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孙子》的研究累世不断,近年来更加深入,相继推出新成果。外国许多学者、战略家们对《孙子》更是推崇备至,潜心研究者,不乏其人。有的根据孙子的学说,探讨现实的各种战略问题,如提出所谓“孙子核战略”之类。有的为维护本国利益和国家安全,联系当今“复杂多极”的国际环境,试图从孙子中寻求“安国全军之道”。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孙子的安国全军之道,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战争理论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的战争理论 ,是在春秋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战争实践中形成的。其中包括重战、慎战、备战和善战等思想内容。由于战争关联着国家的存亡、人民的生死 ,所以孙子提倡重视战争、研究战争。但重战并不是穷兵黩武 ,战争有其利 ,也有其害。因此 ,必须慎重对待。然而 ,慎战不是寝兵偃武。有鉴于战争的客观必然性 ,孙子也十分重视备战问题 ,并且追求善战。作者认为 ,孙子的战争理论 ,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任力 《军事历史》2012,(4):61-63
本文以孙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为背景,以中国军事思想的发展演进为研究视角,探讨孙子“诡道”思想的理论创新价值及其历史意义.孙子“诡道”思想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张不对等较量,揭示了战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律;二是主张打破战争固定规范,为战争艺术的运用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三是站在时代军事变革的前列,对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6年5月30日至6月1日,第七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与会代表(其中,国外代表、外国驻华武官和中国台湾代表、中国香港代表80余位),围绕“孙子思想·大国关系·中国和平发展”这一会议主题,以孙子思想为契引,对影响地区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战争连绵不断:齐桓称霸、秦并六国、刘邦灭楚、唐破实厥、闯王起兵、清军入关……。从种类上分,有诸侯战争、列国战争、农民战争、民族战争等等;从性质上分,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反侵略战争与侵略战争、政治战争与经济战争等等。  相似文献   

6.
凡尔赛——华盛顿格局,是20世纪初叶形成的以欧美为中心、多极力量并存的国际战略格局。它的形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瓜分已经完成,各种政治、军事力量的竞争和角逐进入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7.
《管子》一书,相传为春秋时管仲所著,实际上是托名之作。现在流传的《管子》,是西汉刘向整理汇编而成的,原为86篇,后佚失10篇,仅存76篇。《管子》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是我国的一部著名的古代典籍。它保存了春秋时代以齐国为主的各诸侯国的历史资料,其中也有一些记述中国古代边防的史料。笔者拟就《管子》一书所反映出的边防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一、“安边境,亲四邻”据史籍载,春秋初期尚有列国160多,春秋晚期只剩下齐、楚、晋、秦、吴、越6个大国和10多个中小国家。齐国原是东方大国,在管仲执政期间,国家疆域得到空前的扩张,先后并吞10国。据荀子说,齐桓公并国35;  相似文献   

8.
曹操与《孙子》的关系,是孙子学史上重要的问题。过去有关曹操删减《孙子》篇目的说法长期流行,一度导致有人认为《孙子》十三篇就是曹操的著述。在宋代,包括《孙子》在内的七种兵书被立为兵经,其中唯有《孙子》留有曹注,其它六种兵书皆用白话,可见曹注《孙子》一度是变相取得了与兵经相等同的地位。本文认为曹注《孙子》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但曹操并没有删减《孙子》篇目之事,曹操也不是第一个为《孙子》作注的人。曹注《孙子》虽然简古,具有多方面价值,但同时也有不少失误之处,不宜作过高的追捧。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30日至6月1日,第七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与会代表(其中国外代表、外国驻华武官和中国台湾代表、中国香港代表80余位),围绕“孙子思想·大国关系·中国和平发展”这  相似文献   

10.
军事法规是军队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军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军p如要做到平时训练有素,战时奋勇杀敌,确保令行禁止,各循其职,就必须凭籍于具体而严峻的军事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积极从事于封建兼并战争,为7夺取战争的胜利,实现天下的统一,他们都高度重视对军队的建设。与此相适应,这一时③的军事制度比春秋以前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变化,各项严密峻酷、日趋完备的军事法规的应运而生,就是其中的显著特色之一。一、军功留制的普遍颁行所谓“军功爵”,其实质含义便是奖赏军功,鼓励杀敌求胜…  相似文献   

11.
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四变》等《孙子》佚文,都是《孙子》的早期注释文字.这些文字表明,《孙子》注释时代的开启要远比人们想象的为早.研究这些佚文,不仅可以考察《孙子》的早期注释情况,也对探讨《孙子》成书时代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进一步思考《吴孙子兵法》和传本《孙子》十三篇之间的关系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在我接触明代《孙子》研究文献的过程中,深深感到在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宝库中,有明一代兵书数量最多,门类最全,其中《孙子》研究最有特色:《孙子》研究著述在兵书中占主导地位。分析一下明代《孙子》文献状况和《孙子》研究大发展的历史原因,将对我们今天继续开展《孙子》研究、发展《孙子》文化,提供十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一、明代《孙子》文献概况与主要特点 明代有关《孙子》的兵书约有100来种,200多部。通过下面简单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孙子研究在明代兵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孙子利用环境,调动武力,取得胜利,而避免参与直接冲突的方法;第二部分,根据对孙子的这种用兵处事方法的研究,探讨它同战国思想的三种关系。孙子的著述当然包含着多种思想。不过是其中的一使它名扬四海的,是“间接处置”的理论——不失一兵一卒而取得胜利,或全歼敌人。孙子提出了各种实践这种理论的方法。各种方法都提到环境。所谓环境,我指的是环绕将军和他的部队的各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意识形态因素,以及具体地形和气候等。我认为,孙子主张首先采取行动,做环境  相似文献   

14.
俄印是传统友好国家,俄罗斯也是印度最大的武器和军事装备供应国。在俄奉行"多极"外交政策的背景下,同时印度作为世界最大的武器和军事装备进口国,其军火市场受到多方觊觎,俄对印军售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俄专家认为,"俄中印"战略大三角的构想应做出调整,且"多极"外交政策无助于加强俄罗斯与印度关系。文章分析和预测了俄对印的军售现状和前景。俄印这两个传统与新兴大国间的军事技术乃至政治-军事合作,已经和继续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政治格局施加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的孙子,不仅是中国古典军事学的奠基人,而且是古典军事伦理学的奠基人。在他的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军事伦理思想。他在创立军事学的过程中,在继承前人军事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把社会伦理与养兵用战的实践结合起来,从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即军队与国家、人民的关系入手,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军人的价值理论、将帅道德规范及军人道德实践等一系列军事伦理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军事伦理思想体系。学习和研究孙子的军事伦理思想,对于深入研究和完整地把握孙子的兵学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军事伦理文化精华,加强当代军队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仅就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体系结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6.
任力 《军事历史》2006,(6):58-59
◎序言“作”,在此当“始”、“兴”解,“作战”意为战争准备。本篇主要论述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旷日持久的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速战速决的作战思想和“因粮于敌”的战时后勤保障原则。本篇的思想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战争对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消耗孙子从当时的军事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战争给国家物力、财力带来的巨大消耗,尤其是旷日持久的战争给国家造成的各种危害。他列举了战争所需的诸方面的物质保障,得出了“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的结论。孙子的论述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即:战争对经济有很强的依赖性,国家若…  相似文献   

17.
孙子有备无患的军事思想,早已成为现代竞争领域的指导原则之一。每个人都有非常强烈的成功欲望,这样的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兵法》告诉我们:人生竞争有策略。  相似文献   

18.
青年毛泽东开始接触、学习《孙子兵法》的文献资料 ,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讲堂录》中所记的国文老师袁仲谦讲解魏源《孙子集注序》的笔记外 ,还有几条重要线索可供考察 :读《盛世危言》对孙子“知彼知己”观点的了解 ;读《三国演义》和《史记》等文史古籍对孙子生平和思想的薰染 ;给同学写信提到读二十二部子书 ,其中应该包括《孙子兵法》 ;在致同学萧子升的信中 ,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词句 ;读《曾胡治兵语录》 ,间接接触过孙子思想 ;有机会和条件读到过老师、校长易培基《读孙子札记》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就其军事价值而言,其中最光采夺目的是他以安国保民为宗旨的慎战和善战思想。历史上许多军事家、名将,益于《孙子》的慎战善战思想取得了不同历史时期战争的胜利。《孙子》被誉为“兵圣”、“武圣”置于古代兵经之首。由干《孙子》问世的历史契机与当今时代特征有着相似之处,因此,以古为鉴,撷取精华,运用《孙子》慎战和善战思想的精义于现代局部战争的战略指导,不仅是推动《孙子》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的深化,也是指导现代局部战争的客观需要。一、《孙子》安国保民战略思想的历史源由研究《孙子》问世…  相似文献   

20.
孙子是具有大战略眼光的军事家,他是站在“安国全军”大战略的高度,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综合因素来认识战争问题的。今人学习研究孙子,也要注意从国家安全战略,也就是大战略的高度,学习和汲取“安国全军”的大智慧。笔者认为,学习研究孙子的“安国全军”之道,应注意把握他的以下思想:一、“修道保法”——“安国全军”的政治战略孙子从考察战争这个关乎国家死生存亡的“国之大事”的角度提出了“修道保法”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善于领导战争的人,必须“修道而保法”《(孙子校释》第61页),就是说,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才能掌握战争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