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产生和基本原则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为了帮助维护或恢复冲突地区的和平,由联合国组织的有军事人员参与、但无强制执行权力的行动。维和行动由联合国秘书长指挥,一般由安理会授权,特殊情况下由联合国大会、特别联大或紧急特别联大授权。维和行动分为两...  相似文献   

2.
情报是用以降低风险、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并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工具,信息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情报主导警务、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工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通过梳理1948年至今联合国维和行动情报研究成果、针对性地总结情报实践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维和情报的基本内涵及其特殊性、维和情报的类型及其获取途径、国际社会对维和情报问题的讼争、情报对维和行动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八名中国维和警察在海地大地震中遇难,消息传来,引起了国人的极大震惊和悲痛,也引起了人们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注。充分认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充分认识中国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贡献,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是我们纪念八名烈士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事务的范围和能力也日益扩大 ,投入不断增加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涛 《现代军事》2015,(2):45-51
2014年12月22日,经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批准,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在山东省莱阳市举行出征誓师大会,开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联合国维和行动基本原则联合国维和行动指的是为了落实或监督落实冲突方签署的旨在控制和解决冲突的协议,或者为了确保人道主义援助的安全提供,经冲突方邀请或同意后,由联合国组织并指挥的、执行军事或其他任务的非强制性行动。自1948年开始实施以来,联合国维和行  相似文献   

6.
孙寿江 《现代军事》2008,(11):29-33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Operations,以下简称维和行动)已走过整整60年的历程(联合国第一个维和行动组织.是成立于1948年6月的“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为维和行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10月17日,公安部派出维和警察防暴队3周年暨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7周年纪念活动在武警学院隆重举行。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作重要讲话并为做出突出贡献的6名同志颁发维和工作荣誉章。来自外交部国际司、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宣传局、治安管理局、边防管理局、  相似文献   

8.
维和 ,即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是由联合国发起的一项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行动。近日 ,“中国维和民事警察培训中心”已在武警学院挂牌成立 ,它标志着中国维和民事警察的培训工作步入了正轨。一、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始于 1 94 8年阿以战争后期 ,迄今已有 50年的历史 ,累计共部暑了 50项维和行动。纵观维和行动的发展历程 ,前四十年发展缓慢 ,只部署了 1 3项维和行动 ,这反映了当时东西方集团之间冷战剧烈化的状况。 80年代以后 ,随着冷战的逐渐消逝 ,旧的格局被打破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民族矛盾和种族冲突再度成…  相似文献   

9.
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已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维和工作处处充满风险,有必要进行深刻探讨,进而对中国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面临的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维和警察在协助利比里亚政府组建警察部队、恢复法治、培训当地警察、监督指导当地警察执法、缓解冲突等方面较好地履行了职责,受到维和警察总部和当地民众的好评。深入了解该任务区的机制和特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于中国维和警察工作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1.
从立法主体和立法形式的角度探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立法问题。尽管联合国大会并不是维和行动适格的立法机构,但是维和行动的国际法依据是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实践中长期形成的惯例。其立法主体资格实质上是一个共享问题,因此,由联合国组织立法应当是最为适宜的。就立法形式而言,采用由联合国主持缔结维和条约的形式最具有可行性,也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维和行动目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维和人员被赋予了过多的建设和平的职责,使得维和行动处于两难的境地。要缓解这一困境,国际社会需重新审视和定义维和行动的职责范围,大力加强和平委员会的能力建设,并给予更多的授权。在实现这些长期目标之前,维和特派团将继续代替建和委履行建设和平协调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王涛 《军事历史》2012,(1):20-25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认知和参与经历了从原则否定到积极支持、从坚决抵制到扩大参与的演进过程。尽管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历史并不长,但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且在规模和程度上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维和行动中正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中国将继续扩大参与维和行动的规模和范围。加强维和工作的战略规划、战略管理和战略研究,对于推动中国维和工作建设,促进维和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奥巴马对联合国政策的调整,反映出奥巴马政府全球外交和安全战略的需要,体现了实用主义外交风格。较之于其前任,奥巴马将更加重视联合国维和行动,并让联合国更多地参与解决包括伊拉克和阿富汗在内的热点问题。奥巴马的联合国政策面临挑战,联合国仅仅是奥巴马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e state of UN peacekeeping through the prism of its long-running operation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DRC). Focusing in particular on the challenges raised by use of force and the protection of civilians in conditions of ongoing armed conflict, it argues that UN field operations must be aligned much more closely than they have been over the past 15 years to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efforts aimed at securing viable political settlements to internal conflict. The issues raised by the history of the UN’s troubled mission in the DRC are deeply relevant to the wider discussion of the organisation’s role in the field of peace and security.  相似文献   

16.
在联合国任务区执行任务的中国维和警察,展示的是我国警察的整体形象,这就要求维和警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因此,维和警察的政治考察工作尤为重要。阐述了政治考察工作的必要性和几个重要环节,对政治考察工作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7.
瑞吉欧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瑞吉欧教育的儿童观与教育理念;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师应该以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并通过倾听、观察和记录来实现这一过程;学习瑞吉欧社区参与管理的模式,改善社区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现状,并努力将低层次的家园合作逐步发展到高层次的家园合作。  相似文献   

18.
达尔富尔危机始于2003年2月。这场危机主要是由北方的游牧民与南方的定居农民之间对生存资源的争夺而引发的国内冲突。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苏丹政府已与几个反政府武装签署了和平协议,并同意部署联合国-非盟混合维和行动,达尔富尔地区的和平进程已步入正轨。由于苏丹国内的复杂形势和困难,达尔富尔地区的和平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平与和解之路仍然漫长。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法律性质在国际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在维和行动与其他国际军事或准军事行动的辨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维和行动自身所独具的法律特征。维和行动的法律依据尽管未有定论,但依据其实践与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可以将它的法律性质概括为:联合国属准军事行动性质,国际法约定的默示授权性质,维护国家间独立平等的工具性质等。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Widespread and often exaggerated generalizations about the global spread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WMDs) have proven to be not only misleading and technologically naïve, but also unhelpful in formulating effective policies to counter their threat. The new book by George Mason University's Sonia Ben Ouagrham-Gormley dispels the popular narrative that governments and terror groups can easily—and inevitably will—develop WMDs, particularly biological weapons, by exploring the complex external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that such programs require, as demonstrated by the Cold War-era biological weapon programs of the superpowers. This empirically grounded and realistic assessment of how states try—and often fail—to develop such programs offers a more reliable basis to craft realistic counterproliferation policies that can elicit international sup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