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建设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并阐述了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建设的目标,提出了军需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着眼点,是适应部队建设发展形势、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因此,加强旅团级党委班子建设必须紧贴这一特点,积极适应部队信息化建设对思想观念、能力素质、配套保障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在深化认识、改进作风、提高能力上下功夫,努力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组织基础。一、坚持思想引领,真正形成与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相适应的思维观念紧紧抓住"教育引导"这个基础环节,把树立班子成员与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作为  相似文献   

3.
深入开展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研究,必须以胡主席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廓清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明确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对军需保障能力的要求及军需保障能力构成,为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建设提供理论咨询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姜志平  刘勇  姚轶  鲍广宇 《国防科技》2012,33(5):33-38,66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我军独创的军事理论,其生成模式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论文从三个角度剖析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模式。首先,研究了作战体系、信息系统、作战能力、作战能力生成模式等相关概念,并且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生成模式的定义;其次,研究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环节,从过程和作战要素两个角度对生成环节进行了阶段划分;最后,从倍增机理、聚合机理和耦合机理三个方面研究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5.
谢武忠 《国防》2011,(2):44-46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是胡主席着眼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演变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省军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是全军部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其有力有序有效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6.
孙剑利 《国防》2011,(12):49-50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是当前军队建设的主流,预备役高炮部队要着眼与现役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接轨,大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以实现空情资源共享为首要。空情预警解决的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防空作战中"看得见"的问题,是联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时代,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我军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政治工作在体系作战中将发挥直接作战功能和服务保证作用,政治干  相似文献   

8.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要把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学习贯彻胡主席这一重要论述,是加深认识胡主席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现实要求,也是加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国防动员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作战能力建设的基础支撑,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加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国防动员准备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军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共希 《国防》2012,(2):50-52
在加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中,必须把政治工作信息系统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就省军区系统而言,需要构建一个联结军地指挥系统和民兵战斗力单元,平时应急起作用、战时应战用得上的民兵政治工作信息系统,为信息化条件下战争民兵政治工作发挥服务保证作用和直接作战功能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盛辉  陈猛  何雨锋 《国防科技》2011,32(2):47-49
文章研究,当前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已转移到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来,为适应战斗力形态转变的需要,增强指挥能力,必须把握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特性,树立适应其需求的新型指挥观.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系统是体系作战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对体系作战能力的评估必须注意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支撑作用。研究了信息系统对体系作战能力的影响,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了强结构、弱结构体系网络对体系作战能力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采用"提炼式"多分辨率联合实验方法对体系作战能力演化趋势、体系重心以及体系拐点和异常进行仿真分析评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关于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分析了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的概念、标志及主要特征。其中主要特征为:能力要求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综合保障能力;力量体系是基于保障单元的多功能集成体系;保障方式是基于智能化保障手段的精确保障;保障方法是基于信息化作战行动的多样化保障。指出信息化作战保障的实现,需要智能化的保障手段提供技术基础,知识化的保障队伍提供智力基础,配套完善的机制提供制度基础,一体化保障环境提供外部条件;提出了建设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基本形态,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是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根本需求。近年来,山西省军区着眼有效履行"稳定山西、屏护首都"的使命任务,坚持以信息体系为基础,以应急力量为主体,以国防动员和综合保障为支撑,组织开展军民联合综合防卫体系建设研练,不断提高省军区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构建信息化条件下战区综合防卫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邱敏军 《国防》2012,(11):31-32
在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基本形态.适应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要求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首要的是改进后备力量组织体系.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由现役部队作战能力要素和国防后备力量作战能力要素有机构成.国防后备力量作战能力要素构成涉及有预备役兵员预编任务的现役部队,涵盖预备役部队、民兵队伍和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国防动员专业队伍.各支队伍既相对独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又相互依存长短互补.因此,在国防后备力量组织建设中,应正确处理其力量单元的相互关系,科学确定各支队伍编组顺序,切实解决交叉编兵、一兵多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着眼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加强基层指挥人才培养,要认清加强基层指挥人才建设对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把握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对基层指挥人才能力的新要求;把握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基层指挥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6.
《政工学刊》2013,(2):46-48
适应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要求,提高政治工作快速反应能力,在更高起点上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不仅是部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政治工作效能的客观需要,各级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这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杨延富 《国防》2011,(6):39-41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关于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为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预备役部队要着眼军地兼容、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等特点,围绕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积极探索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有效路径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胡主席关于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导。省军区各级党委和机关要坚决贯彻落实胡主席重要战略思想,学习军委、总部指示精神,依据军区党委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发展规划和标准要求,结合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对省军区系统提出的内在要求,把住根本方向,找准角色定位,理清建设思路,科学统筹攻关,努力推进省军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取得新  相似文献   

19.
马培蓓  纪军  单岳春 《国防科技》2017,38(4):117-121
转变思想观念、拓宽战略视野,积极探索实践,在"重建、严管、常用"的基础上,着力聚合体系作战力量,加快提高海军航空兵体系作战能力。首先从指挥信息体系融合程度、装备信息化含量、集成训练质量、综合保障能力、侦察预警能力及实战能力等六个方面阐述海军航空兵体系作战能力基本情况;提出加强信息系统下海军航空兵体系作战能力建设问题,即构建侦察预警体系、加快远海预警探测网建设、改善攻防力量结构以及加强电子对抗装备建设;最后,提出提高海军航空兵体系作战能力的有效举措,即完善作战体系、深化作战研究、加快转变步伐、提供能力支撑、推动能力聚合及持续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何元茂  姜峰 《政工学刊》2011,(10):26-27
一、信息化建设高级管理人才的概念。信息化建设高级管理人才,是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实现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提高的重要人才支撑。对于信息化建设高级管理人才的概念应从以下三个角度予以综合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