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当前作战概念描述结构化程度低、过于抽象的问题,基于体系结构框架方法,提出了基于DoDAF的地面无人作战系统作战概念设计方法,阐述了作战概念的要素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地面无人作战系统作战概念设计的总体框架,提出了面向不同作战要素的分解建模、映射关联和交互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概念方案评估是现代舰艇作战系统研制过程中一项关键的工作,作战能力评估又是作战系统概念方案评估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比较了3种典型的作战能力评估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舰艇作战系统效能评估方法框架,设计了基于XML的作战想定标准化描述技术和组件化的概念方案实体化建模方法,描述了作战系统动态效能评估过程,分析了概念方案优化设计问题,为作战系统概念方案评估工作迈人正规化和规范化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3.
NAVSEA 03K41负责形成作战系统战斗管理组织(BMO)和功能流程图(FFD)。几年前,NAVSEA提供资源,实施支援BMO和FFD开发和验证的功能分析。实行分析中的主要障碍是要获得如何构造功能层次的一致意见。由于选择了非最优层次组织;因此,难以定义、寻找、使用和验证功能。认识到这项工作的不足,于是,进行研究,评估最新的结构化建模技术、概念和方法。詹姆斯·马丁找到两个建模概念,可应用于作战系统功能分析:风险计划建模概念和功能分解建模概念。韦顿、本利和巴劳的结构建模定义提供了使用马丁概念的指南。在以后的BMO和FFD开发工作中,发展了舰艇的作战系统(SCS)建模概念并开发了一个SCS模型。本文叙述在BMO和FFD开发和验证过程中如何使用建模概念和工具。来自SCS模型的数据提供了定义作战系统要求(例如,软件、数据显示、数据库、网络连接等)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军队新域新质作战能力生成,适应打赢高端战争需要,聚焦新技术武器作战概念及其设计方法,综述国内作战概念研究现状,分析新技术武器作战概念设计开发特点。在此基础上,参考美军有关作战概念研究成果以及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认识,针对作战概念开发前瞻性、规范性、创新性、实践性的总体要求,总结凝练提出“C+3I”四层递进式作战概念设计方法,即状态层(Condition)、方法层(Instrument)、开发层(Implement)和检验层(Inspection),供研究人员参考借鉴,以支撑相关领域开发出可用、管用、好用的新技术武器作战概念,助力构建有特色的作战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5.
杜国红 《国防科技》2020,41(4):52-57
创新军事思想、开发作战概念是推进军事转型和部队建设的关键抓手。美军秉承“创新提炼—集智研讨—实验验证”的作战概念开发机制,采取聚焦联合作战概念开发,以作战能力需求为牵引,通过突破前沿技术和研发关键装备,以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为强制约束的做法对于军队转型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本文提出,应着眼于军队的使命任务,强化军队作战概念设计,创新作战概念研究方式,形成“聚焦使命任务—研讨演示概念—体系设计概念—检验优化概念—形成概念产品—指导建设实践”的作战概念开发途径,支撑作战概念创新和前瞻性探索研究,并加强体制机制和标准规范建设,通过对作战概念开发的整体设计和约束规范,提升前瞻作战概念对作战实践的创新引领作用,加速推进军队转型建设。  相似文献   

6.
建模研究网络化作战体系对于分析未来信息战争的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面向任务是网络化作战体系的关键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实时分配网络化作战任务的策略,从单一任务到并发任务模型,提出了一种多任务管理的实现方法,经仿真验证,网络化作战体系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统一建模语言(UML)和系统建模语言(SysML)主要面向一般软件工程和系统工程领域应用,缺乏作战概念相关领域知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领域建模语言(DSL)的作战概念描述方法.基于SysML Profile扩展机制,在需求图中设计了能力、战略和战术等需求元模型,在块定义图中设计了武器装备体系、武器装备、传感器等类元模型.以此为基础,对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进行了分析描述,为有效缩短作战概念建模仿真周期、加强不同背景研究人员之间沟通交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问题是网络中心战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阐述了该问题的研究内容,分析了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的概念及特点,概述了研究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的基本问题:作战效能产生机制、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等,为进一步研究该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体系.最后,提出一个基于探索性建模与分析方法的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框架.  相似文献   

9.
针对要地防空指挥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通过双层图对作战体系结构进行建模,提出体现作战体系作战业务流程、信息连通性的双层信息链搜索和解析方法,实现了将信息链与作战体系能力分析的有机关联。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有效地体现了在作战体系能力分析中,各类型作战实体的协作性和连通性,提高了作战体系作战能力与体系结构的融合能力,利于作战体系的作战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作战能力生成的"作战设计"、"概念驱动"模式,提出通过新型装备作战概念设计实现军事需求牵引装备发展的思路。明确了新型装备作战概念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意义,界定了新型装备作战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要素,采用系统工程的体系结构思想,构建了新型装备作战概念的生成途径和描述方法,为论证人员研究新型装备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框架和描述工具。  相似文献   

11.
装甲兵作战实验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学实验为元概念,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对装甲兵作战实验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性的界定;根据装甲兵作战本身的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分别从实验目的维、实验方法维和实验模式维三个维度,提出了装甲兵作战实验立体多层次特征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空间信息支援反导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活动模型的基础上,从规划级、控制级和操作级3个层次规划了空间信息支援反导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作战流程。为了有效地描述空间信息支援反导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作战流程中的信息传递和动态交互关系,运用Petri网方法对空间信息支援反导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作战过程进行了概念建模,并利用可达标志图方法对所建Petri网模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建模应当遵循的基本理念.在总体上将"面向体系仿真的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建模"视为一个"概念设计—模型建立—分析应用"的完整过程,而非一个孤立的建模仿真活动.为此,提出了涵盖"体系设计—模型训练—想定生成—探索仿真—结果分析"5个基础阶段的建模总体框架,以及包含支撑层、运行层、分析层和应用层在内的能够支撑该框架使用的系统体系架构.该建模总体框架,有助于解决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建模中作战概念不清晰、应用场景不明确的问题,同时可以将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实体建模技术集成到建模框架当中,以充分反映智能无人机实体及其集群的自学习、自成长特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海军特种作战军事概念格式化描述的方法。对海军特种作战军事概念格式化描述的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格式化描述的基本思路: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海军特种作战军事行动进行分解,给出一套规范和格式,使军事人员对军事行动的格式化表述清晰地提供出技术人员所熟悉的面向对象的概念和机制。根据这种思路对海军特种作战军事行动进行分析,抽取出格式化描述的五个要素:作战单位、动作、作战行动、信息和作战环境,从而建立海军特种作战军事概念格式化描述的框架并详细研究了上述五个要素的描述框架和模板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海军特种作战军事概念格式化描述的方法.对海军特种作战军事概念格式化描述的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格式化描述的基本思路: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海军特种作战军事行动进行分解,给出一套规范和格式,使军事人员对军事行动的格式化表述清晰地提供出技术人员所熟悉的面向对象的概念和机制.根据这种思路对海军特种作战军事行动进行分析,抽取出格式化描述的五个要素:作战单位、动作、作战行动、信息和作战环境,从而建立海军特种作战军事概念格式化描述的框架并详细研究了上述五个要素的描述框架和模板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作战任务建模问题,在分析IDEF、UML两种建模语言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两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首先根据作战任务建模的功能需求,论述了使用IDEF0和IDEF3进行建模的可行性和使用时机,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IDEF0和IDEF3描述作战任务本身信息和任务之间的逻辑和时序关系.然后给出IDEF0、IDEF3和UML之间的图元映射规则,将IDEF0、IDEF3模型转化为UML模型.最后,通过对一个潜舰对抗案例的作战任务进行建模,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Cyberspace是近年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分析了Cyberspace的概念及特性,提出Cyberspace层次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多变元网络的Cyber作战建模方法,认为Cyber作战建模可以分为对战争系统静态结构建模和交战行为动态交互建模,并对应分别建立了Cyberspace战争系统的多变元网络模型和Cyber作战交战行为的多变元网络演化模型,最后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一个典型Cyber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战概念是军事理论的核心内容,其设计是军事需求生成的核心环节。美军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推出新的作战概念。本文提出了一种"作战设计—桌面体验—系统实验—综合研讨"的作战概念设计方法。面对智能化发展的机遇期,应该抓紧理清作战概念的设计方法,尽快提出适合军队实际、切实可行的作战概念。  相似文献   

19.
反导作战预案是提高作战决策方案生成实时性和准确性的关键.通过对反导作战预案具体应用流程的分析,结合SysML,OWL_DL和CBML等形式化建模语言,提出了一种具有模型验证环节的预案形式化建模方法;根据所提出的方法,分析提炼了反导作战预案构成要素,定义了SysML块定义图、预案要素、OWL_DL和XML Scheme元素之间的映射规则;依据相应的转换规则,分别建立了反导作战预案概念层模型、逻辑层模型、物理层模型和预案本体模型,并应用预案本体模型对概念层模型进行了模型一致性验证.  相似文献   

20.
作战能力需求分析是作战概念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形式化描述作战概念能力需求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作战概念能力需求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仿真实验,获取高可信度的仿真小样本数据集;基于经验数据构建作战概念的代理模型,并以高可信度仿真数据集为输入,应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代理模型进行优化训练;最后,将训练得到的代理模型与深度强化学习框架进行交互寻优,实现作战概念能力需求的反向探索。选取“超越式登陆”为实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