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口有“虎门”,台湾有“虎尾溪”,金沙江有“虎跳峡”,杭州有“虎跑泉”,苏州有“虎丘”,也许是因为对“兽中王”的崇尚和敬畏,中国不少地名都带个“虎”字。那么,东北地区又有哪些地名跟“虎”有关哪?  相似文献   

2.
陶勇是我军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黄桥决战,他挥刀冲人敌群。粟裕赞道:“好一个拼命三郎!”单车闯马塘,他对保1旅的旅长说:“听说你要打我们,我这送上门来了!”望着吊桥前威风凛凛的陶勇,敌人惊呆了:“真有这种虎胆英雄!” 就是这员虎将,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亲手组建了新四军的海上武装——苏中军区海防团,并兼首任团长,靠着12只“黄花船”(清政府镇守长江时留下的旧炮艇)和舢舨在苏北沿海与日伪作战,打出了“土海军”的威风,1952年11月,又抖落从朝鲜战场带回的冰雪,接任了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从此,他叱咤东海,成了名冠中外的“东海一只虎”。  相似文献   

3.
吴民礼这个名字似乎决定了他的一生,我个人理解“民”就是为人民服务,礼就是礼节礼貌,甘做人民大众的“牛”。我为什么这样理解呢?因为他对党和国家无比热爱,对工作兢兢业业,不图名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新疆推行民汉合校后,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一直是双语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以特克斯县初级中学为个案,考察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民考民”及“民考汉”中学生语言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哈萨克族“民考汉”和“民考民”学生在语言文字使用、语言态度以及语言文化认同上有较大差异,但也有一致性:希望在熟练地掌握汉语的同时,也能掌握好自己的本民族语言。最后基于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水平和培养民汉兼通人才的目的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太岳革命老区阳城县,有一位“虎将”。他就是凤城镇武装部部长邢学军。  相似文献   

6.
魏节 《当代海军》2002,(9):32-34
陶勇是我军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黄桥决战,他挥刀冲入敌群。粟裕赞道:“好一个拼命三郎!”单车闯马塘,他对保Ⅰ旅的旅长说:“听说你要打我们,我这送上门来了!”望着吊桥前威风凛凛的陶勇,敌人惊呆了:“真有这种虎胆英雄!”  相似文献   

7.
虎将徐海东     
学贤 《军事史林》2007,(4):9-17
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北黄陂县夏店区(今属大悟县)徐家桥村,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入湖北二师当兵,1926年6月离开这支军阀部队,加入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党领导的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逐步成长为我军卓越的军事家。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他驰聘疆场,组织指挥了同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数次战役和战斗,打败了数倍于我之敌,威震敌胆,被誉为虎将。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九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徐海东在政治上受到诬陷,精神和肉体上受到严重的摧残,于1970年3月含冤去世。  相似文献   

8.
近代既是传统士气思想集大成之时,又蕴含着现代士气思想的萌芽,诞生了“良心血性”说、“国魂”说和“主义”说三种士气理论。军人仁爱忠勇坚毅之道德品质是士气的基本内涵;爱国尚武安民保国的民族精神是士气的文化根源;为民族民权民生而战的政治理想信念为近代士气思想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他只是位正团职干部,却因治军严格,不少人呼之“汤司令”; 他长了一副娃娃脸,却在海上摔打了20多年,人送“南海虎将”美名; 他是一位军事干部,却已出版两本个人研究文集,有人赞他“文武双全”。他叫汤四明,是南海舰队某海测船大队原大队长。  相似文献   

10.
《政工学刊》2005,(8):64-64
“父母官”是旧时中国老百姓对州官、县官的尊称。这一称呼是由何而来的呢?《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时隔不足百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公元31年),南阳郡百姓又幸运得遇新任太守杜诗。《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  相似文献   

11.
周军 《政工学刊》2014,(1):73-73
北宋时期有一位宰相名叫王琏,他的一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却得以在首相这个显赫位置上寿终正寝。临终前,他对儿子和年仅6岁的孙子说:你们将来要考取功名像我一样去朝廷为官,现在我把做官的秘诀告诉你们,要牢记四个字,第一个字是“忍”.在朝廷里有人指责、有人不按规矩办事要忍受;第二个字是“顺”,不管皇上和上司说什么要听从;第三个字是“躲”,遇到问题时要想办法躲开,不要去理会;第四个字是“推”,有麻烦的时候要想办法推给别人,不要把麻烦留给自己。他说,只要做到这四个字就能使官越做越大,还能保护好自己。  相似文献   

12.
初春的西北“塞上江南”,乍暖还寒。一座军营的礼堂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送给演讲台上一名英武的军官。他,就是兰州军区某旅中尉乔伟民。此时此刻,他正在为战友述说自己在委内瑞拉“猎人”学校接受严酷“魔鬼训练”的难忘场景……  相似文献   

13.
张良———“老虎团”团长 ,这位与汉代张良同名的“虎”团长 ,迎着科技练兵的气息排演“打赢”阵法 ,砥砺“老虎”通天驾海的“风火轮” ,演绎出令人思索的训“虎”奇景。让“虎”隐形隆冬 ,“老虎团”千余官兵驾驭着百余台战车、火炮等轻重装备 ,遁入冰刀雪剑的林海雪原。担任“蓝军”的技术侦察大队 ,利用红外、电磁等高技术手段 ,从空中到地面反复侦探 ,却丝毫不见“老虎团”的踪影。“扑哧———”这时“蓝军”没跟踪到“老虎”反落入“虎口” ,在“老虎团”设置的“陷阱”“被俘”。当“老虎团”团长张良现场介绍完利用革新的技术器材…  相似文献   

14.
明正德年间,王阳明的“心学”大兴天下,很多人慕名求教。其中有个青年名叫周莹,曾拜王阳明的学生应元忠为师。但他总觉得应元忠只交待他要学什么,没教导他怎么学,教得不够透彻,于是不远千里,专程从浙江跑到南京去见王阳明。王阳明听了他的讲述,摇摇头,对他说:“你已经知道方法了,没必要再拜我为师。”周莹很是不解。王阳明就拿他的这段求学经历作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句“以德报怨”的成语,出自《论语》,充分体现了孔子提倡“仁”的思想,成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陷入了无休止的“怨怨相报”之中,仇恨愈积愈深,最后还是两败俱伤,双方受害。近读一篇文章,知道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对在“文革”中凶残地殴打过他的同事不计前嫌,还为此人出国留学写了推荐信,深为他的善良品德所感动。但我认为这样做的前提是对方本质上属好人,而不是“狗”和“蛇”,否则鲁迅先生“痛打落水狗”的高论和“伊索寓言”的告诫就错了。“人善人欺,马善人骑”是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人们体悟出的痛切之辞。如果大家不确立人宁可受穷,宁可事业无成,也不可不善良的伦理道德,那么社会将永远停留在“恶人劣马”的阶段。善,是文明社会道德的核心,人的一生在“善”的方面要求很多,我认为尤其要实践“三善”。  相似文献   

16.
“少校”,内阁地下作战室里回响着丘吉尔首相的咆哮,“我命令你去给我弄一辆‘虎’式坦克回来”。没有回答声。“我想要你给我带一辆虎式坦克回来,把这个该死的东西停在我的大门口,听明白了没有!”“非常明白,长官。”接茬儿的是时年仅28岁的英军工程师道格拉斯.利德迪尔少校。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酉阳县人武部部长秦礼福和政委冉顺祥都是虎年出生。秦部长是一个在人武战线上战斗了十几年的老武装。冉政委是1999年从原黔江军事部机关调到武装部来的。当时大家都打趣地说:一山不容二虎,看来这两名虎将在同一山头必有一番争斗啊!然而在两年工作中,两人却和睦相处,团结一致,把人武部全面建设“整”得虎虎生威,把武装事业“斗”得蒸蒸日上。 齐心协力,努力发展武装事业 冉政委到任后,秦部长就一直鼓励他要放开手脚,大胆开展工作。当时人武部基础设施简陋,干部职工生活住宿条件差,老同志没有了上进心,年轻干部又人心思走。冉政委逐一找同志们谈心交心,了解他们  相似文献   

18.
常照镜子     
杜建新 《政工学刊》2007,(11):62-62
镜子的作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唐太宗李世民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明镜说》。由于他经常用镜子来照自己,所以避免了许多重大失误,赢得了“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明君”。而那些不愿用镜子照自己,  相似文献   

19.
顾此 《环球军事》2011,(24):46-47
一般来说时至年终岁尾,台军各级部队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年度的重要演训任务,转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可是恰恰是在这段看似可以“喘口气”的时间里,“糟糕”的军营管理却不时地“坑”了一批台军兄弟们,而他们中有许多人再也没机会等到龙年“传统佳节”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由德、法联合研制的“虎”式直升机是一种“一机多型”类型的新型武装直升机。该机的型号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原型机于1991年4月首飞,计划2001年开始服役,为欧洲著名先进武装直升机。它的型号系列包括为法国陆军研制的护航和火力支援型HAP、反坦克型HAC,以及为德国陆军研制的反坦克型直升机PAH-2。在“虎”式直升机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