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子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美军认为,正是受这一古训和历史惯性的影响,美军历来对城市战要么讳莫如深,尽力回避,要么简单了事,认为充其量是用机枪清剿房间之类的方法而已,致使城市战的作战理论鲜有创新之处。诚然,  相似文献   

2.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由天章阁待制曾公亮和翰林学士丁度等人编写的《武经总要》刊印问世了,全书分为前后两集,每集各二十卷。同既往的兵书相比,《武经总要》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包容了丰富的军事技术内容,从而成为我国官修的第一部兼有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的综合性兵书。在前集的第十至十三卷中,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军事上的“器械名数,攻取之具,守拒之用”。并绘制了相应的图形,这些图形和文字说明,不但形象而具体地展现了北宋初期的陆战和水战兵器、筑城技术和城战(其中包括攻城和守城战)器械、战船的形制构造,而且也是北宋以前各朝在军事技术上所获成果的缩影。更为重要的是《武  相似文献   

3.
从人类早期的战争开始,数学就无所不在。不论是发射弩箭还是挖掘地道攻城,数学定律就像冥冥之中的命运之神一样在起作用。在战争中,指挥员依据作战目的和特点,运用数学所提供的概念、理论、技巧等技术,对作战反复进行量和形的描述、演算和推导,推算出与作战相关的数据,为战争提供最佳行动方案,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这样的战例在二战中尤为突出,各参  相似文献   

4.
地雷是爆炸性障碍物,在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中国是最早出现地雷并将之用于战场的国家。南宋时(公元13世纪)便出现了爆炸性火器“震天雷”。它的外壳用生铁铸成罐子状,内装黑火药,上安引信,既可用于攻城,也可用于守城。1232年蒙古军进攻金朝南京(今开封)时,守军用绳索将“震天雷”吊下城墙,炸毁蒙古军的攻城器材“牛皮洞子”,杀伤了攻  相似文献   

5.
“穴地攻城”是近代火炮大量使用之前的一种重要的攻城手段。古人攻城主要有三种战法,一是强攻,二是袭击,三是围困,而强攻是其中最主要的战法。强攻也就是对城垒防御之敌的强行攻击,亦即依靠士兵冲锋来破城歼敌。士兵冲锋时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城墙高厚,难以翻越。如何克服这个障碍呢?在虽出现火炮但其技术还不发达,炮弹侵彻力差的条件下,也很难轰开城墙。士兵在城墙没有缺口的情况下,只好使用云梯攀爬城墙,或者使用高与城等的“吕公车”推送士兵接近敌人的城墙。毫无疑问,敌人凭墙而守,可以利用弓箭、刀矛、滚油等武器和器物进行抵抗,占有极大的  相似文献   

6.
攻书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叶剑英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叶帅自己写的上述诗句赞扬他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当我们朗读和揣摩这诗句的时候,谁不感到这“攻”字用得极妙。近日,翻阅一位酷爱读书的民兵同志的笔记本,发现扉页上工整地录写着这两句诗。笔记本的主人告诉,这诗句一直启示他读书要有攻城  相似文献   

7.
我军历史上打过许多胜仗,但也有过某些挫折和失利;在不少的场合是由于吸取了失利的教训,而转败为胜的。例如,解放战争时期的襄樊战役,开始我军就吃了亏。那是因为我们采取前人“先夺山后攻城”的战法,结果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攻城受挫之后,认真总结了失利的原因和教训,不拘泥于前人的经验,果断地采取了“猛虎掏心”战术,经一天一夜激战,终于全歼守敌,活捉了敌军司令康泽。在我军历史上,类似襄樊战役的情况也还有。可是,在有的战史研究著作或文章中,却只讲  相似文献   

8.
刘丽群 《环球军事》2013,(3):118-120
战场上的传单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都是心理战的重要选项。诸葛亮有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一R”拿破仑也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力量,武力和心理。最终,武力总是被心理打败。”传单,作为硝烟幕后的“软兵器”,在所有心战媒介中,是经久不衰、打击力强劲的重要信息载体,凶而其传播的内容与技巧,正逐渐成为赢得战争的“攻心利器”。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临汾攻坚战中,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攻城部队有计划地推广、运用了坑道战术,对取得战役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役坑道战术的运用经历了局部试用、有计划推广、全面普及等三个阶段,运用规模大,组织水平高,地下对抗激烈,影响重大深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军事战略家孙子早在2500年前,作出了“其下攻城”的结论,警告将帅城市作战易使部队疲劳和造成伤亡,而且难以取胜。在过去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美国吸取了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在城市战方面的整个理论发生了变化。美军放弃了以前的要么避免在城市内作战、要么彻底摧毁目标城市的做法,转而依赖“围而不攻、使其孤立”的指导思想,期望在孤立巴格达后,进而有选择地对伊拉克政府的核心进行打击,在切断萨达姆对其部队和人民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相似文献   

12.
1948年3月,我陈、粟野战军第3、第8纵队和陈、谢集团第4、第9纵队,为掩护刘、邓野战军主力休整和策应西北野战军作战,乘敌裴昌会兵团由豫西西调西安,渭北、潼关、洛阳间兵力空虚之机,发起了洛阳战役。在这次对洛阳古城的攻坚作战中,第3纵队第8师第23团第1营,以顽强的战斗作风,首先突破敌坚固设防的洛阳东门,为攻城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对全役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在3月9日攻城部队袭占洛阳四关、基本肃清外围之敌后,第1营于11日午后奉命担任  相似文献   

13.
兵家与围棋     
“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自古弈棋与用兵灵犀相通,兵法与棋经旨趣相投。不少兵家热衷于围棋。曹操、诸葛亮、刘伯温、徐达,都是围棋史上的知名人物。陈毅元帅则是新中国围棋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不少棋论喜欢借兵法阐述围棋之精奥。早在东汉,班固即已用攻城夺地、图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现代条件下的高度信息化战争。它标志着新军事变革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实验性地运用了“决定性快速作战”理论。其主要特点是:战场透明度高,广泛实施精确打击;军兵种密切协同,联合作战高度一体化;软战硬战结合,攻心攻城并举;空中打击是关键,地面攻击仍然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5.
一技术概要最近,机器人工程学和人工智能有了新的进展。这些进展加速了它们在许多产业部门和军事方面的应用。都是10年来计算机技术飞跃发展,即在传感探测、信号处理、分析技术和新一代控制理论即算法开发上取得重大的突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俞杰 《国防科技》2003,(4):73-74
伊拉克战争正在残酷而激烈地进行着,然而,早在战争开始前数月,美国联合信息作战中心就已开始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同伊军展开了较量。美军中央司令部希望依靠多种信息战手段,凭借“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动摇伊军的军心和民心,在战前就打垮萨达姆部下的斗志,以达到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胡建新 《国防》2001,(10):51-51
相传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访问希腊时,将希腊王后海伦骗走.希腊人为此远征特洛伊,但围攻特洛伊9年不下.第10年,希腊将领奥得修斯献计,让一批武艺精湛的勇士埋伏在一只特制的木马内,攻城中途佯装撤退,弃马而走,特洛伊人则把木马当作战利品运进城内.到了夜里,木马中的勇士出来打开城门,与攻城大军里应外合,一举攻占了特洛伊城.后来,人们便把"特洛伊木马"比作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把潜伏到敌人内部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的计策称作"木马计".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以其深远独特的影响、丰富多样的作战形式在三国乃至整个中国军事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一场典型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争,是一场囊括了野战、攻城、追击、遭遇、火攻、退却、水战等多种作战形式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企图通过江河作战而谋求实现统一而最终失败的战争。无论从大战略的高度来看,还是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分析,赤壁之战都是一场具有多种典型价值的战争。今天,我们分析战争敌对双方曹军与孙刘联军战争指导的优劣得失,仍能获得历史的经验与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条件下装备技术保障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不但引起了作战理论、作战样式、作战手段的变化,而且促进了装备保障的变革.如今世界上各主要军事强国的装备技术保障都在信息技术带动下发生着变革.文章从装备技术保障的理论、体制、技术手段、方式、指挥管理、防卫等方面分析了世界军事装备技术保障的变革趋势,为军队装备技术保障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战争史上,军队的编制装备和作战理论原则每一次革命性的进步,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军队建设逐渐走向了智能化的轨道,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