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中报苑     
兵团今年计划引进拾花工约40万人今年,兵团棉花种植面积760万亩,计划引进拾花工约40万人,其中引进疆内拾花工约20万人。今年,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高度重视拾花工的组织和管理,及早部署拾花工引进协调工作;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处理拾花工引进中出现的情况与问题,及时掌握拾花工引进工作动态。截至9月9日,兵团已引进拾花工14.45万人,其中,引进疆内拾花工5.15万人。(兵建)  相似文献   

2.
据《兵团日报》报道入秋以来,农八师一四九团共从内地接来万余名拾花工。该团制定了3个"特别"政策善待拾花工,让已经在这里生活、劳动了十几天的拾花工非常满意。第一个"特别"政策是文化娱乐实行免费。拾花工住进连队后,该团电影队免费巡回为23个连队的拾花工放电影,每星期放1至2场;连队职工文化娱乐中心晚上免费向拾花民工开放,唱歌、跳舞、看书、看报、看电视,任其选择。第二个"特别"政策是医疗保健实行优惠。该团卫生防疫站、医疗保健站免费为拾花工检查身体,免费发放药品;团职工  相似文献   

3.
2002年,兵团曾出现秋季拾花劳力严重短缺的情况,加上2003年春季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故而着实让人为今年秋季兵团拾花劳力匮缺捏了把汗。方方面面的力量被动员,机采棉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对丰收已成定局的兵团700万亩棉田而言,2003年的收获仍需要大量的拾花劳力。当数十万内地拾花大军奔赴兵团棉田的消息传来时,丰收的棉花落袋为安,方有了着落。8月底来到兵团棉田的外来拾花工并没有看到盛放的棉花,新疆人度过了一个凉爽的夏天,而期待积温的棉花却错过了正常的花期。头一回来新疆拾花的"拾花妹"心里便有一丝不安,兵团植棉团场很快打消了她们的疑虑,各师、团的优惠政策不断传来,外来"拾花妹"安心了,她们在兵团700万亩棉田里看到了希望。人工采棉已延续数千年,机采棉正悄悄向这一传统采摘方式发出挑战。有关人士去年便预警:机采棉将碰落"拾花妹"的"饭碗",这可能是一种趋势,这也可能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善待拾花工     
崔钰雪 《兵团建设》2004,(12):12-13
今年,兵团棉花播种总面积达690万亩,而拾花工严重短缺。仅石河子垦区就需要招收18万名季节性拾花工,但只有10万人到位,远未满足当地的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拾花价格一涨再涨,拾第一遍籽棉的价格达到了每公斤0.7元.比上年高出0.2元,但仍吸引不了内地贫困地区的农民来疆拾花,大片雪白的棉花开在地里,却来不及采摘,棉农焦急万分。  相似文献   

5.
基层声音     
输入拾花工要严格把关 2003年,许多省份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向新疆和兵团大量输出拾花劳力。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因内地输出劳力质量而引发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却不容忽视。具体表现为:一是民工的身体条件不适应拾花的要求,相当部分老、弱、病农民充斥在拾花队伍中,直接加大了管理  相似文献   

6.
刘春阳 《兵团建设》2009,(24):19-20
今年农一师百万亩棉花吐絮、急需大量拾花工的时节,从内地来的拾花工却不足万人.这可急煞了当地的干部和职工。为了帮助农一师的职工将丰收的棉花尽早拾回来,南疆10万少数民族农民来到了农一师,,他们不仅解决了农一师拾花劳力短缺的问题.增加了自己的收入.还在百万亩棉田中演绎了一曲曲——  相似文献   

7.
2002年,兵团曾出现秋季拾花劳力严重短缺的情况,加上2003年春季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故而着实让人为今年秋季兵团拾花劳力匮缺捏了把汗.  相似文献   

8.
善待小事     
善待小事黄永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从“红楼一梦”到“弹指一挥间”,不过是几十年而已。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怎样使自己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慎待小事和善待小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以,对待小事,要“谨思之,慎取之”。...  相似文献   

9.
善待拾花工     
棉花是兵团的支柱产业之一。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兵团的棉花种植面积一年年扩大,仅靠兵团职工群众的力量已难以将丰收的棉花全部拾回,于是,棉花便将兵团700万亩棉田与中西部主要省份几十万拾花季节工联系在一起。数十万拾花工奔着同一个目标来到兵团棉田,有人将棉花称之为"软白金",内地来的拾花工便揣着淘金梦来到几千里外的新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兵团棉田里的辛苦劳动得到了收获,一年又一年像候鸟一样每年秋季往返于家乡与兵团之间。外来拾花工可能是兵团棉田里最能吃苦、最有忍受力、最不抱怨的群体,但他们也是有生命、有激情、有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来兵团拾花的要求或许并不高:有安全感和保障感,到新疆有活干,工资有保障,回家方  相似文献   

10.
党建荟萃     
农二师二十九团聘请林果专家给果农讲解果树高产技术。吕桂君摄九○团基层连队热心帮助拾花工创收农五师九○团各农业连队派出党员和管理人员详细了解从河南、甘肃、陕西来的拾花工的具体情况,向他们送去法律知识和团场有关保护他们的政策措施,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联系他们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兵团各团场从外省区大量引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团场农业一线生产。据不完全统计,仅农八师一三四团每年来团场承包土地的外来劳务工达三千多人,占全团农业劳力的64%,季节性临时用工高峰时达五千余人。这些劳务工的引进大大缓解和弥补了团场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他们在获取报酬、劳动致富的同时,为团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也为团场建设增加了新的后备力量。新时期团场的中心工作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问题是调动职工和外来劳务工的积极性。当  相似文献   

12.
诽谤伤人     
贾培铎 《政工学刊》2003,(10):43-43
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朝时期,有一次佛印禅师与苏轼打坐。苏轼对佛印开玩笑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本体。苏轼回家得意洋洋地告诉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你难道不知一切外事都是内心的投射?你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到你也是如来。”这个哲理小故事推而广之还可以这样看: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中伤别人就是中伤自己。你把别人都看成了“如来”,你就赢得了人心;你把别人看成了“牛粪”,你就背弃了人心,焉能不“败得很惨”…  相似文献   

13.
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关系全局的大事。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农五师就业和再就业呈现出“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状况,一方面农业生产方面长期劳动力缺3000余人,季节拾花工缺20000多人,建设行业也缺劳动力3000人。另一方面五师截至目前还有1000余人没有活干,靠领取低保失业金过日子。  相似文献   

14.
最近看到报纸上有不少关于"善待季节工"的消息,然而笔者在基层所见到的情况并非皆是如此。有些单位的季节工住的虽然是砖木结构的房子,但一逢下雨,屋子就漏;有的房子虽有窗户,却没有玻璃;门前虽有做饭的锅灶,却没有遮阳挡风的物件。还有季节工房子的附近没有厕所,他们只得"就近解决",因而弄得卫生环境恶劣。特别是到了拾花后期,季节工房内几乎没有取暖设施,某地曾发生过数十人同时感冒的事。要善待季节工,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重要的是落  相似文献   

15.
有话直说     
《兵团建设》2012,(20):52
正车辆安全管理莫松懈"三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交通事故频发的时节。去年,某团一名职工驾驶无牌照拖拉机在拉运棉花时搭载拾花工,由于操作失误致使拾花工摔伤致残。近年来,受益于兵团、各师出台的好政策,团场职工挣钱后大都购买了农机具,但有个别职工觉得办牌照要花钱,还要年审,太麻烦,无照无证驾驶,往往侥幸变成了惨剧。  相似文献   

16.
巧得很,采访吉龙兵时得知,他们一家子都在这个连队。这点让我们喜出望外。 11月23日下午,因为交通不便,我们赶到他家时,天已全黑了。他家里有个5岁的淘气儿子,媳妇同拾花工一起回老家河南探亲了。客厅里的铁皮炉子烧得通红,暖和极了。  相似文献   

17.
这些年,我们一家三口在农五师拾花,收入有保障,承包户对我们也很好。每年8000多元的收入,对我们一家人帮助很大,家里这些年添置的冰箱、电视机、摩托车都是靠拾花挣来的……在农五师91团拾棉花的伊宁市巴彦岱镇村民肉孜婉古丽开心地说。近5年来,兵团每年引进拾花工50  相似文献   

18.
本刊举办“军训生活拾锦征文”后,北京市一五六中学师生特结合自己的军训实践,进行了一次命题作文,我们从中选出两篇登载如下。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可陈志诚部长上任先“拾柴”。他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年2月,陈志诚由省军区教导大队副大队长调任山东省陵县人武部部长,职务变了,地位变了,但他和群众联系的心没变。陈部长上任后,不是先烧“三把火”,而是深入基层摸实底,他用十几天的  相似文献   

20.
乔虹 《兵团建设》2005,(2):54-54
掐指算来,我从1971年参加工作开始拾花,至今已有33年了。当年那些风华正茂的铁姑娘们也都变成了五十多岁的老太婆了。但一想起当年拾花的日子,那人、那地、那故事,至今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