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开善 《国防科技》2006,(10):89-96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地区新疆的罗布泊大荒漠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获得了完全的成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个震惊全球的时刻,距离今天已有40多年。40多年来,有不少人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首次核爆炸试验成功,中华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此举对于打破核垄断,抵御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家的安全富强,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那么,在这一历史性重大贡献中,那些为此以身许国,舍身忘我,奋力攻关,功盖千秋的科学家们。自2000年以来,当年和我一起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戮力同心,共同奋斗的同事…  相似文献   

2.
熊杏林 《国防科技》2005,(12):92-96
第五章十年教授生涯15、就在那个晚上,他的眼中燃烧起了明亮的火花,看到了中国的希望。程开甲在英国留学的4年,是国内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的时期,从电视新闻和同学的来信中,他得知国内共产党和国民党两股势力斗争得非常激烈。当时程开甲还是一个无党派人士,没有什么党派之见,但他十分关心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得太久太久,弱国无外交,弱国之民在海外低人一等,程开甲对此的感受太深太深,积淤在心中的悲愤和苦闷也太多太多……刚到英国租房子时,就因为他是中国人,明明有空房子,房东太太就是不肯租给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愿…  相似文献   

3.
北方 《军事文摘》2023,(20):42-45
<正>1964年10月16日15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一历史性时刻被记录下来,传遍国内外,极大鼓舞了中国人,震慑了西方敌对势力,成为永远难忘的“国家记忆”。那么,记录下来这一刻的人是谁呢?要知道,当天所有人员都必须撤离到爆炸点60千米以外的地方。那么,在核爆区域内的第一手影像资料是由谁来拍摄的呢?他,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科学家王大珩。  相似文献   

4.
(续)25、看着他每天迎来送往忙碌的身影,胡若嘏形象地为其命名:“各地厂所轮番轰炸西直门。”从《国家第一种试验性产品试验技术方案》被批准的那一刻开始,核试验准备工作就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刀真枪地干起来了。一切工作都进入倒计时状态!很快,围绕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爆响的既定目标,围绕着已经确定的45个研究项目,96个科研课题,一场规模空前的科研、试验、技术和生产的大会战,在中华大地上悄然展开。西直门大街134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一个招待所。程开甲和他的骨干队伍就住在所内一座二层青砖小楼里。在这里,程开甲和他的助…  相似文献   

5.
他自认为平凡,却塑造了伟大,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 他是一个传奇,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 他思想深邃,高瞻远瞩,是一位战略科学家; 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新一代航天人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6.
熊杏林 《国防科技》2005,(11):92-96
第四章留英岁月11、“尊敬的李约瑟博士,这就是您要见的、我的学生程开甲。”出国深造,科学救国,一直是程开甲的心愿。随着他科学研究事业的起步,这种愿望更加强烈。1945年,机会终于来了。能有这次机会,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响亮的名字:李约瑟(JosephN eedham)博士。李约瑟,中国学术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他是杰出的生物化学家、近代化学胚胎学的奠基人、研究中国科学文化遗产的权威。由于他在化学胚胎学和中国科技史这两个领域内的开创性经典研究,使他先后成为哲学博士、科学博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文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片广袤、贫瘠、神奇、充满了难解之谜的土地。人们称它为罗布泊地区。 罗布泊地处我国塔里木盆地东部,东接河西走廊西端,西至塔里木河下游,南起阿尔金山。北至库鲁克山,因境内有罗布泊而得名。这里一片干涸。被称为“死亡之海”。因为科学家彭加木1980年在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人类载人飞机试飞成功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世界各国都在举办相关的各种庆典活动。人类一百年的翅膀,已经能够像模像样地飞起来了。在中国,在北京和天津,被称为中国国家“空中仪仗队”的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跳伞运动大队进行了两场精彩的飞行跳伞表演——  相似文献   

9.
第六章秘密使命18、以往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唱着的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豪迈凯歌,可在核怪物悄悄来临的时代,这一切都变了1960年3月,古朴秀美的金陵城已是一片葱郁。但程开甲却无暇观赏窗外的景致,半蹲在地上,全神贯注地摆弄着实验室里的仪器和设备。“程先生,校长要你去他的办公室。”门外传来了同事的叫喊声。“哦。”他漫不经心地在嘴上答道。继续摆弄着他的设备。“程开甲同志,校领导在办公室里已等你好久了,有重要的事情同你谈,快去吧。”这次是一位系领导的声音。音量也提高了不少。程开甲猛醒过来,赶紧丢下手中的…  相似文献   

10.
如同维吾尔族姑娘那漂亮、炫目的转身后微微一顿,给人留下无限期盼和遐想一般,为期5天的首届中国一亚欧博览会,在人们充满期待的目光中落下帷幕。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盛会,中国沿边开放、向西开放从此有了一个新的国家级、国际性战略平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  相似文献   

11.
熊杏林 《国防科技》2005,(10):94-96
第三章传统婚姻7、高中一年级时,由大妈做主,他与高家的一位姑娘定下了亲事。据说,大妈提出的惟一条件是“不要小老婆生的”。1941年,程开甲在束星北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他的毕业论文《相对论的STA RK效应》,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了,并被留在浙大物理系,成了束星北教授的助教。此时,他23岁。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成家立业”,而且是先成家,后立业。程开甲的人生轨迹同样没有脱离中国人生活的模式。7月的一天,天气异常的闷热,他独自一人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如果是在平常,从遵义到吴江,只需坐船走长江,是用不了几天时间的。但当时,中…  相似文献   

12.
做这期策划之前,我们获知了这样一个细节:一位军队老首长当年结婚举行婚礼时,因为条件所限,没有鲜花,他和他的新娘便就地取材,摘了两朵硕大的向日葵戴在胸上。今天老首长讲起这个细节来,仍然充满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激动。这些细节跨越半个世纪,瞬间真的成为永恒。尽管岁月磨蚀不了记忆,但我们知道,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单凭自己的记忆力了。高科技帮了他们的忙,摄影、摄像——专门有一个班底对他们未来的记忆负责。婚礼成为一场“今天进入未来”的仪式,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都一样重要。当人们期翼以一场豪华、轰烈、个性的婚礼作为自己爱情…  相似文献   

13.
1942年9月中旬,东条在陆军大臣办公室里听到从瓜岛视察回来的官员们所作的战况报告,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烦燥和不安:“海军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发动这次战役,让我们陆军擦屁股,这么搞很不好!” 第3次所罗门海战(瓜岛海战)失败和第38师团运兵船被击沉以后,日本陆、海军能够利用的运输船舶已经微乎其微了。11月6日,大本营陆军部又向陆军省要求援助。陆军统帅部田中新一作战部长反复强调,不能  相似文献   

14.
(续)21、听着“十七号工地”上隆隆的炮声,他仿佛听到了中国核武器事业光明的乐章。原子弹是由炸药爆炸产生的爆轰使原子弹中的核裂变材料受到强烈压缩,由次临界状态变为超临界状态,从而放出巨大的裂变能量。从原子弹爆炸的情况可以得知,如何获取爆轰条件,是研制原子弹的关键步骤之一。程开甲负责组织炸药爆轰聚焦的原子弹内爆机理的理论研究。他率领科技人员根据原理进行运算。经过反复计算,终于在理论上摸清了原子弹内爆过程的物理规律。要解开原子弹起爆之谜,必先进行炸药爆轰实验,为有核材料的热试验提供可靠的依据,掌握原子弹的内爆规…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伟大而庄严的历史性时刻,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标志着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为现实。国人为之欢呼,世界为之瞩目。烟波浩渺南海潮起潮落,悠悠岁月民族历经沧桑。香港这颗耀眼的“东方明珠”和祖国一样,蒙受过屈辱,经历过战乱,遭受过殖民主义铁蹄的践踏,饱尝了艰辛和痛苦。回顾那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月1日,双休日。他又一次走进那个让他再熟悉不过的院子。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第多少次来这里了。只知道当兵15年,有14年的节假日大部分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只知道他每次到来,老人们脸上溢满了舒心的笑容,孩子们欢呼雀跃。只知道每次来到这里都能找到久违的亲情,都能演绎出一幅“军民一家亲”的动人画面。  相似文献   

17.
《刘华清回忆录》在祖国55周年国庆之际由解放军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们尊敬的老首长今年已经89周岁了。他在从中央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并没有完全休息,而是认真地回顾缅怀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历史功绩和对他的教育培养,回忆思考着许多老同志和他一起为了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浴血战斗又为祖国建设而奉献终生的往事,花了四、五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回忆录》。当我捧读《回忆录》时,看到了一位老红军参加革命、战斗和为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18.
一位同事获得机会到国外出访,5月11日下午出发,5月21日晨返回单位。对军人来说,有机会出访并不易,但当他回来后我不假思索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太可惜了,错过了重要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19.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张精干的脸庞,他普通的不能理普通。可您是否知道,是他,第一个成功地将我海军加油机与战斗机进行了历史性的对接;就是他,把我海军航空兵加受油空白变成现实。他,就是海军航空兵某轰炸机团飞行员,有海军航空兵“空中第一加油手”之称的刘连友。  相似文献   

20.
21、听着“十七号工地”上隆隆的炮声,他仿佛听到了中国核武器事业光明的乐章。 原子弹是由炸药爆炸产生的爆轰使原子弹中的核裂变材料受到强烈压缩,由次临界状态变为超临界状态,从而放出巨大的裂变能量。从原子弹爆炸的情况可以得知,如何获取爆轰条件,是研制原子弹的关键步骤之一。程开甲负责组织炸药爆轰聚焦的原子弹内爆机理的理论研究。他率领科技人员根据原理进行运算。经过反复计算,终于在理论上摸清了原子弹内爆过程的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