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苏德战争前苏联战争准备的经验尽管苏联的在苏德战争前的准备工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从总体上看 ,苏联的战争准备工作仍有许多成功之处 ,这也是苏联最终打败德国的根本所在。概括起来 ,苏联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战争威胁有清醒认识 ,使苏联在战争潜力的贮备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斯大林对战争威胁一直有清醒认识 ,早在1926年他就断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重新瓜分已被瓜分的世界的初次尝试” ,“继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尝试之后 ,必有第二次尝试”。1934年 ,斯大林在联共(布)十七大上进一步指出 ,由于持久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苏联对“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一马列主义观点的不同意见争论,由来已久。早在苏联建军初期,一些托洛茨基分子和旧军事专家就坚决否定“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原理,否认政治的决定作用,把战争简单地看作是民族以及军队之间的冲突。一些忠于革命的苏军高级将领也持有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3.
苏德战争爆发50年来,卫国战争史始终是苏联史学界历久不衰的研究“热点”。据粗略统计,到80年代末,苏联已出版的关于卫国战争史的著作(专著、小册子、文集,不包括文学作品)已超过2万种。苏联的卫国战争史研究大致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战争时期。早在1941年底,苏联就建立了附属于苏联科学院的伟大卫国战争史委员会,为搜集历史资料、展开早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此后,类似的机构在各加盟共和国和各部委中也纷纷建立。同时联共(布)中央直属马恩列研究院专门负责收藏、研究党在战时条件下的活动资料;苏军总参谋部则从1942年5月起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军事学术史和战争经验的研究。在战争尚在进行之时,第一批有关战争史的著作已经问世,如:《在莫斯科城下粉  相似文献   

4.
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美苏两大阵营形成初期发生在东亚的第一场热战,是战后局部战争的开端,它对以后大国关系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联通过对中朝武器、装备、技术等的各种支援以及对国际舆论导向的影响,对战争施加了重大影响,从而使战争朝着苏联自身的战略目标发展。本文意图通过对朝鲜战争中苏联所扮演角色及其影响的分析,以使人们加深对当今东北亚安全战略格局的认识,并对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太空的不断军事化,美苏都极力抢夺太空的控制权,而把对方的各种军用卫星视为异端。美国国防部70年代初就着手制定能在战争爆发最初几小时内摧毁苏联间谍卫星的绝密计划。苏联也早在1968年就开始了武装战斗卫星的试验。苏联是最早设立太空轨道站进行反卫星的国家。目前,美苏正在试验、研制和已计划中的武装战斗卫星大体上有以下几类:拦截卫星既是一种进攻型武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空间防御  相似文献   

6.
1979年底爆发的阿富汗战争是苏联为实现其控制枢纽地区、南下印度洋战略企图而发动的军事冒险。从战争爆发时的长驱直入,到lO年后的黯然撤军,再到苏联肤飞烟灭。有人称这场战争是“苏联的越南”,其实并未确切反映出降临在苏联头上灾难的严重程度,因为毕竟越南战争没有把美国毁掉,而阿富汗战争确实是苏联崩溃的导火索之一。  相似文献   

7.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德国悍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550万大军,对苏联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进攻.全体苏联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满怀必胜的信心投入了伟大卫国战争.战争爆发之初,苏联人民都相信这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因为长期以来,苏联一直这样宣传:工农红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如果法西斯的势力胆敢侵犯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红军有能力迅速粉碎敌人的进攻,然后以排山倒海之势越过边境,直捣法西斯的巢穴,解放被奴役的欧洲人民.  相似文献   

8.
1962年,发生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古巴导弹危机尽人皆知。但鲜为人知的是,也就在这一年,在西太平洋地区,印度尼西亚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准备打响从荷兰殖民者手中解放西伊里安的战争。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1939年9月,德国突然袭击波兰。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火蔓延到了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美国年鉴》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因战争死亡人数逾2000万,波及到苏联人的每个家庭。中国在8年抗战中死亡人数也近2000万。1945年,由于苏联的对日宣战以及美国的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加快了胜利的步伐。随着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结束,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发生、防止出现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因而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机构——联合国的构想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美国军事战略是指导美国军事斗争的计划和策略。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其军事战略的调整和实施,无疑将对整个国际局势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冷战时期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美国军事战略先后经过五次调整,这一时期美国军事战略的突出特点都是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以军事联盟为基础,注重运用威慑手段,准备打赢包括核大战、有限战争、特种战争等在内的各种战争,与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进行全球军事对抗。冷战结束以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的军事战略也随之进行了调整,随后的十几年间,美…  相似文献   

11.
苏联有一部经典战争间谍影片——《春天的十七个瞬向》,讲述了打入德军内部的“苏联谍报员”施季里茨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获取德意志帝国上层官员与美国接触、秘密媾和,以及共同抵抗苏联进攻情报的故事。施季里茨的沉着果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连当时的苏联领导人也被深深打动。该片不但于1976年获得  相似文献   

12.
<正>朝鲜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这是在冷战时期发生的一场热战。50多年来从各个角度谈论这场战争的作品可谓汗牛充栋,本文的视角在于从美国决策方面来解读这场战争。前文美国决策者自始至终是从美苏全球对抗的角度来看待朝鲜战争的,战争一爆发,杜鲁门政府就决定要在这里画线,遏制苏联的扩张,美国如拒绝拯救南朝鲜,势必引发世界大战。仁川登陆以后,美国认定这是一场局部战争,苏联不会参战;又把中国的警告当耳旁风,改变了美国参战的目的,作出了越过“三八线”的致命决定。  相似文献   

13.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持续四年之久,给苏联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灾难几乎涉及到每个家庭,包括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永久而深刻的创伤与记忆。正是这场战争,孕育了苏联军事文学的繁荣。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从独联体——解体的苏联——的文学发展中看到这种战争文学繁荣的继续。  相似文献   

14.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指挥着纳粹德军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由于当时苏联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致使德军长驱直入,战争只进行了18天,苏联就丧失大量领土。到7月10日,德军约40个师的兵力直抵列宁格勒城下。列宁格勒位于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入海处,是苏联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在苏联人看来,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建筑物、色彩画、雕塑品、名胜古迹、美丽的花园、公园和博物馆,都是苏联人的骄傲。在希特勒看来,夺取苏联这一重工业中心和海港具有特殊的意义。只有占领了涅瓦河上的这座城市,就能使德国在政治、经济和精神上得到好处。早…  相似文献   

15.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秘密电台不仅用于交战区域,而且出现在中立国家。例如被称作“露西”谍报网的苏联特工组织就曾经在瑞士活跃一时。在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露西”谍报网在日内瓦诞生苏联谍报网组织的规定之一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希特勒的特工曾广泛地在苏联后方实施破坏恐怖活动。按照当时纳粹德国领导人的想法,对苏联军队实施大规模的破坏可以瘫痪苏军的后勤保障和军事指挥系统,从而为彻底打败苏军奠定基础。针对德军的这一破坏行动,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最近苏联克格勃退役少将古别尔纳托洛夫在《绝密》月刊上撰文介绍了苏德两国情报机构在苏军后方展开秘密战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7.
1957年10月24日,苏联发射T世界第一孩人造地球卫星,当时就有人预言,人类将在太空开辟第四维战场,谁控制了外层空间,谁就控制了战争的主  相似文献   

18.
心理战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战争。它不是强制的武力征服,而是通过心理因素的作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近年来,许多国家组建了专业心理战部队展开“第四种战争”。 宣传心理战 1941年12月圣诞节前夕,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对德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宣传心理战。苏联向德国的妇女散发了一种特别的圣诞卡,上面画着一棵翠绿的圣诞树,圣诞树下面一具德国士兵的尸体静静地躺在冷冷的白雪之中,下方用德文写着:“他是谁的丈夫?”本来就在家中担心的妇女们看到后无不掩面痛哭。圣诞卡深深地唤起了她们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对战争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情绪。她  相似文献   

19.
2月2日,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的日子,时至今日的俄罗斯仍将其视为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纪念日。因为在60多年前,正是因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才打破了纳粹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使整个欧洲战场东线的形势出现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然而,苏联在当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冒险导演了一出计中计,利用假情报诱骗纳粹德国,在为苏联保存了战争实力的同时,也为最终的胜利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田苗 《环球军事》2007,(14):36-37
据俄罗斯《新闻时报》近日报道,在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40年之后,以色列历史学家雷梅兹和吉诺尔新出版一本名为《迪莫纳上空的米格-25:苏联核游戏》的书,该书披露苏联蓄意策划了这场战争,目的是终止以色列的核计划,但苏联人失算了。刺激阿以开战苏联于1948年就承认了以色列,并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通过捷克斯洛伐克提供武器给这个新独立的国家,两国关系一度"亲上加亲"。但在1960年克格勃间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