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宁夏科技》2001,(10):92-93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兵器馆陈列的装甲车辆虽然大多老态龙钟,但每一辆坦克都来历不凡。从种类、国别、型号、数量都是国内仅存的珍品。从世界坦克发展史和中国装甲车辆发展史来看这些都是珍品。从这里你可以探寻到中国近代装甲兵早期发展的功绩.可以看到从抗日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辉煌历史.可以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是如何从一辆坦克发展成为种类齐全的兵种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2.
“水下坦克”是海军特种部队的一种特种兵器,从80年代初在水下发现过它的踪迹至今,未露过真面目。然而,为对付这种未曾露过面的水下特种兵器,却出现了一批新武器。“水下坦克”的踪迹1982年,瑞典海军在斯德哥尔摩附近海域,多次发现一种水下怪物。一次,瑞典海军将“水下怪物”团团围住,从  相似文献   

3.
现代战场的许多高技术兵器以动物定名,如德国的主战坦克“豹”2、两栖装甲车“鳄鱼”,美国的“山猫”、“夜鹰”直升机,法国的防空导弹“响尾蛇”。这些兵器正如它们的名字一样凶猛。动物们除了为这些兵器贡献了自己的名字外,还有许多动物在战火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古至今因动物而改变的战斗有许许多多。 以猴助战 明朝时候,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福建曾训练数百只猴子,教会它们施放火器。有一次,一队倭寇入侵。戚继光预先埋好伏兵,接着  相似文献   

4.
97式“奇哈”中型坦克是二战时期日军装备数量最多的一种坦克,被广泛用于侵略战争。我军第一辆坦克就是日军投降后缴获的该型坦克的改进型——“奇哈改”式坦克。正是这辆坦克燃起了我人民装甲兵的希望,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并被授予“功臣”号荣誉称号。名不符实的中型坦克侵华战争伊始,89式中型坦克是日军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89式坦克的火力和机动性已明显落后于当时世界坦克的发展潮流。为此,1936年日军参谋总部和工程部决定研制一种新式坦克。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使日军急需大量坦克的投入,从而加速了新式坦克的研制进程。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于当年便研制成功一种样车,取日本天皇纪年2597年(1937年)  相似文献   

5.
肖占中 《宁夏科技》2001,(10):80-81
大家并不陌生的“熊”式轰炸机、“豹”或坦克、“响尾蛇”导弹、“云雀”直升机、“海鹰”快艇等等,都是用动物命名的现代兵器.目前.用动物命名的武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模仿某种动物攫食、躲避敌害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及其原理,应用于武器上;二是兵器在外形上或被使用时的动作方式、功能上与某种动物相似;三是和该种动物并无联系,但为了显示其威力或优异性能.而以猛兽、猛禽等动物来命名。  相似文献   

6.
里土 《宁夏科技》2000,(5):61-66
曾有位台湾军界人物盛赞近年进入台湾装甲部队服役的M48H“勇虎”主战坦克,说它是“台澎金马最后一道防线”。那意思很明白,中国人民解放军即使能渡过海峡,登上台湾岛,也不能突破有“勇虎”主战坦克的阻击屏障。  相似文献   

7.
“钢甲铁马驰骋千里,机枪火炮八面成风,钢铁堡垒坚固无比,矛盾结合战场称雄。”这是二战期间对坦克这种现代化兵器的生动写照。然而当号称“空中坦克”的武装直升机诞生后,它低空盘旋、俯瞰涉猎,攻击坦克尤如老鹰抓小鸡,“陆上猛虎”坦克终于遇到了空中“克星”。打击坦克战功显赫作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攻击性武器,武装直升机也可称为攻击直升机。它是一种超低空火力平台。其强大火力与特殊机动  相似文献   

8.
刘洋 《国防科技》2002,(5):94-94
现代战场的许多名震四方的兵器都以动物命名。如德国的主战坦克“豹2”,两栖装甲车“鳄鱼”;美国的“山猫”、“夜鹰”直升机:法国的防空导弹叫做“响尾蛇”。这些兵器正如它们的名字一样凶猛。动物们除了为这些兵器贡献了自己的名字外,还有许多动物在战火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几场局部战争告诉人们,坦克仍然是地面作战的主要力量。坦克在地面战场上的突出作用,使得反坦克武器成为发展的重点。以下是目前外军着力发展的几种高技术反坦克兵器。 “超级煞星”:作战飞机 世界各国的作战飞机大多都装备有各种型号的空对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及集束炸弹等,既可攻击地面目标,也可攻击装甲目标。因此对坦克形成了较大的威胁,是坦克的“超级煞星”。 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作战飞机对坦克的威胁最大,已经成为坦克的致命武器。  相似文献   

10.
人类历史上海一次重大战争,都不同程度地导致兵器的革新与发展。尤其是规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使人类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兵器技术革命。列宁认为,这场帝国主义国家间为争夺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是“历史上第一次把最大的技术成就用来大规模地摧毁和屠杀千千万万人生命”的战争。在一战中,各种杀伤力极强的现代武器,像重机枪、坦克、飞机、潜艇、毒气及各种火炮相继被研制和改进,而许多重大的武器改进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的。例如飞机火炮装置的改进,只花了  相似文献   

11.
二战时期的北非战场,英军的“马蒂尔达”式坦克凭借其厚厚的装甲在德军阵地横冲直撞、东挡西杀,如入无人之境,德军的反坦克兵器根本无法制服它。这使轴心国的指挥官们很是头痛了一阵子。后来,他们突发灵感,目光盯在了一种88毫米的高炮上,异想天开地用高炮打坦克,结果十分有效,给英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将防空用的高射炮变戏法似地转变为打击“陆战之王”的“杀手锏”,尽管这是根植于机械化战争土壤的“土办法”,但却是战争历史长河中的一次有意义的创新,对我们仍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2.
海湾战争中,美军的1个坦克连13辆M1A1坦克曾与伊军的一个坦克营35辆T-72坦克在800米的距离上遭遇,按照遭遇战的一般原则,美军应当先敌开火夺取先机。然而事实是,美军在紧要关头采取了正好相反的行动——迅速“撤退”至距伊军3000米的位置上才展开成战斗队形,结果战果不斐,7分钟内就摧毁了伊军34辆坦克,伊只有一辆生还,而美军却毫发未损。此次战斗,美军以一抵三,最终“彻底消灭了敌人,还很好地保存  相似文献   

13.
海湾战争中,美军的1个坦克连13辆M1A1坦克曾与伊军的一个坦克营35辆T-72坦克在800米的距离上遭遇,按照遭遇战的一般原则,美军应当先敌开火夺取先机。然而事实是,美军在紧要关头采取了正好相反的行动——迅速“撤退”至距伊军3000米的位置上才展开成战斗队形,结果战果不斐,7分钟内就摧毁了伊军34辆坦克,伊只有一辆牛还,而美军却毫发未损。此次战斗,美军以—抵三,最终“彻底消灭了敌人,还很好地保存了自己”  相似文献   

14.
坦克和装甲战车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陆战之王”。它曾经披靡于战场,被认为是主宰胜负的王牌兵器。 一战时期,是“陆战之王”的产生时期。此前,阵地战是敌我双方最常用的作战样式。这种作战方式对防御一方优势极为明显,被形象的称为“绞肉机”,使得进攻一方难越雷池半步,甚至会在战场上出现两军对峙、寸步难进的僵持状态。物极必反,“陆战之王”应运而生。在英军第一次使用坦克进行作战时,就顺利的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占领了敌方的阵地。此时的坦克其主要目的是依靠自身防护力为冲击步兵实施引导和掩护。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月30日,据韩国防卫事业厅和大田地方检察厅透露,有军方背景的“机械研究院”责任研究员金某将韩国最新KlAl坦克的变速器转向装置设计图交给了美国的某家企业。KlAl坦克是20世纪80年代韩德两国联合研发的陆军主战坦克。韩国防卫事业厅认为,这是美国为了拿到德国的变速器技术,而试图通过金某拿到设计图。  相似文献   

16.
坦克履带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坦克,集攻防优势于一身,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登上人类战争舞台,便显示出它的无比威力,被人们冠以“陆战之王”的美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成为纵横全球战场的骄子。英国的“小游民”坦克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坦克。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苏德坦克大战,不但以6000余辆坦克参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而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坦克是具有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国以动物定名的兵器,大多以动物的形貌、性能和特征来喻示或象征某种兵器的性能、威力和作用。联邦德国主战坦克定名为“豹”,导弹歼击坦克定名为“美洲虎”,还有“黄鼠狼”装甲车、“海狸”式架桥车、“鳄鱼”两栖车、“野描”自行火炮等。英国行“蝎”式轻型坦克、“狐狸”装甲车。美国有“黄貂鱼”轻型坦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城乡的城头巷尾,花花绿绿的报刊杂志封面格外抢眼,坦克、飞机、大炮与航母等诸般兵器,烘托着热闹的书市和报摊。知道行情的国内人士,大概了解这是一股正在兴起的“军事热”。不知情的外国人,或者新近到任的外国驻华武官,要是到书摊、书市上转悠一圈,非给吓坏了不可,别误以为是:“中国正在扩军备战。”  相似文献   

19.
唐山人一提到常玉珍都竖起大拇指,她的名字家喻户晓。常玉珍出名不是因她拥有全市一流的家具商场,也不是她那几千万元资产,而是她花好几百万元血汗钱修建的全国第一流的功臣幸福院,义务赡养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功臣安度晚年,以及她那心系军营,情注国防的朴素情感。党和人民给了她很高的荣誉,民政部、总政治部授予她“全国拥军优属模范” 光荣称号。 为老功臣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23日,一艘被命名为“日向”号的新型驱护舰在石川岛的横滨港下水,并预定于2009年3月正式在日本海上自卫队服役。作为日本海上自卫队历史上最大作战舰艇,“日向”号自动工之日起就采用“准航母型”方案,有着轻型航母或直升机航母明显的结构特点和性能特征。首先,它的飞行甲板长195米、全宽40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