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雨  李凯 《解放军生活》2011,(10):40-41
有人说,距离是一张考卷。然而,军人与军嫂却在相隔两地的日日夜夜里,体味着收获距离与离别的馈赠。理解,这个词不知何时起对军人显得尤为亲切。理解或许不是爱情所独有,但爱情有理解做底,才更真更深,对军人而言尤其是。  相似文献   

2.
借助电话,我们走进了一位军嫂的来队“现场”。电话中,关于来队的种种酸甜苦辣,她说“历历在目”,她常用的词语是“不容易”、“不一样”、“习惯了”,她的常用表情是笑,偶尔夹着些叹息。她是无数骄傲而美丽的军嫂中的普普通通的一员。  相似文献   

3.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军警人员对外接触少,适龄官兵婚恋难,一直是部队的一件“老大难”事情。昆明下岗女工、“军嫂”兰菊芬,专职在军地青年之间牵“红线”、搭“鹊桥”。部队领导说,兰菊芬做了一件大好事,她为部队稳定和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要好好宣传。 功臣求援信 触动“军嫂”心 4年前,“军嫂”兰菊芬丈夫手下的一名优秀学员从昆明陆军学院毕业后,主动要求到  相似文献   

4.
节日祝酒辞     
政委郭学东在海军519舰——举杯吧,战友。一年来,我们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战备、训练、演习等任务,祖国的万里海疆留下了我们519舰耕耘的航迹。大家看到,今天的餐厅里还坐着我们舰上的七位家属和五位小朋友。“给你再多我不在乎,从不说累,从不说苦;甘愿为你忙忙碌碌,你的全部我来照顾……”这就是我们的军嫂,为我们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军嫂;为我们远  相似文献   

5.
有一种等待是苦涩的;有一种等待是幸福的;还有一种等待,幸福的甜中带着些苦,苦涩的落寞中又透着丝丝的甜。其实女孩还不是军嫂,要算也只能说是一名"准军嫂",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工作,有着可观的收入和光明的前景。男孩毕业于空军工程大学,现在是空降兵某部的一名连长。女孩和男孩是高中同学,三年都在同一个班里,但也一直仅仅是很普通的同学关系。2005年8月,在大三暑假的一次同学聚会上,两人记下了彼此的电话。回到学校后,多了些联系和问候,也开始有了些书信往来。两人就这么淡淡地过了将近一年,到大四下学期,男孩向女孩表白了。  相似文献   

6.
军嫂你好     
讴歌军嫂,这是我多年的宿愿。长期的军旅生活,军嫂的感人故事,我心里装的实在太多太多。忘不了,边防路上,军嫂们携儿带女辗转千里,风尘仆仆去部队探亲的身影;忘不了,田间地头,军嫂们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场面;忘不了,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南阳军分区支持军嫂张喜云创办了全国首家“中国军嫂网”。该网围绕“天下军嫂是一家”全方位关注军嫂情感需求,慰藉军嫂内心世界,解除军嫂后顾之忧,为广大军嫂架起了一个网上交流的平台。日前,军分区牵头组织举办了“关爱军嫂固我长城”大型文艺会演,表彰了南阳市首届佳军嫂、开展了“为家庭困难军嫂募捐”等一系列活动。南阳市关爱军一往情深@王建新  相似文献   

8.
回乡之路     
刘阳 《华北民兵》2004,(12):58-58
我是一名民警,同时也是一名军嫂,自从选择了军人作为人生伴侣,那片国防绿就成了我永远的牵挂。  相似文献   

9.
作为军嫂,她默默支持丈夫的军旅事业"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当了一名军人;我热爱部队,所以我选择一名军人丈夫;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这是刘洪兰与人聊天时经常说的话。1992年,经人介绍,刘洪兰与方明  相似文献   

10.
李丽 《中国民兵》2008,(12):59-59
编者:如果说军人是树干,那么军嫂就是树根。她们站在军人的背后,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军人无上的荣誉,默默用柔情和坚韧写下一曲曲动人的歌。这是一封军嫂的来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军人的理解和爱,她只是许许多多军嫂中的一位,在强大的国防后面饱含着无数军嫂的爱,让我们向这些伟大的女性致敬!  相似文献   

11.
她是一名普通军嫂,是一位伤残军人的妻子,是两个儿子的母亲;20岁那年,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一位无腿英雄,瘦弱的双肩从此担当起整个家庭的重负;尽管24年经历太多坎坷,她内心却充满幸福,如果爱要用言语来表达,她说,她愿一辈子做那个人的双拐……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南阳军分区支持该市军嫂张喜云创办了全国首家“中国军嫂网”,围绕“天下军嫂是一家”全方位关注军嫂,解除军嫂后顾之忧,为广大军嫂架起了一个网上交流的平台。目前,军分  相似文献   

13.
军队报刊上的照片是模式化的。比如拍武警就一定拍升国旗站岗值勤,拍农副业生产就一定拍一二名战士,抱着南瓜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拍军人家庭恩爱就一定是军嫂替老公挂肩章,或是深情款款地望着军功章,拍领导垂范就一定是领导带头打靶,拍战士精武就一定是一帮子人同时作“前扑”……当这些“热照”一年一年轮番轰炸,你不禁想说,有点创意好不好。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都说她很傻,如花似玉,家庭富有,却嫁给了家徒四壁的军人。然而,17个年头过后,她还是那句话:“我无怨无悔。”她是谁?她是“全国百名好军嫂”、辽宁省葫芦岛军分区后勤部长黄开军的妻子李红。 说起李红,黄开军脸上绽放着幸福,他说他的生活因为有妻子的相伴而充满阳光,他更为妻子成为优秀的军嫂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军嫂,丈夫每年回家休假一次,可每次回来总要为他的睡觉打呼噜争吵几次。震耳的呼噜声让我整夜难以入睡,气急之下不是把他推醒,就是我抱着被子睡在客厅的沙发上。最近我听到别人说打呼噜也是病,严重的会引起心脏病,这是真的吗?我很担心,这病能治好吗? ——军嫂赵兰花  相似文献   

16.
“打工妹”悄然成军嫂蒋晓华某部近年来结婚的31名青年军官的配偶中,“打工妹”就有18名,占60%之多。由“打工妹”变为军嫂的骆分队长的妻子说:“我去年来这里,在一家医院打工,同小骆认识、结婚到现在,感觉很好,生活很平静,也很幸福。”如果说几年前基层青...  相似文献   

17.
去年,被泰安市推荐为受山东省表彰的“十佳好军螋”范爱青,是一位普通女性,是千万个戍边官兵中年轻军嫂。自进了这个军人之家的大门,她就承受了那么多的艰辛.然而这个瘦弱的军嫂,还是撑起这个家.让远方的丈夫服好役、尽好忠。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当军嫂容易,当一个好军嫂就没那么容易了。”可贵阳市小河区人武部部长杨亚琦的妻子马建云在家里不仅是一个“贤内助”,而且在工作上是一个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好干部、好党员,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军营内外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9.
搞好军嫂就业培训●丁春闫玉斌转变观念,增强搞好军嫂培训的自觉性。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并有所作为,关键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目前,军嫂就业难,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军嫂观念陈旧、素质不高所...  相似文献   

20.
诗人郭小川说: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近年来,来队的官兵女友有增多趋势,她们被官兵们称作"准军嫂",有的借住在战友或老乡处,有的住在招待所,有的住在部队家属院。这些来队的"准军嫂"和军嫂一样,或小住数日,或长住十几天,和军人男友大大方方地出双入对,十分惹眼。这无疑给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