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准确认识“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实 《政工学刊》2005,(12):23-23
首先,从“红色资源”的形成过程中把握其范畴。中华民族具有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根本特征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这种民族精神进一步升华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崇高的爱国主义、坚定的政治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革命的英雄主义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支柱的观念体系。以这种观念体系为价值核心的文化体系就构成了“红色文化”,而承载这些“红色文化”的物质总和,就形成了“红色资源”。由此可见,“红色资源”是由精神内核和物质载体构成的“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2.
史前人类祖先对于人的自我存在和主客体关系的感悟引起了文明时代“社会”、“实践”和“文化”概念的产生。说到底,文化就是主体实践创造的社会性的“人化”世界,包括按人的价值需求形成的改变了的物质世界和人自身的精神世界。狭义文化学和军事文化学则是关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和军事领域中人的精神世界的整体的科学。当代重新兴起的文化研究的热潮回应了当代新的文化反思和觉醒。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具体把握当代军事科技是当代战斗力系统主导性因素的观念及其应用的规律;把我军官兵的思想道德境界提升到时代的水平;牢固确立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美军将“使命”教育作为美军战斗精神培育的重要科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将使命观作为美军战斗精神培育的第一要义;把使命观作为美军塑造共同价值取向的奠基石;让使命观成为激发官兵顽强斗志的着力点;使使命观成为培育团结协作精神的“孵化器”.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慧”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它蕴含了深厚的道德教育价值,为当代女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通过深入研究“开慧”精神,根据社会需要层次理论与社会角色理论构建了“五育五好”道德教育体系,旨在丰富和完善女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提高女大学生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5.
培养与提高民族科技创新意识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缺乏近代科学传统的国家来说 ,必须理性地对待近代西方科学传播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本文通过科学在我国近代文化传统中含义的研讨 ,认为尽管近代科学已经在我国获得了迅速发展 ,但是更多地被纳入传统“经世之学”或对“道”的追求 ,而作为科学文化深层底蕴的科学理性与科学精神仍然相当缺乏。因此 ,在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中 ,应该更加注意 ,以给民族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提供足够的意识支援。  相似文献   

6.
自“五四”之后,科学作为我们进行改造和创造文化的价值取向已被人们普遍认同.但科学是什么?科学是如何可能的?这些涉及科学基础和科学精神的问题却很少被问及.这意味着人们对科学的价值标准还模糊不清,以致许多非科学甚至是反科学的东西广为流行.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七一”讲话 ,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价值目标的升华 ;把民本思想和主体自由作为人学的理论基础 ,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则 ,又具有鲜明的当代性 ;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科学阐述了人的发展条件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南京路上好八连”始终坚持用“政治好,称第一”、“军事好,如霹雳”、“为人民,几十年”以及艰苦奋斗精神来塑造军人价值和行为取向,启示我们,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首位要求;把有效履行使命任务作为实践课堂;把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载体;把弘扬我军优良传统作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圆道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观念之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渗透在我们民族精神领域的各方面,影响着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圆道”即循环之道,圆道观认为,宇宙万物永恒地  相似文献   

10.
文化认同悖论及对兵团文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认同本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与体认。“兵团人”以“爱国奉献”作为自己的价值选择在形成高度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创造了独特的兵团文化。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在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日益不平衡的背景下,兵团人对兵团文化的认同正面临着挑战。理性客观分析“兵团人”在文化认同上所面临的挑战,既有助于兵团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为兵团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多元文化挑战中的主体文化发挥着整合社会的功能;作为价值选择中的主流导向是引领人们行为选择的旗帜;作为文化繁荣发展中的主体是增强社会认同的纽带.这些功能不仅体现为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和对先进文化的引领,更重要的是体现为对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规范和...  相似文献   

12.
先进军事文化具有超越自我的崇高价值,其生死荣辱观有助于引导当代青年确立正确的价值坐标体系、升华人生意义;它具有示范引领的优秀品质,其传承发展有助于当代青年增强使命意识,强化军魂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它具有印记鲜明的艺术魅力,发挥其符号效应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激励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40年来,英雄的战略导弹部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谱写了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征战南北、游牧东西;东风浩荡, 雷霆万钧;巨龙昂首,睥睨霸权;神剑巡天,威震寰宇。“中华神剑”挺起了民族脊梁,托举的伟力源自坚实的精神基座——平凡、朴实而崇高的“三爱”精神。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三爱”教育又谱写出新的华章。二十五年“三爱”路,感天动地不朽魂。在喜迎第二炮兵部队四十华诞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火箭兵将士“爱二炮做主人,爱阵地做奉献、爱本职创佳绩”的赤子情怀。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文化包括大学办学的价值取向,以及大学师生员工的社会理想、道德信念、价值观、创新精神等以及与此相联系而形成的管理制度、行为方式、教学和科研特色等等.积极的大学文化的系统化形成,有利于加强大学内部师生员工积极向上的体验,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会为大学树立形象产生张力,进而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增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然而,近年来我国大学在政府行政权力主导、管理体制官僚化运转、社会功利主义思潮等共同作用下,过分扩张和唯“学术GDP”是论,千校一面,作为大学文化内核的大学精神严重缺失.为此,在提倡高等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的今天,重塑大学精神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事文化,在严酷的抗美援朝战争环境下形成并发展,不仅为志愿军一鼓作气、挫败强敌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和重要力量源泉,而且成为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引领社会风尚的精神旗帜。历史证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事文化承载着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蕴含着崇高的价值追求和无畏的战斗精神,铸就了人民军队特有的不变的军魂和意志,是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并以此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彰显了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理想,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7.
吴天津  张圣峻  徐上 《国防》2002,(10):60-61
在年龄即将到“杠”之际,他以“倒计时”的精神投身于预备役部队的组建工作;在现役团长缺位的情况下,这位预任副团长主动承担领导团队军事工作的重任;作为市政府副秘书长的他,在兼任16项职务中,始终把预备役部队兼职放在第一位。他就是无锡市政府副秘书长、江苏某预备役高炮师预任副参谋长兼无锡预备役高炮团预任副团长杨启龙。3年来,杨启龙连续2年被省委组织部、预备役高炮师评为“预任军官标兵”,并晋升为师副参谋长。 预任职务是崇高而又神圣的,作为预任副团长不能直接操枪弄炮,他说:“我要当好官兵的服务员”  相似文献   

18.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将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存在先于本质”和“自由选择”引入文学,以文学创作宣传其哲学思想.因此,法国著名传记作家莫洛亚在总结存在主义作家成功之处时指出:“把这种哲学运用于小说和戏剧,为小说和戏剧增加了份量,带来了反响,而反过来,小说和戏剧赋予存在主义在现代思想中一种不经这些作品体现便永远不会有的威力.”纵观世界文学发展史,作为审美的文学与作为认识的哲学彼此交融,相得益彰,存在主义文学可谓曲范.  相似文献   

19.
张佳 《中国军转民》2023,(23):115-1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而青少年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厚植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情怀,对于实施文化润疆工程、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近读被誉为“扶贫司令”的彭楚政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深受感动。十多年来,彭楚政抱定“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的人生宗旨,把“为党分忧,为民解愁”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以“群众不脱贫,寝食不安宁”的忧国忧民精神,奋战在湘西山区扶贫攻坚第一线,“走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