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空降作战是高难度、高风险的空地一体作战,研制空降兵模拟作战指挥训练系统是平时进行空降作战指挥模拟训练的有效方法。为空降兵模拟作战指挥训练系统的理论预研部分内容,从空降摩步团的作战特点出发,进行团空降方案的评价与优化的系统研究,建立评价团空降方案的指标体系及指标解析模型,探索新的作战方案优选、优化方法——DEA方法,有助于提高空降作战决策的科学性,促进空降兵模拟作战指挥训练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以空降兵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为背景,立足现有装备,充分考虑空降兵对武器装备的特殊要求,对适应空降兵小高炮的数字化改造的必要性及总体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介绍了空降兵数字化改造小高炮的射击指挥及模拟训练.空降兵小高炮的数字化改造,对其适应现代空降防空作战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空降作战始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只限于侦察、破坏和袭扰等。真正意义上的空降作战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得到实际运用。现代的空降作战已成为一种战法丰富、类型繁多、效能显著的作战行动。  相似文献   

4.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渡海登岛作战作为我军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使得炮兵作战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射击效能受到严峻考验。如何提高渡海登岛作战中炮兵的作战效能,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部从1998年开始着手炮兵数字化建设试验,现已建成了炮兵群数字化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了从侦察前端到火炮终端全程作业自动化、一体化。这一系统的建成,  相似文献   

5.
空降力量是联合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降作战是实施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重要手段,因此也是各国争相研究的课题,而空降作战指挥是制约空降作战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本文从空降作战指挥的特点出发,剖析了空降作战指挥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现代战争的形势分析对空降作战指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合理的预判。   相似文献   

6.
江国平 《政工学刊》2010,(12):60-61
当前,信息系统越来越成为政府、科技、教育、卫生、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了解情况、数据统计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的得力助手。在军事领域,当现代信息系统进入作战体系中的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网电对抗、综合保障等系统之后,便颠覆了传统作战体系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国防要闻     
《国防科技》2006,(5):4-5
北欧“阿莫斯”(AMOS)自行先进迫击炮完成测试近日,帕特利亚·赫格隆茨公司的先进迫击炮系统(Advanced MortarSystem,AMOS“阿莫斯”)120毫米双管迫击炮系统在CV90步兵战车底盘上完成了一系列的火力和机动性测试(如图)。AMOS迫击炮拥有最先进的迫击炮系统技术,集成到模块化装甲车上可满足不同环境和作战的火力支援需求。试验过程中,AMOS系统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的昼/夜直接或间瞄准射击及远程射击。帕特利亚·赫格隆茨公司与芬兰国防军签订了一份价值超过了1亿欧元的合同,订购24套基于帕特利亚公司AMV底盘的AMOS迫击炮系统,预计将…  相似文献   

8.
赵上  王冰切  冯远博 《国防科技》2021,42(6):124-128
在科技引领的现代战争中,空降作战面临着高精度、杀伤力大的制导武器的威胁。电子对抗力量作为电子战中的武装力量,为空降兵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本文研究了空降作战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面临的电子武器威胁,分析了空降兵电子对抗力量在空降作战中的地位作用,结合空降作战的特点探索空降兵电子对抗力量的运用模式,如通过电子侦察、电子佯动、压制干扰、综合防护等手段为空降作战快速占据进攻优势奠定良好的电磁环境基础。此外,为完善空降兵电子对抗力量的作战结构,本研究提出空降作战中电子对抗作战运用的要求,以充分发挥电子对抗在空降作战中的能力,确保空降作战中制电磁权的优势,提高空降作战的制胜效能。  相似文献   

9.
在未来局部战争中,敌实施特种空降通常以“奇袭”的方式快速突入我纵深重点目标。而我纵深地域广阔,重点目标众多,不可能处处重兵设防,因而应重视发挥民兵的地方性优势,提高民兵反敌特种空降斗争的能力。一是在重要区域(主要是沿海地区)建立民兵反特种空降应急分队。队员应挑选政治思想好、身体素质好、有较强军事素质,尤其是有反空降技能的民兵和退伍军人组成。在武器装备上,本着便于机动、便于作战、便于指挥的厚则,配备高炮、高射机枪、82迫击炮、40火箭简、轻武器、爆破器材等,并搞好交通、指挥、通信器材的保障,以适应反特砷空降的需要。二是制订完善配套的战备方案。根据敌实施特种空降作战的特点,分析判  相似文献   

10.
根据舰空导弹防空作战的特点和作战指挥原则,分析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应具备的射击指挥辅助决策功能,提出了在该系统中设置舰空导弹射击指挥辅助决策功能模块,以满足舰空导弹射击指挥员进行射击指挥和决策的需要,达到提高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遗传算法的弹炮混编防空群火力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局部战争中的防空作战经验表明:实施弹炮混编可以大大提高防空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而如何实施有效的火力分配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陆军弹炮混编防空群射击指挥中的火力分配问题,简要分析了防空导弹和高炮武器系统射击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弹炮混编防空群的火力分配方法,并建立了优化火力分配方案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对此模型求解.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为弹炮混编防空群的火力优化分配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军用电力系统是火力与指挥控制系统最重要的能源,其供电质量直接影响火力与指挥控制系统的作战效能。频率是军用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供电质量指标之一。频率测量也是军用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中的重要技术。在军用电力系统中,频率测试不仅要考核稳态过程,而且还要考核瞬态过程。详细描述了军用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频率测试特点及测试平台设计,讨论分析了实际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反导作战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导作战管理技术是指对反导体系内的传感器和火力资源进行以任务规划为核心的指挥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资源作战管理和火力资源作战管理两大部分。首先对反导作战管理与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针对反导作战管理技术的内涵、主要任务、层次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初步探讨了反导作战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涉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区域反导指控系统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断发展的TBM突防技术呈现了许多新特点,对防空反导系统的指挥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从对TBM的感知、识别、预报、威胁判断、目标分配、火力拦截和效能评估等诸多控制环节进行一体化设计,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又为联合一体化指控这一必然选择提供了可能,通过高速数据链将各个作战平台连接成为无缝战场态势,从而形成一体化的扁平作战体系.通过研究国内外指控系统的发展现状,给出了我军的一体化指控系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近程反导中,片面强调提高高炮随动系统的跟踪瞄准速度,已经不现实,通过对拦阻射击模式的研究,探讨了采用多重命中体制弥补随动系统缺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地炮火控系统的现状及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述了数字化战场的特点,分析了地炮射击指挥系统数字化改造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外地炮射击指挥系统数字化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与设备;分析了国外地炮射击指挥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在灭火抢险救援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介绍了省级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总体设计及主要功能,论述了系统的基础通讯网络建设、跨区域灭火救援指挥系统、警情上报系统、移动指挥系统、信息交互等关键环节,并探讨了系统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移动消防通信指挥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和高科技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建设一支现代化、信息化消防队伍的重要标志之一。移动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能够将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指挥工作进行优化和程序化、规范化,实现以信息平台为载体,以可视化现场图资料采集为源泉,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指挥协同为目标,使灭火救援指挥工作的"业务流"与"信息流"高度融合,极大地提高了灭火救援指挥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水平,推进消防工作改革向纵深发展,使网上作战指挥引导实战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adoption and adaptation process of mission command (Auftragstaktik) in the US Army. This concept, developed by the Prussians, denotes a decentralized command approach wherein superiors dictate their intent and allow subordinates to formulate their operational plans independently and change it according to the emerging situation. The paper examines the US command approach prior to the adoption of mission command. It argues that it was heavily influenced by corporate management practices which inherently contradict mission command approach. It continues and investigates how the US Army endeavored to emulate the approach in its doctrine and in major operations.

While it has officially incorporated mission command into its doctrine, it has been less successful in utilizing it in operational situations. This state of affairs has to do with the cultural legacy of the managerial approach to command that still persist. Despite the partial success, the US Army has recently reaffirmed its commitment to this approach.  相似文献   

20.
Much intellectual effort in the post‐Cold War US Army has been put into examinations of how best to conduct MOOTW and urban warfare.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for the Army in this respect is the fact that these operations require a good deal of initiative to be displayed by troops at the lowest command levels. This has not normally been forthcoming. There is, in the Army, a ‘zero‐defects’ culture that is stymying the necessary initiative. Only when this culture has been properly appreciated and tackled will the Army that has proved itself so adept at the ‘big war’ be able to conclusively tackle the ‘small w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