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道龙 《国防》2012,(8):51-52
随着国家安全内涵的拓展和我军职能任务的转变,预备役部队担负的抢险救灾、处突维稳等应急任务日益繁重,必须全面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一)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动员速度.预备役部队应急军事行动,首要的是成建制快速动员集结预备役人员.目前,预备役部队应急动员往往是应地方党委政府要求,由军队系统单方唱主角甚至独角,地方相关部门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而时效不高.提高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必须从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入手.为此,当前应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理清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2.
邓小瑾 《国防》2011,(8):36-37
胡主席关于"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具有独特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部队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转型的发展方向,是我们加强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依据和遵循。总结近年来国防动员系统参加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我们感到,加强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剑  李涛 《国防》2013,(7):23-24
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是我军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使命。民兵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相比,人多面广、专业齐全,寓军于民、亦军亦民,便于就近动员、快速使用,在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中具有独特优势。充分认清非战争军事行动特点规律,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战争军事行动启动突然、要求反应迅速,必须未雨绸缪、扎实准备,努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从近几年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看,恐怖活动、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4.
郑党宽 《国防》2002,(10):8-9
适应“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提高预备役部队整体作战能力,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加强预备役部队成建制训练,是提高预备役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预备役部队整体作战能力主要包括:快速动员集结能力,机动能力,指挥决策能力,综合保障能力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等。由此可见,预备役部  相似文献   

5.
顾宏斌 《国防》2013,(12):38-39
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上升和我军职能任务的转变,非战争军事行动已经成为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的重要行动方式。然而,长期以来,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战训练较为充分,应急训练相对不足,难以适应国家安全环境任务变化的要求。新形势下,必须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在继续加强支援保障作战训练的同时,加大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力度,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唐洪青  丰志敏 《国防》2011,(7):39-40
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日益上升,国家武装力量承担的非战争军事任务日益多样繁重,民兵预备役部队必须牢固树立"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指导思想,紧贴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与非战争安全威胁形势,在积极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常态化的同时,大力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努力实现由应战为主向应战准备与应急使用并重的职能转变。就边疆省区系统而言,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应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兰田 《国防》2011,(9):32-34
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各地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抢险救灾、应急维稳等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认识上不去、重点不突出、力度不够大、制约因素多、能力提高慢等问题。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要紧紧围绕将其建设成参加抢险救灾的先遣突击力量、协助地方政府处突维稳的重要支援力量、维护国家权益的机动策应力量和巩固基层政权的基本依靠力量,深入研究探索,拿出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党国际 《国防》2010,(6):11-13
玉树“4·14”地震发生后。青海省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动员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赶赴一线,立即投入抗震救灾行动。有力促进了前期救援任务的圆满完成。这次抗震救灾。全面检验了近年来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成果。为我们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许建新 《国防》2012,(1):43-44
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既是预备役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核心军事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发生突然、复杂多样、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等特点,必须从提高信息获取力、指挥控制力、部队行动力、综合保障力四个方面入手,构建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体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军分区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能力,应建立实在管用的保障预案,完善应急动员和军地协调机制,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训练,综合运用各种保障方法,努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综合保障能力和针对性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常跃 《国防》2010,(10):25-27
胡锦涛主席深刻指出: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队伍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既是一个使命性任务课题,也是一个创新性实践课题。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李贵友  牛旭光 《国防》2010,(8):54-54
预备役部队应急救援分队是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军地双方要着眼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科学筹划,加强协调,从搞好人员编组、战备训练、综合保障等方面入手,提高应急救援分队建设水平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士波  勇涛 《国防》2012,(4):24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各类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国防动员府负的反恐维稳和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益加重,迫切需要努力提高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要建立应急动员领导指挥体系.构建高效顺畅的应急动员军地联合指挥体系,是提高国防动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李伟明  曲海洋 《国防》2014,(10):44-44
后勤保障有力是军事行动取得成功的前提。非传统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上升和我军使命任务新拓展,对军事力量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结构、水平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预备役部队必须针对担负任务和客观环境,全面加强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建设,特别要采取有效对策措施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陈云 《国防》2010,(8):I0001-I0001
6月下旬,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联合组织全省市、县两级军地有关领导干部,在松原市召开了全省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了松原市军地联合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系列经验,  相似文献   

16.
唐春森 《国防》2010,(9):38-39
近年来,国防动员系统在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受了实际锻炼,但在体制机制、力量建设、保障方法等方面也存在与遂行应急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强国防动员应急能力建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从预备役部队参加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奥运和国庆安保、南方部分地区抗旱救灾等多项行动来看,预备役部队执行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趋常态化,这就要求预备役部队各级党委必须适应职能的新拓展,在加强参战支前核心能力建设的同时,把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重要内容突出出来,着眼"两场"需求,创新编组模式,改进训练方法,加强规范建设,完善保障机  相似文献   

18.
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财务建设,目标是建立完善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指挥保障体系相适应的财务指挥体制,形成符合非战争军事行动要求的财务保障手段和管理方法;任务是突出抓好财务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搞好军民联合财务保障能力建设、完善财务保障法规体系、探索财务保障方法与手段和坚持常态储备与应急筹措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非战争军事行动规模、使用力量的不同对国民经济动员的保障需求也各不相同。目前,除对各种经济动员资源提出保障需求外,地域需求也已从国内扩展到了国外、从陆上扩展到了海上、从定点扩展到了遂行机动。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国民经济动员保障,应重点加强高新技术特种装备和应急装备动员保障建设、军需物资应急采购与供应动员保障建设、反恐疏散及重要目标防护的动员保障建设、海空远程快速投送动员保障建设和应急通信动员保障建设,并辅之非战争军事行动军地联合协调沟通机制、完善的法规标准和相关政策制度,以及有力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0.
应急能力是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作为国防动员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经济动员,其应急能力是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客观基础。文章依托系统理论,界定了经济动员应急能力的内涵及结构,提出了一基两保三力的应急模式,力图为经济动员应急准备及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