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个军工科研所军转民工作的经验:改变机制,建立以支柱产品为主导的企业化体制;完善制度,实现项目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多方筹资,保证支柱产品的快速发展;政策支持,把科技人员积极性引导到发展支柱产品上来。  相似文献   

2.
贵州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航一集团公司五O一厂改制的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贯彻“军转民”战略部署以来,工厂开发为工程机械配套的高压液压泵、马达,成为军民结合型企业和我国液压行业的排头兵。2002年,力源公司进行三线调迁,进入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较好的经营环境,狠抓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逐渐驶上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与2001年相比,力源公司销售收入翻了一番,由5164万元增加到10756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6.45%;实现利润总额提高了10倍,由114.6万元增加到1183万元;出…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国防工业“军转民”的理论中,可运用微观经济学中企业联合产品生产理论,从资源再配置的角度重新审视国防工业“军转民”的经济学内涵。探讨国防工业“军转民”的经济学意义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军转民"也要改革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工业的“军转民”是指军事工业由军事专用性的科研生产转向军民结合性(或兼容性、两用性)科研生产的一种特定运行机制。军转民的必然结果是军民一体化。由于对军转民认识上的偏差,加上实践中出现的某些失误,中国军事工业的军转民存在不少缺陷。面对步履维艰的中国军事工业,只有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为了有效地促进中国军事工业的军转民,发挥中国军事工业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在国家军事订货制度、企业制度、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进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国防科工委关于推进四川军民结合加快军地经济发展的合作协议》精神,按照突出重点、鼓励自主创新,促进军工企业军转民技术水平提升和军转民项目产业化的原则,在四川省国防科工办的积极努力争取下,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高强度纳米隔热膜产业化技术开发”等16个单位的16项军转民技术创新项目已列入2008年第一批四川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共获得省财政305万元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军事工业军转民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工业的“军转民”是指军事工业由军事专用性的科研生产转向军民结合性(或兼容性、两用性)科研生产的一种特定运行机制。军转民的必然结果是军民一体化。由于对军转民认识上的偏差,加上实践中出现的某些失误,中国军事工业的军转民存在不少缺陷。面对步履维艰的中国军事工业,只有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为了有效地促进中国军事工业的军转民,发挥中国军事工业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在国家军事订货制度、企业制度、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进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三线建设"产生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孕育出了宝贵的"三线建设"精神.包括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三线建设"企业继承和发扬了"三线建设"精神,它们的军转民及相关探索与改革,在科学处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摆脱老、大、难问题的困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公有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一、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军转民技术开发专项在设立之初,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我们制定下发了《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技术开发“十五”发展指导性计划》。提出了: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实现国防科技工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民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专项工作指导思想。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基础、效益第一、机制体制为保障的选项原则,确定了“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新技术、新工艺,环境保护技术和装备,能源开…  相似文献   

9.
“民转军”——世界军工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工企业利用其技术、人才、管理、资金和政策等各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军转民科研生产,大量研制生产民用产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就在中国军工企业进行“军转民”的改革中,世界军事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却为中国军工业提出了一个新的紧迫问题——“民转军”,或者叫“民品军用”、“技术共享”。这一新趋势目前已经在发达国家愈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企业军转民成本的分析,认为宏观上要实现军品运营机制与民品运营机制的对接磨合,微观上构建军工企业的核心能力。为此,军转民企业必须进行体制转换、企业文化调整、设备设施功能扩展、劳动力技术技能延伸等一系列有效安排。  相似文献   

11.
在按生产要素为标准的军转民分类研究中,作者已将军转民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生产信息、科技教育这七个主要方面加以分类研究,并得出了在当前我国新军事变革、国防工业市场化、国防企业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技术仍然是军转民股权分置改革、军工企业上市融资、军工企业引入私营资本等军转民热点现象背后的推进剂、加速剂,决定了军转民企业在新一轮的改革与发展中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这一结论。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以技术军转民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南京理工大学军转民工作的主要特点与成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做法与措施;深化军转民科技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部分军工企业军转民国际合作和产品出口情况调查郑杰光关键词军工企业,军转民,国际合作,产品出口为加强对军工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与军转民产品出口情况的了解,我们最近对重庆市、四川省和陕西省的国防科工办及这些地区的十家大中型军工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这十家企业是...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产业化发展政策研究■课题组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产业化政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国防科技工业步入了全面调整和改革阶段,军转民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军转民还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着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军民兼容性差、产品大多达不到...  相似文献   

15.
在绵阳科博会高峰论坛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华祝做了题为《我国军转民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演讲。他首先回顾了中国军转民取得的成就,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国防工业“军转民”一直是困扰俄罗斯多年的难题。如何合理解决原苏联遗留下的庞大的国防工业,改变军事经济畸形发展模式,如何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国防工业在先进的工艺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革,如何保持国防工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力,形成军民品市场良好对接机制是俄罗斯复苏经济遇到的主要障碍,也是俄罗斯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壁垒。  相似文献   

17.
读了《中国军转民》2005年第四期“企业战略”刊登的沈阳东基集团《“双引擎”驱动“东基”驶入快车道》的案例报道,更加感到军工领域的“双能经济”已不仅仅是个实践问题,而且是可以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问题。不妨简化地说,当前军工经济的整体态势正处于日臻成熟的“双能经济”与渐进萌动的“互动经济”交汇并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军转民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鉴于我国当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国防建设的指导方针发生了转变.我国政府为国防科技发展提出了军民结合的战略方针,要求国防科技工业从单一的国防服务转变为为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我国军转民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企业自行开发到国家计划再...  相似文献   

19.
一、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概况 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起步,在“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指导下,在优先保证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需要,大力开展军转民工作,有力推动了军工企业产业、产品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军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了整个贵州国防科技工业由单一生产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的战略性转变。 我省军转民的主要成绩: 一是军工企业民品生产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军工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从发展总量看,我省军工的民品产值在“七五”期末,只有14.7亿元,到“九五”末期,民品产值已达到53.5亿  相似文献   

20.
一些军工大中型企业军转民成功的经验是:确定高起点的发展目标;正确决策民品发展的主攻方向;深化企业改革;开拓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