,还伊斯兰国度一方净土。  相似文献   

2.
随着美国新军事战略渐渐浮出水面,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Marshall)的名字也开始频频见诸各大小报刊。这名79岁的“五角大楼老人”俨然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美国甚至有不少媒体将安德鲁·马歇尔称为美国新军事战略的“教父”。马歇尔究竟是何许人也?风头为何如此健盛?他与美国新军事战略到底有怎样的纠葛?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就蕴藏在马歇尔传奇而神秘的的经历之中。  相似文献   

3.
丁三军 《环球军事》2008,(18):16-17
连日来,巴基斯坦政局再次风云激荡。面对一连串的挑战、逼宫,总统穆沙拉夫被迫于8月18日下午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职。穆沙拉夫的主动辞职,使得因总统弹劾危机而陷入动荡的巴基斯坦政局出现翻转。也就在这时,美国和欧盟却把目光盯上一件细小而又致命的物件——操控巴基斯坦核武库的“核按钮”。在美欧看来,谁握有“核按钮”,谁才是真正的“巴基斯坦之王”。  相似文献   

4.
数年的拼搏,他们终于出现在这个世界高科技产业的第一方阵中,留给世人的是惊奇和钦佩。--题记"看来我们得与中国同行共同进步了。" --美国一公司总裁啥挠性板?开始一个规划1995年,那时他还是个30多岁的年青人,却已是长江化工厂的副总工程师。在起草一个上报的几年规划时, 他加上了第三个开发项目,研发挠性覆铜板,这是他在一份科技资料中看到的新东西。也许是科技人员的技术敏  相似文献   

5.
联盟战略是美国防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战略要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冷战的开始 ,美国联盟战略作为实现国家目标的有力工具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几十年来 ,美国已经在世界上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联盟体系 :在北大西洋地区 ,美国与其他十几个欧美国家结成北约 ;在亚太地区 ,美国与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等国结为盟友 ;在中东地区 ,以色列是美国绝对的盟友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 ;另外 ,美国与许多国家保持的各种非正式联盟关系更是灵活多样。当前 ,世…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20日,姚明退役。一个代表国家队打了11年篮球,在NBA(美国男篮职业联赛)叱咤风云的大个子从此离开赛场。有他的中国篮球队一直保持在亚洲冠军、世界前八的高度,有他的中国篮球开始被世界认可。由于王治郅和巴特尔相继退出国家队,他的退役让中国篮球突然走到了新老交替的阵痛期。我们不禁想问,中国篮球的未来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10年前,美国发动海湾战争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灭掉萨达姆;10年后萨达姆活得好好的。到1月16日,海湾战争整整爆发10周年。在这个特殊日子来临之际,不知道美国人作何感想。西方国家耗费了数十亿美元执行禁飞令,咬住经济制裁不松口,向伊拉克反对派拨出巨款,希望借刀杀人。然而,效果如何呢?萨达姆仍在台上,而且比以前更加强大,连西方媒体都不得不叹服:萨达姆真乃最伟大的生存者!像他面临如此巨大的压力而不倒的世界领导人有几个?!萨达姆究竟有何妙计,把西方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8.
他能随意调动美国本土的陆、海、空、陆战队。他有权指挥国民警卫队、消防队、警察和准军事武装。他可以对州长、市长、镇长发号施令。他可以直接下令击落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他拥有美国人闻所未闻的绝对权力!猜猜看,他是谁?美国总统?不是。国防部长?不是。参联会主席?更不是。有人给出了谜底——他是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司令爱德华-埃伯哈特上将!美国民众甚至美国政客都被蒙在鼓里的是,不显山露山的美国防空防天司令部司令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悄悄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权力不仅远在美军10大职  相似文献   

9.
1月5日,第11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首脑会议上发生了出人预料的一幕。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会上发言结束后,走到印度总统瓦杰帕伊座位前,主动与他握手。瓦杰帕伊略为迟疑后,也伸出了自己的手。这时,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瓦杰帕伊与穆沙拉夫握手后,说道:“我很高兴他向我伸出了友谊之手。”这一颇为突然的一幕令目睹这一场景的国际社会和舆论顿感欣慰。有专家指出,此举多少意味着因“12·13”事件面剑拔弩张的两国关系出现逐步脱离战争轨道的迹象。那么事态的发展真的如人们所愿吗?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以来,美军与其他国家军队举行的双边或多边军事演习多达40余起,平均每月2—3起。在世界继续趋向缓和的大潮下,美国频频在境外与别国军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其用意何在? 一、调整同盟战略,强化同盟关系 同盟战略是美国防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要素之一。二战后,随着冷战的开始、遏制战略的出台,联盟战略作为美国实现国家目标的有力工具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几十年来,已经在世界上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联盟体系:在北大西洋地区,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卢森堡、挪威、丹麦、冰岛、  相似文献   

11.
4月21日,美国国防部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和人道援助事务的退役将军杰伊·加纳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开始筹建战后伊拉克过渡政府,从而成为麦克阿瑟似的人物。那么,加纳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呢?美国五角大楼为何选中他来负责战后伊拉克民事政府?他能成为伊拉克的“麦克阿瑟”吗?美  相似文献   

12.
美以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 2002-2004年间,以色列总理沙龙为实施"单边行动"计划多次造访美国,并与总统乔治·W·布什交换意见。美国一直扮演着巴以争端调解人的角色。这场旷日持久的斡旋行动中,美国"调解"偏袒以色列受到国际舆论抨击。因此美国也提醒沙龙要保持克制,不要偏离中东和平"路线图"太远了。沙龙也乘机向总统布什和国家安全助理康多莉扎·赖斯提出尽快释放乔纳森·杰伊·波拉德。早在3年前的3月20日,沙龙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就郑重要求美国释放正在服刑的以色列间谍波拉德。沙龙说:"波拉德已经被关押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应该释放他了。"同时他又恢谐地向美国家安全助理赖斯承认以色列的错误,说:"这好比一个男人窥视女人沐浴一样,了解她的隐私。一个国家的隐私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这就像男人窥视女人隐私一样没有敌意啊!况且事过境迁,当事人已受到严厉的惩罚了。"  相似文献   

13.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不久的一个夜晚,我正在纽约第3海军战区海军情报组值班。晚上11点钟,办公室的寂静的气氛被电传机的震颤声所划破。这是从华盛顿发来的指令,它使我开始去从事一项只能被称为“公务窃盗”的任务。 “拜访”斯蒂芬·克·席格利 在芝加哥,斯蒂芬·克·席格利表面上是经营银行和保险业务的,而且在银行和保险界享有国际盛誉。但是美国当局怀疑他操纵一个纳粹间谍网。他在一个中立的欧洲国家的首都保留着他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并取得速胜,开创了冷战后美国单方面推翻一个国家政权的先例,美国单边主义也随之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谁能阻止美国主义的甚嚣尘上?曾经强大的俄罗斯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当今世界,有能力从军事上能掣肘美国的只有俄罗斯;俄、法、德反战轴心和联合国也是多极世界拥护者的一个希望。因为在美国穷兵黩武及为所欲为的时代,至少从政治上还有一个声音在牵制美国,至少还有一个将世界各国聚到一起讨论问题的场所。伊拉克战争全面考验着俄美关系的基础,进而牵引国际格局的未来发展方向。一、俄美伙伴关系基础脆弱“9…  相似文献   

15.
观点彩页     
政府在全球化中的最大含义是变为“企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家张维迎近日在文章中指出,对政府而言,全球化 的最大含义是使每一个国家的政府行为成为全球市场中的一个“企业”。他认为,政府正变 成超级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政府开始有了“面对面”的竞争对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主要是制度的竞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够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更清晰的法律环境,谁就 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他指出,一个良好的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竞争出来的。为什么现在 我们政府的行为变化很大?这与国际竞争不断强化、经济全球化的进…  相似文献   

16.
连鲁军 《国防》2004,(9):56-57
“金属风暴”技术在澳大利亚一问世,立即引起了各国军方的高度关注,连一向在军事技术领域领先的美国也宣布放弃已研制多年、耗资110亿美元的“十字军战士”火炮系统项目,转而采用“金属风暴”技术。“金属风暴”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呢?一、乌贼和全新的设计理念“金属风暴”的发明者迈克·奥德怀尔是一位枪械爱好者,他在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如何提高手枪发射速度时,试用种种机械办法,射速都没有太大提高。一天,他去国家水族馆观赏海洋动物时,一只乌贼遇险喷墨逃生的情景牵住了他的思维,激发了他的灵感。乌贼体内长有一个墨囊,里面贮满了浓黑的汁…  相似文献   

17.
3日,巴基斯坦总统、陆军参谋长穆沙拉夫宣布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11日,穆沙拉夫在伊斯兰堡举行进入紧急状态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宣布巴国民议会和省议会选举将于明年1月9日之前举行。  相似文献   

18.
J·R·施莱辛格,美国经济学家。长期从事国家战略问题的研究,曾在第二届尼克松政府中担任过国防部长。五十年代后期,美国在冷战中不断遭到挫折,开始重新审查和估价自己的全球战略。一九六○年,长期在美国海军学院研究国家战略问题的施莱辛格发表了《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学》。这本书的核心主张是:根据经济能力的限度,美国应放弃战后奉行的  相似文献   

19.
据英国《泰唔士报》3月19日报道,18日,巴军方向外界透露了一条令人吃惊的重要消息:巴基斯坦军队可能已经将“基地”二号人物扎瓦希里围困在巴西北靠近阿富汗的南瓦济里斯坦的一个村庄里。目前,巴军队和准军事部队正在用强大的火力攻击躲藏在堡垒似的住宅里负隅顽抗的武装分子。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将军在3月18日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采访时也证实:巴军方已经锁定了“一个具有很高价值的目标”。目前,美国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对巴军方捉拿扎瓦希里提供帮助。布什政府密切注视着巴军方的围捕战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据华盛顿法新社报道:2001年1月26日新任美国总结布什重申他在竞选总统期间所许下的重要诺言,即他的政府准备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英文缩写——NMD)和削减美国核武器数量。布什说,NMD“对许多其它国家来说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另一方面,尽一切可能使美国及其盟友在二十一世纪里免受威胁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