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编组(组织调整)入手,不断优化兵员结构是提高兵员素质的重要环节,是通过非训练手段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本方法。如何从编组入手不断优化兵员结构呢?我认为,通过年度组织整顿不断增加退伍转业军人成份,提高其在预备役部队中的比例是优化兵员结构,通过非训练手段提高预备役部队素质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兵员流动性大,岗位变换频繁.预备役部队人员在位率低.日常训练与活动抽人难、管理难等矛盾日益突出。为破解编组与管理的瓶颈问题。必须摒弃单一依靠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单纯按行政区域编组的传统方式.紧盯兵员流向。不断加大散编、抽编力度,不断加大编管结合力度,促进整体编组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杨登银 《国防》2005,(2):55-56
当前,预备役部队在编组布局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过于集中的多,相对分散的少”。在经济、文化、交通和通信较为发达的当今社会,编组布局过于集中,会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诸如负担极不均衡、兵员存在交叉重叠、兵员素质难以保证等,既影响地方经济建设,也不利于部队建设。为此,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编成结构,完善体制编制,科学调整布局,着力提高部队的“两个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不断提高部队快速动员能力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广东省军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指示要求,制定出台了《广东省预备役部队建设三年抓建方案》,针对当前预备役部队建设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兵员布局结构和编组秩序不够规范合理,成建制训练、"三化"训练开展少,装备保障能力偏弱  相似文献   

5.
杨军  吴问其  吴三宝 《国防》2013,(3):38-38
搞好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必须从预备役官兵亦军亦民的实际出发,围绕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特点和担负任务需要科学筹划安排。一是要从抓好编组入手夯实训练根基。编组是预备役部队建设一切工作的源头,编先于训,编组不落实,训练就无法有效展开。预备役部队训练实行周期制,如果所编兵员基础素质偏低,提高部队战斗力就难以实现。必须牢固确立编组是第一战斗力的理念,深入研究通过编组提高训练层次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不少预备役部队进行了兵员载体转移的尝试——成班排建制从村社转移到乡镇企业编组兵员。1995年,笔者对某部驻地9个区的乡镇企业和编组兵员进行了调查研究,深感兵员载体不宜成建制向乡镇企业转移。这是由乡镇企业的下述特点决定的。1.人员外来者多。乡镇企业用工有充分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企业人员外乡外区外县的多,对这  相似文献   

7.
胡志飞 《国防》2010,(7):46-46
长期以来。我军预备役部队营连普遍实行县(市区)、乡镇(街道)编组,虽然便于管理,但因兵员挑选余地小造成兵员质量不高。为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汶川大地震给提高民兵的应急能力敲响了警钟,为此.辽宁省西丰县人武部根据当前民兵兵员流动较大和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创新民兵编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根据兵员流向编组。以往的民兵编组都根据兵员户籍所在地进行编组。这样的做法,虽然编制落实了。  相似文献   

9.
所谓专业对口,是指预编官兵(主要是专业技术兵)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其在预备役部队担任的专业相一致。目前,预备役部队大多是按行政区划编组的,在编组范围内的专业技术兵员,难以满足专业对口的需要,而用“二次编组法”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具有突发性强、进程短、变化快的特点,从对预备役部队动员集结、快速机动、实施保障等诸多任务要求看,预备役人员素质需要坚持高标准,这就要求在编组时应从提高兵员质量出发,严格把关,多编思想素质、军事素质和身体素质都过硬的人员。确保兵员的整体质量。在具体的编组过程中,应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树学  房红韬 《国防》2002,(11):54-5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参加预备役部队的社会适龄青年呈现出多向流动和多元结构等新特点。为此,改革预备役部队编组工作必须落实好“四项举措”。一是要不断更新兵员建制信息。要把一年一度的整组统计分析,改为团每季、营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做到信息灵、情况明、有分析、有对策,并据此对兵员编组方案及时进行调整。二是要把编兵重点由农村转向城镇。由于城镇兵员集中且素质普遍较高,因此,应把编兵的重点转  相似文献   

12.
翟英峰 《国防》2013,(12):44-44
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一样,根本职能任务都是练兵打仗。战时,预备役部队或为现役部队成建制补充兵员、或直接遂行支援保障任务。与担负作战任务相适应,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应着重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域(单位)布局和人员选配耍科学合理。遵循"便于工作、便于管理、便于快速动员、便于遂行任务"和"思想素质好的优先、复转退军人优先、文化程度高的优先、专业对口的优先、科技人员优先"原则,重点向预备役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区调整编组,向经济条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笔者近日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民兵在整组点验中,个别民兵因同时接到辖区人武部和某预备役部队的应点通知书而无所适从,出现了一兵多点现象。究其原因,是一个县(市、区)既有人武部编组民兵,同时也有预备役部队编组兵员,造成重复编兵和交叉编兵。这种现象如不加以克服,必将导致有名没有人、在册不  相似文献   

14.
张泽宣  李祥水  戚勇 《国防》2001,(7):40-40
预备役部队每年都要进行兵员整组。能不能在编组上坚持高起点,把高技术人才、部队复员转业军官和退伍士兵编进来、编组好,对预备役部队提高战斗力至关重要。我们认为要做好这一点,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着眼于提高指挥能力,配强预任军官队伍。一般来讲,担任营教导员、连队第一指导员的人员,应从驻地组织、人事、宣传等部门的副职领导和乡镇党委书记中选配,选配时应把握好政治、军事、文化、专业等关口,切实保证营、连主官的素质。其他预任军官的选配除把握以上几个关口外,要突  相似文献   

15.
王广浩  王立佳  李玉杰 《国防》2012,(11):43-44
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分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应对突发事件首批动员使用的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需要重点建设的力量。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上升,应坚持以任务为牵引,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分队建设。一方面,要优化编组模式。适应遂行抢险救灾、社会维稳等应急任务要求,通过年度整组等途径不断改善兵员状况,努力提高兵员的在位率、对口率和出动率,筑牢组织基础。优化  相似文献   

16.
李泽泳 《国防》2012,(11):51
人员编组是后备力量战斗力构成的第一要素,现役转服预备役退伍军人历来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兵员编组的重点对象,也为后备力量战斗力生成做出了重大贡献,无愧为"延伸的长城"这个荣誉称号。长期以来,除现役部队预编单位外,后备力量编组退伍军人的基本做法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退伍军人与非退伍军人混编,以先编多编退伍军人等办法来体现退伍军人的重要性。这种做法对后备力量战斗力建设起到了"以老带新"的酵母作用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摸索总结新形势下搞好预备役部队巩固提高的经验,某预备役师在一个步兵团进行了扩大编组范围试点。试点本着“便于组织领导,便于开展训练,便于快速动员和有利于提高兵员专业对口率,有利于减轻群众负  相似文献   

18.
崔兆锋  王贺  况祖驰 《国防》2014,(6):50-50
正针对当前边防民兵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编组模式不灵活、制约力度不够强、兵员分布不集中、动员演练较缓慢等问题,边防军分区、人武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改革编组模式,灵活调配人员。针对边境地区经济欠发达,后备力量建设存在着兵员流动性大、在位率低,分布面广的现象,要积极研究、改革  相似文献   

19.
如今,河北某预备役高炮团预备役官兵的参训率超过92%,团局域网终端延伸到所有营连,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成为部队技术骨干。该团领导告诉笔者,困扰部队发展建设的预编兵员动用难、营连信息化建设难、装备技术保障难等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2005年,该团被河北省军区评为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基层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协调编组,兵员动用无障碍。2005年初,该团在10家地方企事业单位预编了  相似文献   

20.
预备役部队兵种专业分队训练,多年来一直沿用按建制分专业施训的编组形式。由于缺乏师资力量和训练场地、器材,加之训练内容多,致使各专业后继乏人。尤其是技术性强的专业,兵员匮乏又无力自训,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