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艇成为攻击商船和军舰的水中利器。但有时,潜艇也成为敌方潜艇的猎物。在二战中各国潜艇击沉潜艇的数量为:英国35艘、美国20艘、德国10艘、荷兰3艘、日本3艘、苏联2艘、意大利2艘。而在英国海军潜艇击沉的35艘潜艇中,有14艘是德国潜艇,其中“冒险者”号击沉U864的战斗是一场引人注目的水下较量。  相似文献   

2.
日本海上自卫队按照“日本院卫计划大纲”要求,将常年维持一支由16艘潜艇组成的潜艇部队.基本上按照每年退役一艘、服役一艘的方式进行新旧潜艇的换代行动。目前,“春潮”级潜艇已有6艘建成,1992年日本就开始计划建造改进型的“春潮”级潜艇,第一艘新型潜艇于1998年3月建成服役。到本世纪末,尽管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总数可能仍为16艘,但是其整体作战性能和战斗能力将会有较大的突破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1941年11月29日,荷兰海军部通过英国BBC广播电台对外宣布:“一艘荷兰潜艇用鱼雷击沉了一艘德国法西斯的潜艇。这是荷兰潜艇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我们的潜艇决不惧怕任何德国潜艇。”这就是发生在二战期间,一艘荷兰O型潜艇成功击沉一艘德国U型潜艇而大获全胜的战斗。在O21潜艇1941年的航海日记里,对这次潜艇遭遇战是这样记载的:“1941年11月28日,从艉部发射两枚鱼雷,一枚命中,成功击沉一艘德国U95潜艇,救起12名幸存者。”  相似文献   

4.
日本海上自卫队常年维持一支由16艘潜艇组成的潜艇舰队,基本上按照每年退役一艘、服役一艘的方式进行新旧替换。到21世纪,尽管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总数可能仍为16艘,但是随着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海军的一艘潜艇曾在挪威与德国的一艘潜艇进行过一艘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水下较量。 1943年5月的一天,由苏联海军少校邦达列维奇指挥的一艘M-176潜艇在执行伏击任务后的返回途中,与一艘德国潜艇在挪威海域不期而遇,于是,双方紧急下潜,企图用鱼雷将对方击沉。  相似文献   

6.
简讯     
印度采购6艘“(?)鱼”级潜艇印度国防部已批准投资20亿美元在印度建造6艘“(?)鱼”级潜艇。首艘潜艇将于2010年交付印度海军,余下的潜艇每5年交付一艘。[武]  相似文献   

7.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3,(24):64-65
纳尔希斯·蒙特利尔是19世纪中期西班牙的一名作家,对大海中的珊瑚充满痴迷。为了能够近距离观赏珊瑚之美,蒙特利尔决定制造一艘潜艇。不久,一艘名为“Ictineo”的潜艇经他手问世。最初.蒙特利尔利用脚踏板驱动潜艇。后来,该潜艇在事故中被毁,这促使蒙特利尔制造新潜艇。这一次,他为潜艇的动力系统安装了蒸汽机。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艘采用蒸汽机的潜艇——“IctineoII”号就此诞生了。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北双方海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海上封锁与反封锁斗争。为了突破北军对南军查尔斯敦港的长期封锁,南军海军上校亨利个人出资,用一台锅炉改建成一艘人力潜艇。别看这艘潜艇不起眼,它却在潜艇发展史上占一席之地。它不仅是最后一艘人力潜艇,而且还开创了潜艇第一次击沉敌舰的先例,成为潜艇发展的里  相似文献   

9.
徐安强 《环球军事》2008,(15):38-39
二战期间,尽管日本建造的潜艇型号众多,但是日本还是使用了其他轴心国的潜艇。二战中,日本海军共获得了其它轴心国的8艘潜艇,德国的6艘,意大利2艘。这些潜艇的获得一是通过向德国输送各类战略物资、交换武器装备而获得,二是在德意两国相继宣布战败投降后,将在日本控制下的以东南亚为基地活动的6艘德意潜艇收笼而得。  相似文献   

10.
潜艇素以隐蔽著称,是现代海军重要的兵力之一,在历次海战中都取得了显赫战绩。在一次大战中,潜艇击沉舰船5949艘,总吨位1115万吨。二次大战中击沉舰船4900余艘,总吨位1469万吨。目前,世界上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潜艇,总计663艘潜艇在役。其中,核潜艇295艘,常规潜艇368艘。它们对世界各国,尤其对海洋国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80年代以来,潜艇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潜艇的现代化水平。隐身是潜艇生命力的保证之一。具有良好隐身性的潜艇,可从摆脱来自太空、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反潜探测,生存概率在90%以上。隐身是潜艇完成多种任务作战成败的关键。潜艇利用海水作  相似文献   

11.
张晓军  陈宇  张京 《环球军事》2008,(18):60-62
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潜艇性能和装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欧美各列强之间的海战日趋频繁和激烈,潜艇的作用逐渐引起各国海军的重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战和反潜战达到了空前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仅德国海军在战争中就先后建造了300多艘潜艇。整个战争期间,英德交战双方潜艇共击沉作战舰只190多艘,其中包括战列舰14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16艘,击沉运输船5800余艘,约1400多万吨。交战国海军共损失潜艇265艘。  相似文献   

12.
《当代海军》2008,(3):3-3
据印度媒体1月11日报道,一艘正在执行例行任务的印度海军潜艇7日在阿拉伯海与一艘商船发生相撞事故。印度海军发言人称,排水量2500吨的“辛都科什”号柴电动力潜艇上有53名艇员,潜艇在相撞事故中受损,两艘船只都没有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3.
据国外媒体报道,第4艘212A型潜艇于2005年7月1日在德国的埃姆登下水,并命名为U34。目前,U34是德国海军订购的4艘212A型潜艇中的最后一艘,有了这4艘212A型潜艇,德国海军就拥有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常规潜艇。212A型潜艇之所以杰出,是因为它比其他常规潜艇拥有更长的下潜时间。长时间下潜基于一种新型的不依赖空气的推进系统。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燃料电池把氧气和氢气转化成电能。该动力装置可以为下潜状态下艇上的螺旋桨发动机和电气系统提供能量。德国第4艘212A潜艇下水  相似文献   

14.
在人民海军史,不,在中国军事史上,1954年6月19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中华民族有了自己的潜艇部队。有海军常识的人都知道,潜艇,是一种高度机动、隐蔽,具有强大攻击力的作战舰艇。在海军装备大家族中,地位举足轻重、无可替代。自17世纪初叶潜艇问世以来,世界各海军强国均倾其全力研制、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潜艇大显威力。据军史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潜艇击沉的运输船达6000余艘,约1400万吨;击沉的战斗舰艇192艘,其中包括战列舰14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36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潜艇击沉的运输船5000余艘,达2000多万吨;击沉大中型战斗舰艇381艘,  相似文献   

15.
1941年11月29日,荷兰海军部通过英国BBC广播电台报道:“一艘荷兰潜艇用鱼雷击沉了1艘德国法西斯的潜艇。这是荷兰潜艇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我们的潜艇决不惧怕任何德国潜艇。”荷兰海军取得的这一胜利发生在二战期间一个月清风高的深夜。  相似文献   

16.
潜艇猎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作为新生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潜艇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各国共拥有900余艘潜艇,其中美国111艘、苏联218艘、英国212艘、法国77艘、意大利115艘、日本62艘、德国57艘。这些潜艇无论在吨位、航速、航程、潜深上,还是在武器装备、水声设备、电子设备以及动力装置  相似文献   

17.
浪潮 《当代海军》2006,(2):36-42
潜艇部队是印度海军的精锐部队之一。印度海军拥有近40年操作潜艇的经验。尽管目前其潜艇数量并不多,共16艘,但绝大部分都是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常规潜艇。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印度海军潜艇的发展动向:不仅正在实施一项为期30年的潜艇建造计划,计划在未来30年内建造24艘装备远程导弹的先进标准常规动力潜艇(SSK),逐步淘汰现役老旧的潜艇,把常规潜艇数量维持在20艘以上,建成一支可纵横印度洋的强大的常规潜艇舰队;而且其经历30年曲折、被称为“先进技术艇”(ATV)的核动  相似文献   

18.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4,(1):72-72
2013年12月17日,印度国防部长证实,已选定印度国有军工企业(PSUS)负责75I潜艇项目,为印度海军建造4艘常规潜艇。751项目还包括向两个国外承包商订购6艘潜艇,印度国防部长表示,国防采购委员会已决定印度本国生产的4艘潜艇中,3艘由马扎冈船厂建造,I艘由印度斯坦船厂建造。  相似文献   

19.
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在潜艇上发射的一种新式反舰导弹-飞鱼SM39,大约在一年半以后即1984年中将装备法国海军第二艘核攻击潜艇青玉。然后将装备另外3艘核攻击潜艇和战略海军的6艘导弹核潜艇。法国外军还将用SM39导弹装备4艘攻击型潜艇阿戈斯塔和最近在布尔热海军展览会上展出的一种新式攻击型潜艇。SM39导弹的试验正在加紧进行,其首次试验是在1981年中完成的,本文给出了试验的照片。  相似文献   

20.
点石成金的“高手”——军用新材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情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1968年的一天,正在被苏联海底声纳网监控的一艘刚下水的英国潜艇的信号,突然消失了。报告很快递交到了克里姆林宫。“英国的潜艇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英国的科学家为了对付苏联的声纳网,提出使用减振材料锰铜合金来制作潜艇的螺旋桨,使潜艇在水下航行的噪声大为降低,大大提高了潜艇的隐身生存能力。这艘突然消失的英国潜艇,就是采用了减振降噪新材料。这里所说的新材料,是指对增强国家国防实力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新研制的一类材料,它与一般传统材料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异性能。新材料技术的研究开发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