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1年12月,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一下子把美国推入二战的漩涡之中。英国的丘吉尔首相和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在白宫紧急会晤。他们商定新的英美联盟采取的一个重大军事行动将是进攻法属北非,并把此次进攻行动的代号定为"火炬行动"。它意味着要在德国引以为荣的"沙漠之狐"埃尔文·隆美尔将军的尾巴上点一把火。因为在当时,隆美尔  相似文献   

2.
随着去年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基地”组织的行动进入尾声,并将反恐矛头迅速转向伊拉克后,美国及西方媒体上关于攻伊“倒萨”的“猛料”新闻便铺天盖地,“天机”频显。可半年多时间过去后,无论是美国政府、军方还是主流媒体披露的“内幕消息”、“独家报道”、“开战计划”等,多被证明是子虚乌有或是夸大其辞。这正应了丘吉尔先生的一句名言:“在战争时期,真实是如此宝贵,它必须时时刻刻用诺言来加以保卫。”  相似文献   

3.
1945年2月,世界三大政治巨头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面。克格勃认为这是实施其窃听计划——“金唇”行动的绝好时机,关键问题是如何将美国大使卡里曼从莫斯科引到克里米亚。苏联特工精心制定出一整套诱引方案。 2月9日,苏联宣布在黑海之滨举行“阿尔台克全苏少先队健身营”开营典礼,并以苏联少先队员的名义向罗斯福总统及丘吉尔首相发出敬请光临的邀请。少先队员们在请柬中用尽动听的词句,诚挚感谢两位政治家在战争期间对苏联人民的帮助。克格勃预想,宣扬“平等与博爱”的美国人绝对不会拒绝孩子们的邀请,但是百忙之中的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又不可能应邀而来,委派其他官员前来参加孩子们的活动也并不合适,最合适完成这一使命的非两国驻苏大使莫属。果然不出苏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家中,对战争危险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提出一整套遏制德国法西斯扩张野心举措者,当首推丘吉尔。可惜当时丘吉尔只是英国下院一位在野的“后坐议员”,其主张未能变成英国的国防和外交政策。为何丘吉尔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最根本的在于他的国防战略思想胜人一筹。丘吉尔认为,制止战争比赢得战争更高明,在许多情况下,战争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正确的国防方针和军事战略,应既着眼于保证战争来临时赢得战争,更要着眼于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各种有效的措施,使自己在敌我力量对…  相似文献   

5.
丘吉尔轶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是不拘小节、幽默机智的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盟国的军政首脑在华盛顿召开阿卡迪亚会议,拟定出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联合国家宣言》。“大英帝国有救了!”会议期间的一天上午,美国总统罗斯福携带宣言草案,坐着轮椅来到丘吉尔房间。丘吉尔闻讯  相似文献   

6.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1,(10):19-19
后世泯恩仇 1995年,美国海军以英国名相丘吉尔的名字为一艘伯克级驱逐舰命名。这是美军自1975年以来第一艘以非美国公民名字命名的战舰,也是唯一的编有现役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的军舰。“丘吉尔”号曾有这样一则趣闻。2001年9月14日,“9·11”事件后第3天,“丘吉尔”号在航线上偶遇德国海军D185驱逐舰。为表声援,德舰打出标语:“我们支持你们”。巧合的是,此舰舰名“吕岑尼斯”号,纪念的不是别人,正是二战德国海军上将吕岑尼斯,此公曾指挥“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战列舰,1941年5月27日死在英军皇家海军炮火之下。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对职工的技术、纪律、作风等的要求也就越高。我们火炬厂的民兵可是没说的,什么时候都开得动,联得上!”说到火炬化工厂的民兵工作,厂党委书记、武装部第一部长陈红军总是掩饰不住自己的高兴。 “火炬民兵是火炬厂的一面旗帜!” 火炬人则更是十分自豪。 是的,火炬人应该自豪。  相似文献   

8.
<正>英军在二战中使用的“丘吉尔”步兵坦克给人留下的更多是速度慢、反应迟缓的印象,不过在1943年的突尼斯战场上,有1辆“丘吉尔”坦克却充分发挥了其皮坚肉糙的特性,在一处名叫蒸汽压路机农场的地方对德军发动了大胆的奇袭。小镇意外遭遇1943年2月28日,昏黄的午后阳光中,突尼斯一座农场周围被烟雾笼罩,到处都是子弹的爆裂声、  相似文献   

9.
2001年3月10日,美国海军最新的阿利·伯克级FLIGHTIIA型宙斯盾导弹驱逐舰“丘吉尔”号(DDG-81)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举行了服役仪式。“丘吉尔”号是美国海军第5艘以英国人命名的军舰,也是现役的惟一一艘以外国要人命名的军舰。 “丘吉尔”号是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中的第31艘,也是巴斯钢铁公司为美国海军建造的第18艘该级驱逐舰。该舰长约170米,高42米,舷宽约21米,吃水10米,满载排水量8580吨,犹如一艘轻型巡洋舰,舰上的4台燃汽轮机可使其航速超过30节,  相似文献   

10.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总统杜鲁门家乡密苏里州富尔顿镇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富尔顿演说"后,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对苏联实施"遏制政策".美国海军潜艇编队在昨天盟国苏联的海岸地区实施侦察行动,就是北约最初实施的不友好行动之一.  相似文献   

11.
~~“温斯顿·S·丘吉尔”号导弹驱逐舰  相似文献   

12.
1943年11月,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在开罗举行会谈,也为德黑兰会议作准备,这预示着战争将很快结束。同时,在大西洋彼岸,希特勒还在精心策划着绑架丘吉尔的行动。这一隐藏多年的令世人震惊的秘密被一名英国记者从对英国北诺福克海滨一个名叫斯德莱康司坦卜尔的村庄的调查后发现。在这个村庄教堂后面的墓地里埋葬着当年执行这一任务的德军特别行动队成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军转民》2008,(2):9-9
2007年4月26日.北京2008奥运火炬发布仪式在世纪坛举行.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内部燃烧系统的“祥云”火炬精彩亮相。  相似文献   

14.
张西成 《国防》2006,(8):78-78
战争中“利与害”常常相互缠绕,若明若暗,而要趋利避害,需要指挥员登高望远,权衡利弊,“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从其轻”。在这个问题上,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苦肉计”,堪称处理“利与害”关系的先手。1940年11月14日,丘吉尔收到一份“德国空军将于当天晚上袭击英国中部重镇考文垂”的特急情报。考文垂历史悠久,拥有14世纪建造的圣迈克尔大教堂等一大批古老建筑。这些建筑是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国宝;考文垂还是英国主要的武器生产中心,英国当时最大的轰炸机制造工厂就设于此。如果任凭德军狂轰滥炸,这座历史名城肯定会变…  相似文献   

15.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精于国际时局的英相丘吉尔当即放低了反苏的调门,声称愿向莫斯科提供援助。后者要求提供30个师,正困守孤岛的伦敦方面当然无能为力。莫斯科方面很快“降低”要求,提供喷火”式战斗机也行。丘吉尔实话实说,他也需要“喷火”保卫伦敦,如果是“飓风”战斗机还可以商量。于是双方商定,1941年10月至1942年6月,英国每月提供200架各型战斗机,其中绝大部分为“飓风”战斗机(有趣的是,其余战机主要是美国先前向皇家空军提供的P39和P40战机)。  相似文献   

16.
国徽闪耀,万民欢呼。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召开万人公捕大会,逮捕了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流氓犯罪团伙头子,原火炬区五星村村长黄耀满及其爪牙8人。至此,这个长期以来在火炬区内聚众闹事、绑架勒索、打架斗殴、放高利贷的犯罪团伙彻底覆没,22个团伙成员全部落网。当地群众像过节般燃放鞭炮、拍手称快。 1 黄耀满的花名叫“番薯满”,今年  相似文献   

17.
<正>盟军于1942年底在北非登陆的“火炬”行动,被认为是同盟国扭转二战进程、向德国和意大利发起反击的最初起点。在这次两栖作战期间,一支初登战场的美国坦克部队接受了比预想情况远为复杂的考验,不过他们最终掌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寻求烟草的安慰”卢西安·特鲁斯科特准将很想抽上一支烟。时为1942年11月8日晚上,这位47岁的美军将领觉得他正在度过此生中最糟糕的夜晚。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狼群”战术并不陌生。德国的潜艇战在大西洋上,曾对盟国运输线构成严重威胁,数以千计的舰船被潜艇击沉,连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惊呼:真正使他害伯的是德国人的潜艇。但是人们  相似文献   

19.
“少校”,内阁地下作战室里回响着丘吉尔首相的咆哮,“我命令你去给我弄一辆‘虎’式坦克回来”。没有回答声。“我想要你给我带一辆虎式坦克回来,把这个该死的东西停在我的大门口,听明白了没有!”“非常明白,长官。”接茬儿的是时年仅28岁的英军工程师道格拉斯.利德迪尔少校。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 当“体操王子”李宁手持火炬以漫步云端的姿态点燃位于“鸟巢”上空的主火炬时。随着圣火在这片土地上一起熊熊燃烧的还有奥林匹克永不磨灭的精神。什么是奥运精神?奥林匹克之父埃尔·德·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亨利·迪东曾在其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说过:“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这句话被顾拜旦借用过来,成为奥林匹克最有名的格言。短短6个字,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停止的奋斗精神,成为奥运精神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