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磊 《政工学刊》2001,(2):47-47
B师参谋长章程最近遇到了挠头事。按说,他以不足20年的兵龄提为参谋长,在全师乃至所在的整个集团军都是晋升最快的,不该有什么不称心的事。章程是因实施“补课工程”不顺畅而挠头。他补什么课?在大家眼里,章程是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迈上来的,又进过国防大学,没落下什么;在每一个职位上都干得十分出色,是“红旗跟着他走”的干部,并没留下什么遗憾。章程烦恼的是儿子对他感情淡漠。章程一直都在为有个儿子而骄傲,但他引以为自豪的儿子却对他惜语如金,总共叫了几声“爸爸”,他都能数得过来。章程自己对家庭一直也是心…  相似文献   

2.
宋迪维担任江西省芦溪县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后,动情地说:“做好武装工作是我分内的事,有什么要办的尽管提出来,咱们一起研究解决。” 宋迪维常说,地方对武装工作光空喊不行,关键是要办实事。几年来,他注重对政绩突出、能力强的专武干部的使用,12名乡(镇)武装部部长中2名提拔为正科级干部,7名调整重用到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名为《财富人生》的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青年企业家。当节目快结束时,主持人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事业成功的最关键是什么?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述了一个故事:十二年前,有一个小伙在法国过着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他发现当地的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抽查都非常少。他精确地估算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从此之后,他便经常逃  相似文献   

4.
助人即助己     
何华 《政工学刊》2005,(6):60-60
一位大学老师在语文课上,给学生们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夜晚出门总喜欢挑着一盏灯笼,而这照明用的灯笼对一个盲人来讲似乎没有什么意义,这是为什么?”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他想隐瞒自己睛睛看不见的事实。”……可能,这些答案都各有道理,因为这样一个怪异的问题,按常理推断是没有什么合理的答案的。但,随后这位老师说出了正确答案——盲人是为了给别的视力健康的人照亮和提醒,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心中装着一盏明亮温暖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然而,在日趋…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责任感?简而言之,就是对分内应做事情的态度。据说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桌子上摆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责任到此,不能再拖。”这就是他对总统这个工作岗位的态度。一个人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责还是浑浑噩噩,而这又决定了他做事的好坏。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12,(13):21
援疆干部、兵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郭灵计田百春同志来援疆没有夹杂任何的功利思想,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是对援疆事业的积极参与。他2005年就是副厅级干部了,当时报名援疆的时候,刚刚结束了驻港任务,组织上并不赞成他的这一决定。但是田百春却坚持自己的决定,他认为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他想亲自见证援疆事业的发展,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对新疆的热爱。最让我感动的是田百春生病后,面对病魔的那种沉着和达观,处处都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每次去看望田百春时,聊天的内容都是关于兵团的事,工作上的事,很少谈及自己的病情。每次和他谈话的时候我都忘却了他是一个癌症  相似文献   

7.
1998年初春,二十四团团长李江江正在为打好春耕"战役"而积极做着一切准备,师党委的一纸命令,调他到二十二团担任团长。一向"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他,割舍了自己与二十四团父老乡亲并肩作战700多个日日夜夜而结下的深厚友情,挥泪告别了含着眼泪挽留他的职工群众,带着新的希望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来到二十二团一个月的时间里,李江江一头扎进了火热的基层,走遍了全团的旮旮旯旯,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况:干部超编,作风不扎实,人浮于事,抱着"当天和尚撞天钟"思想的大有其人;劳动纪律松散,农业基础薄弱,经营效益低下,人心涣散。尤其是干部腐败问题群众反映强烈。李江江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某单位不管有没有需要招待的对象,平均每天要在饭店摆上一桌200元的饭菜,家里人也一起跟着吃喝,一年光饭钱就达7万元。这位汉子被激怒了,他拳头重重地擂在桌面上:"这是在犯罪!"玻璃板被击得粉碎。那位单位领  相似文献   

8.
卢列 《华北民兵》2011,(9):62-62
人可以在生活上,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吃着家常菜,即使没有一滴油珠,但还觉得很香,再去做着在别人眼中认为很不起眼的事,以自己的能力养活一家人,就满足了。这是一种生活的平淡。人可以在工作上,忙忙碌碌地过一生,做着平常的事,即使人生没有辉煌,但还觉得尽力了,付出自己的汗水把自己分内的  相似文献   

9.
只盯着干部正不正,不审视自己够不够。战士尊重一个干部往往都是看他关键时候处事公不公,为人正不正,看他在对待战士入党、考学、提干、学技术、改转士官等热点问题上,能不能一碗水端平,搞不搞人情关系。这本身没有错,监督出廉政。但有时候一些战士眼里只有自己的成绩,对自己估计过高,好事总想自己捞,捞不着时不去审视自己的工作和表现,就急着叫屈,不分青红皂白地怪干部不公,牢骚满腹怪话连篇。只盯着干部的权力,看不到干部的责任。连队干部决定每一件事都要前思后想,特别是在选拔人才上,既要对各人的状况进行全面衡量,还要征求群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邓劲松 《政工学刊》2002,(11):45-46
当 前 ,干部工作中轻重失衡的现象比较普遍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干部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对此 ,亟待加以研究和解决。重考轻审。考核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其目的是为了选准用准人。如果只注重考核的过程和形式 ,而忽视了对考核真实性和全面性的把握 ,势必导致用人失察、失误。在考核工作中 ,往往存在以下几种现象。(一 )凭想当然推断定优劣。从干部的某一方面推断结果 ,而不是综合分析推断一个人的优缺点。如认为某个干部一直从事机关工作 ,从而推断他难以胜任基层领导工作 ;某个干部因为一件事没有协调好 ,从而推断他协调…  相似文献   

11.
袁振刚,一个部队正团职干部转业被安排到徐钢武装部当部长。上任伊始,他就没有想轻松过。他没有对个人职位有什么想法,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摆脱这个全国500家大型国有企业之一的单位,以劳养武工作落后而经常挨批的被动局面。 要抓好企业的民兵工作,仅仅搞好民兵训练、整组和征兵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而首要的是把以劳养武工作搞上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位领导在基层检查,面对门类齐全的责任书,由衷地告诫道:"责任书需要有责任心的人来履行,如果责任人没有责任心,责任书写得再好也形同虚设,如同一纸空文。" 诚然,责任书是责任心的外在表达形式,有了责任书可以促使我们进一步加强责任心,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地做好工作;而责任心则是责任书的内在要求,有了责任心就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13.
他就端坐在我们的对面。一张办公桌相隔,我能看清他脸上刚从训练场走下来的仆仆风尘。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似乎并没有在表情上刻画出什么异样。他凝视着我,像要说什么可什么也没有说。"拉巴次仁,对自己为什么能当典型,请说说你的真实想法。"记者的问题开门见山。"从来没有想过当什么典型,只是感觉你们来采访我,训练会有影响。本来按照训练大纲的要求,我们的训练就非常紧张,但要接受你们的采访,我只能用课余时间来弥补,会影响到战士们的一些休息时间。关键是,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当典型,差距很大,我们旅像我这样的连队干部很多,大家都很优秀。与其他艰苦的边海防战友相比,我更算不了什么。"拉巴次仁的回答朴实得有些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14.
在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特工人员》中,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说:“我一直梦想有一帮绝对坚定的人来打破所有良心上的顾虑……不怜悯地球上的任何东西,包括他们自己,为美好的事物和所有为全人类服务的事而应召去死。”但是康拉德的无政府主义者抱怨:“我从来没有遇到哪怕一个这样的人。”现在,在土耳其、沙特阿拉伯、车臣、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拉克、阿富汗,以及其他的地方,似乎有太多的人愿意为实施谋杀而死。这是一种新现象吗?如果是又该如何解释呢?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匡部长工作标准高,眼光看得远,是一个爱武敬业的好领导”、“匡部长抓工作不仅有预见,更有远见,真不简单。”凡是到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武部检查工作的上级军区首长,大都会留下这样的赞许。 从匡部长带领人武部官兵新建“龙泉驿区国防教育训练中心”一事中,你就可以看出他的创业精神和远见卓识。 “没有困难,我们当兵干什么?” 匡正祥由人武部军事科长走马上任人武部部长是1993年的事。他接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摊子”啊:人武部办公条件简陋,干部住房紧张,近百万元债务象沉重的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上任伊始,地方有的朋友还常提起5年前人武部官兵“吃便餐”的事情,令他惭愧不已。那是80年代后期,人武部院门有一个旱厕所,每年,部里都将大粪卖给附近生产队,积攒的几百元钱在春节给全体官兵改善一次伙食。因为卖大粪赚的钱少,  相似文献   

16.
自强之歌     
象王德顺这样的事迹,在全国有没有第二个?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确确实实清楚:在山东省,靠做入武工作当上劳动模范的,只有他一个;在工厂做入武部工作连续10年立功的,也只有他一个;上级没有当典型培养,完全靠奋发自强独占鳌头的,还是只有他一个。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1月.王飞走马上任四川省小金县县委书记,从那一天起,王书记就把党管武装工作当作自己分内的事,尽职尽责干好每一件武装工作。用王书记的话说:"组织上安排我当这个第一书记不是只挂个名,而是要求我履行好第一职责。" 一度时期,有的干部对发展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不能正确对待,忽视弱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王书记在及时纠正错误  相似文献   

18.
在西北地区的党管武装好书记中,有一个耀眼的名字叫李凤扬。从县委书记到地委书记,李凤扬在陕西榆林这块土地上已整整工作了19个年头。19年。他像一位忠于职守的“哨兵”,“党管武装”这根弦始终没有放松。全区人武战线上的同志都深有感触地说:“只要李书记走到哪里,哪里民兵预备役工作就象搭上了“特别快车”,年年有创新,岁岁有发展,一步一个新台阶。”刚归建地方那阵子,人武干部中出现了。工作到家,职务到顶、再干也没有奔头”的思想偏差,使民  相似文献   

19.
10年,他像一颗“螺丝钉”铆在武装部长岗位上;10年,他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把每一个民兵都锻造成能打胜仗的“应急尖兵”。他叫赵斌,天津港第五港埠有限公司武装部长,从2004年转业至今寥寥10年,从部队正营职干部转业到国有企业基层工作,他熟练掌握了应急应战、防汛抗潮、安保维稳等业务技能;担任民兵连长,4次组织指挥民兵高炮分队实弹射击,取得全优成绩,负责公司安全生产,10年没有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20.
虞彦龙,1959年3月出生,研究生,现任浙江省临海市常务副市长、市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7月任预备役师某团政委,当年被评为优秀预任干部。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当好预任干部,首先要从普通一兵做起。“不想挂虚衔,只想做实事”在一些人看来,预任职务只不过是个“摆设”,但虞彦龙却不是这样看。他说:“预备役军人尽管平时和老百性没有什么两样,但履行军人的职责与现役军人却是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