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3国突袭埃及,意欲重占苏伊士运河。埃及总统纳赛尔领导军民奋起反抗,再加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插手干预,英法以联军的企图最终落空。在这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9天战争中,埃及为国家利益,让整个空军牺牲在地面,任由英法战机摧残。这中间究竟出于什么考虑?英国专业军事杂志《ACIG》近日为我们解开了这段尘封半个世纪的谜底。苏联飞机打破中东平衡 20世纪50年代,推翻了法鲁克王朝的埃及一方面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前宗主  相似文献   

2.
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为了向外扩张并压制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对埃及等国家发动了突然袭击,阿方被迫实施反击。战争中,由于以军先发制人,实施空中突击,致使阿方损失较大,失去了战场主动权。8月至11月,埃、约、叙先后同意停火,随后阿、以双方小规模冲突不断。1970年,双方实现停火。这场战争,以方亡约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辆、飞机40架;阿方亡4300余人,损失坦克约960辆、飞机440余架。第三次中东战争…  相似文献   

3.
1967年10月21日,埃及海军的苏制“蚊子”级导弹艇,对驶入埃及塞得港以东鲁马纳湾的以色列海军驱逐舰“埃拉特”号突然发起攻击,先后共发射6枚苏制“冥河”式导弹,命中3枚,一举击沉该舰。此战不仅震撼了世界军事界,而且开创了世界海上导弹战的先河。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又以突然袭击揭开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帷幕。战争中,阿、以双方分别使用苏联和美国研制的新式导弹,  相似文献   

4.
28年来,以色列反间谍机构守口如瓶,埃及军事情报局只字不提,当事人从未向外界透露过只言片语,以至于这桩当年被以色列埃及两国媒体炒翻了天的“埃及军事间谍奇案”如同云中雾里,谁也不知道个中真相。现在,80岁的当事人死了,以色列反间谍机构松口了,以色列和埃及的媒体总算可以说这桩奇案的事实真相了。8月12日,以色列《国土报》和埃及的《金字塔报》大篇幅报道了塞谬尔·布拉赫间谍案的全部真相。 不平凡的“埃及军事间谍”,非常平静地死了  相似文献   

5.
目前,西方一些军事强国正在积极进行地效飞机的研究,而且有些样机已经走出了实验室。据报道,最近我国已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效飞机,也称气垫飞行器。它是飞机和舰艇的“混合物”,形似飞机,又具有船身,能贴近海面或地平面高速飞行。早在1932年,芬兰发明家卡里奥就率先制造出世界上首架实用型地效飞机。该飞机长2.6米,宽1.93米,有效载荷80千克。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苏联、英国、日本等国相继研制了多种试验型地效飞机,特别是苏联投入较大,效果明显。80年代初,苏联研制出了名  相似文献   

6.
1969年圣诞之夜,以色列的摩萨德特工从法国的瑟堡港成功地窃走了法国总统明令禁运的5艘崭新的导弹快艇。这是摩萨德间谍又一次成功的“偷盗”行动。 事情还得从7年前说起。以色列的摩萨德间谍机关收到一则消息:埃及从苏联得到了大批新式武器,其中包括蚊子级和黄蜂级导弹快艇。蚊子级导弹快艇是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用P6级鱼雷艇改制的,艇长25.5米,满载排水量75吨,航速38节,艇上装备SS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第一起造成人员死亡的鸟撞飞机事故发生于1912年美国北部。到1974年, 世界范围内公开报道的因鸟撞而坠毁的军用飞机为65架、民用飞机为9架,共死亡130 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鸟撞事故大幅度增加。为此,一些国家还根据飞鸟与高速飞机相撞会使飞机坠毁的道理,发展了“飞鸟防空兵”,在敌军可能空袭的重要军事目标的上空及其附近空域,放养大量飞鸟,利用这些“鸟兵”来阻击敌机。一些军  相似文献   

8.
邝家旺 《国防》2006,(6):73-73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联军挥兵50余万突袭以色列,企图收复第三次中东战争失去的土地并一举消灭以色列。当时以色列只有兵力11万人,武器装备也远远少于阿拉伯联军,但由张皇失措到仓促应战再到控制战争局面,以色列只用了18天时间,便迫使阿拉伯联军签署了停火协议。由于当天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所以这次战争被称为“阿以赎罪日之战”。从这场战争可以看出,以色列虽然是个袖珍小国,却蕴含巨大的作战能力,能够以小制大。这里面除了有美国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以色列国民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国防上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皆兵”…  相似文献   

9.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先后与以色列之间进行了5场战争。受地理条件和形势所迫,以色列采取优先发展陆、空军的策略,经过历次战争的洗礼,以色列陆空军的战斗力跃升中东国家之首。然而,其海军发展却比较缓慢,特别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海军驱逐舰“埃特拉”号被埃及一艘苏制“蚊子”级导弹艇发射的“冥河”级舰舰导掸击沉,  相似文献   

10.
杨永志 《环球军事》2008,(23):54-55
1941年6月22日,也就是苏联卫国战争首日,在苏联上空发生的一切可谓是世界空战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幕。战前几个月,纳粹德国就开始积极筹划对苏联进攻,大批飞机悄声无息地被移防到了苏联边境。而此时,苏联虽然也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但还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心存侥幸。可惜战争的红线是那么脆弱,在苏联人还有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战争就突如其来了——  相似文献   

11.
20年代在苏联军事历史上是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没有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或战争事件,然而,苏联的军事理论研究在这一时期却表现得十分活跃,被某些军事历史学家形容为“暴风雨般讨论时期”①。尤其是在军事战略领域,20年代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二次大战前作为苏联国家战略方针的基本观点,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苏德战争初期。因此,探讨20年代苏联军事战略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总结其经验教训,不仅是苏联军事学术思想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严重失利的战略背景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在亚历山大港向全国民众宣布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和查封西方国家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宇宙公司”全部资产的决定。此举在国际上激起了极大的反响,尤其是法国、英国在惊愤之余,决定秘密支持以色列对纳赛尔实施武力打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火枪手”行动。众所周知,这场远征苏伊士运河的战争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法国参与这场战争的一些细节尤其是法国的战机曾被改装成以色列战机对埃及进行轰炸却直到最近才被披露出来。  相似文献   

13.
《国防》1999,(12)
在现代局部战争中,无人机(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频繁出现。在海湾战争、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场,都有它们的身影。 追根探源 无人机的问世可追溯到1917年。那时,英国率先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但用它来执行军事任务的设想却一直未能实现。30年代,英国和苏联的无人  相似文献   

14.
《环球军事》2013,(7):59-59
1973年10月,埃以战争前夕.埃及数以千计的坦克、大炮、装甲运兵车队,穿过公路和村庄开往前线,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以色列间谍却没有得到情报。这是因为埃及战略家运用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奇特措施,别出心裁地对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闭嘴吧”训练,控制了易于泄密的言论自由市场,堵死了以色列间谍的侦察渠道。  相似文献   

15.
耿海军 《国防科技》2003,(11):70-70
现代高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使兵器的杀伤破坏力大大提高。同时,也使战场上“自相残杀”的现象急剧增加。1973年的中东战争,埃及曾取得击落以色列飞机89架的骄人战绩。但在这辉煌战果的背后,却又有着击落69架己方飞机的可悲记录。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军阵亡146人,其中有35人死于自己人的枪炮之下,占死亡人数的24%:伤员467人,被自伤的达72人,占15%。在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战场误伤再创新高,误炸造成  相似文献   

16.
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军队选择在犹太人“赎罪日”这一天,突然发起猛烈进攻,被称为“十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的第4次中东战争骤然爆发。埃及空军首先出动各型米格和苏-7型飞机开始攻击位于西奈的以色列陆上防线及空军基地。与此同时,约4000门大炮对陆上和苏伊士运河边上的重要军事设施进行大规模压制性轰击。几分钟后,埃及人的800多辆坦克便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运河沿岸,借助短时间架设的浮桥,迅速在多处突破以色列苦心经营多年的“巴列夫防线”。在另一条战线,叙利亚的苏制飞机和火炮也同时对戈兰高地发动突击,一举摧毁以色列在该地区的所有防御设施。 “十月战争”中的海上作战以其极富戏剧性的结果而令人始料不及。这次海战虽然仅具有对地面作战实施支援作战的性质,却由于其精彩纷呈的战况而格外引人瞩目。在6年  相似文献   

17.
田苗 《环球军事》2007,(14):36-37
据俄罗斯《新闻时报》近日报道,在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40年之后,以色列历史学家雷梅兹和吉诺尔新出版一本名为《迪莫纳上空的米格-25:苏联核游戏》的书,该书披露苏联蓄意策划了这场战争,目的是终止以色列的核计划,但苏联人失算了。刺激阿以开战苏联于1948年就承认了以色列,并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通过捷克斯洛伐克提供武器给这个新独立的国家,两国关系一度"亲上加亲"。但在1960年克格勃间谍发  相似文献   

18.
“8比0”的启示思田1965年到1968年,我海军航空兵在海南岛上空抗击入侵美国飞机,先后击落美机7架,击伤一架,自己无一伤亡,创造了“8比0”的光辉战绩。联想到八、九十年代世界上发生的一些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创造这一战绩的许多经验至今仍对我们有深刻启...  相似文献   

19.
1979年底爆发的阿富汗战争是苏联为实现其控制枢纽地区、南下印度洋战略企图而发动的军事冒险。从战争爆发时的长驱直入,到lO年后的黯然撤军,再到苏联肤飞烟灭。有人称这场战争是“苏联的越南”,其实并未确切反映出降临在苏联头上灾难的严重程度,因为毕竟越南战争没有把美国毁掉,而阿富汗战争确实是苏联崩溃的导火索之一。  相似文献   

20.
1948年,以色列出现在世界政治版图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联的外交支持。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斯大林和克里姆林宫领导层,计划将以色列纳入自己在中东的战略势力范围,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又一成员。在巴勒斯坦犹太人反对英国托管期间,在1948年5月14日正式开始的第一次阿以战争期间,根据苏联领导人的命令,一批批现代化武器从捷克斯洛伐克输入到以色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