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他们被称为"小巨人",他们是一支专职的应急"拳头"力量。在天津警备区,每个区县人武部和预备役团都有一个班的"小巨人"。平时,他们是政治思想辅导员、专业课目教练员、装备器材维护员、库所设施保管员;战时,他们是班排行动指挥员、信息系统操作员、应急车辆驾驶员。"小巨人",是天津警备区对应急专职骨干的称呼。应急专职骨干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后备力量建设中还  相似文献   

2.
姬亚夫 《国防》2007,(8):42-44
民兵应急队伍担负着应急维稳、应急救援的双重任务,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我军后备力量建设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总部文件精神,大力加强民兵应急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积极顺应国防和军队转型趋势,紧紧围绕提高"双应"能力,创新思路抓调整,突出重点打基础,扭住能力搞建设,以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防》2016,(5)
近日,吉林省军区着眼建强"应急应战的指挥部",把强化指挥神经作为关键环节,组织所属人武部、预备役团级单位106名应急动员通信骨干集中强化训练.集训以无线电台、卫星等应急通联手段实战化运用为重点,贯穿受领任务、装备开设、沟通工作、情况处置等应急动员通联保障全过程,培养锻炼了民兵、预备役通信队伍,提升了遂行应急应战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江西省黎川县根据上级赋予的民兵应急队伍建设试点任务,坚持以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向"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转变的总要求,按照"任务牵引、军地联动、科学编配、精干高效"的建设目标,着眼应急应战需要,科学调整布局,将原组建的民兵"支前应急营"调整成立为民兵"支前应急大队",并出台了《黎  相似文献   

5.
当前,台军把"战力保存"作为"应急作战"的"首要"指导原则,认为,只有"先具有经得起挨打的能力",才能在防卫作战中"保持战力",避免在遭受突然打击后丧失还手之力。为此.台军制定有详细的兵力分散部署计划和应变措施,设想在进入"应急战备"阶段.各机场、港口、导弹阵地、通讯中心等,采取机  相似文献   

6.
陈永银  黄如清 《国防》2011,(10):46-47
民兵应急分队作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一支常备常用力量,是平时彰显国防后备力量地位作用的有为力量,是支撑军事机关形象的有形力量,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力量。必须紧紧围绕提高战斗力这一"根本标准",发挥职能作用这一"根本要求",努力创新建设模式,着力推进"四化"建设,确保随时能够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警备区民兵应急分队多次出色完成黄河防凌、抢险救灾、森林扑火、维稳处突等任务,被驻地百姓称为"钢铁先锋"。打造应急"先锋"民兵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能按照新时期"能打胜仗"的强军目标要求,高标准应对急难险重和各种突发性事件,是摆在警备区党委"一班人"面前的现实性问题。为此,他们结合黄河防凌、抢险救灾、森林灭火、处突维稳等重大任务"科学合理抓整组、建用结合编队伍",打破过去"按区域"、"按单位"、  相似文献   

8.
"报告指挥部,一矿民兵应急分队已将‘歹徒'擒获!"从观摩组随机出"情况",到抽点应急分队受领任务集结出动,再到擒获"歹徒",前后仅用14分钟。阳泉煤业集团公司民兵应急分队的快速反应能力,赢得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这是我们在民兵基层建设中,探索实行‘九位一体'融合式发展模式所取得的成果!"阳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05,(4):10-11
四川省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正式成立 根据《国家核应急计划》和国家核应急2005年工作要 点,为了加强四川省核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国家"常 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 环境"的方针,四川省人民政府于3月7日成立了以分管副 省长为主任,19个省级部门等领导组成的核应急协调委员 会。作为该省核事故应急决策指挥机构,协调委的成立必 将有利于加强四川省核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促进该省核  相似文献   

10.
黄冬生  崔水来  刘俊 《国防》2013,(7):13-13
今年以来,江西省黎川县牢牢把握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向"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转变的要求,紧紧围绕形势任务需要,创新编组方式,加强民兵应急分队建设。一是对象上求"稳",打破传统灵活编。在兵员遴选上注重"四个优先",即:优先编组企事业单位辅助生产岗位和合同期较长人员,优先编组专业对口人员,优先编组复转军人,优先编组年富力强和工作经验丰富人员。  相似文献   

11.
完善国防动员"应急应战"体制应树立"大国防观",将应急与应战动员合二为一,使用一套组织体系,形成大国防观下的"国家动员机构";要把应急预案和国防动员预案统一起来,制定和完善各类抗灾抢险预案,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应对策略、行动基本政策、解决危机的规则和程序以及方法等加以规定;要建立多部门共议、灵活机动的协作联动机制;要健全预警机制,设置风险"警戒线",规定预警事项处理程序;要完善有关动员的基本法,把国家动员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上升为国家意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西省朔州军分区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推进"双应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以应战牵引应急,以应急促进应战,努力提高全区部队遂行任务的能力,着眼"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突出抓了民兵"三队"建设,初步形成了参战支前、抢险救灾和应急维稳的能力。为了检验基层民兵的训练成果,军分区组织了六县(区)基层阵地建设巡回观摩活动,实施了战备等级转换和六  相似文献   

13.
韩斌  金超  刘君 《国防》2011,(9):30
7月上旬,山东省日照市军警民联合防汛抢险演练在黄海某海域拉开帷幕。随着防汛指挥部总指挥的一声令下,6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160余名民兵应急抢险队员在预定时间内迅速集结,奔赴"受灾点",紧张有序地展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满洲里市人武部党委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武部全面建设,精心打造"边境口岸"一流人武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战场"的关系。人武部作为后备力量的"一线指挥部",直接面对社会,做群众武装工作,直接面对如何处理好"市场"与"战场"的关系。近年来,人武部党委重点开展了营院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基层武装部建设、民兵应急分队试点等大项工作。市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云光中同志在抓好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把武装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人武部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适应市场和战场需要,以求真务实作风抓工作,人武部全面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该师人武部及所属民兵应急分队先后被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民兵军事训练先进单位",被兰州军区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该师人武部党委多次被新疆军区和兵团军事部表彰为"先进党委"。  相似文献   

16.
黄汉光 《国防》2011,(3):66-67
近年来,面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日渐增多的新形势,广东省东莞市深入贯彻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着眼维护稳定发展和亚运安保等重大经济社会活动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应急、军队战备和国防动员"三大系统"优势,依托军警民联防指挥体制,完善一体化协调运作机制,整合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和政府应急"三大队伍",走出了一条统筹大局打基础、完善机制促融合、创新举措谋发展的军地联合应急体系建设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按照"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江西省黎川县组建了民兵"支前应急营",进一步提高了民兵力量建设的质量层次。黎川县境内有四条入闽通道和一条正在新建的向莆铁路,是打造东南沿海"交通动脉"的重要依托。同时,  相似文献   

18.
组建32年来,他们安全销毁战区报废弹药7万余吨;参加过"中山舰"弹药、"二战"遗留弹药销毁等31项急难险重任务;率先展开报废弹药处理规范化建设,为全军提供样板和借鉴;先后有10余名干部被列入军区专家人才库,取得24项科研成果,12项在全军推广;他们是军区唯一一支以报废弹药销毁、危爆品应急处置为主业的"拆弹部队",代号76318。  相似文献   

19.
王莉  范伟强 《国防》2013,(8):38-38
陕西某预备役团是陕西省境内唯一一支核生化应急救援专业力量。近年来,团党委"一班人"认识到,预备役部队现役官兵少、技能"单打一"难以适应应急救援任务的需要,必须立足实际开展"一专多能"训练,培养造就"多面手",不断提升部队战斗力。他们在认真总结这几年训练成果的基础上,本着"专职岗位训精、相关专业训熟、指挥员训全训活"的训练目标,研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是各军工战线的"一线总指挥",是所在单位的主要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应该时刻谨记四个牢记,争做习总书记要求的"四有"新人。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