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呼吁     
《中国民兵》杂志社:最近,我随分区工作组到所属县(市、区)人武部和基层检查民兵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等情况,发现不少区、乡(镇)、厂人武部没有发挥民兵刊物的作用。如有的把上级订的《中国民兵》和《东海民兵》都集中在人武部,有的放在专  相似文献   

2.
我从野战军转到青海祁连县人武部工作,初到人人武部困难的确不少,主要是不熟悉工作。后来我在《中国民兵》的帮助下,学会了做民兵工作。我下乡搞民兵政治教育,参照《中国民兵》杂志上介绍的典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兵》教我以武为本邓州市人武部张继伟我很想对《中国民兵》杂志说说我的心里话。我1985年从野战部队补充到人武部搞民兵训练工作之初,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一次,我在《中国民兵》杂志上看到了“训练参谋”专栏内刊登的指导文章,边看边琢磨起来,发现民兵训练与野战部队的训练有相同之处外,  相似文献   

4.
转眼间,到人武部工作已经8个年头了。期间,从与《中国民兵》相识、相知,到相熟、相依,我也由一名武装工作门外汉到现在的政工科长,深感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国民兵》的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5.
闯祸的记忆     
这么些年,《中国民兵》作为我的良师益友,留下许多美好回忆。而因为争睹—份《中国民兵》和人打架闯祸,差点受处分的事,我和同事们也记忆犹新。 10年前,我刚到人武部当保管员时。一天,我拿着新  相似文献   

6.
1996年,地道农村姑娘的我被选聘到人武部政工科。此前,我没当过一天兵,也不知“五个W”为何。听老政工讲,到人武部就要写稿,写稿就要看《中国民兵》。从此,我老老实实捧读《中国民兵》,国防知识逐渐充实大脑,“门外汉”对“兵”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我就梦想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军人。长大后虽然没有实现我的“从军梦”,但在我大学毕业后,却有幸成为一名军人的妻子。几年前,我的丈夫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可能是爱屋及乌、耳濡目染的缘故吧,我也喜爱上了《中国民兵》。现在,读看《中国民兵》已成为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民兵》中的“外国战争动员知识讲座”、“人武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份,我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刚进入工作,《中国民兵》就进入了我的生活。我与它"一见钟情",像甜美的甘露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它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当《中国民兵》快要出版时,我都迫不及待地先在网上查  相似文献   

9.
张军 《中国民兵》2008,(9):11-11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武装”,曾任人武部政工科长。在人武部大院里长大的我,白幼就喜欢阅读父亲带回的每一期《中国民兵》杂志。在《中国民兵》杂志的熏陶下,我走上武装工作岗位。如今,这位“无言老师”陪伴了我整整20年。  相似文献   

10.
我于1972年任重庆电信局人武部副部长(部长由局长兼)至1988年底,因现行干部政策规定退居二线协助人武部工作。但是,我个人仍订有《中国民兵》、《西南民  相似文献   

11.
读刊用刊     
一道纸令,1984年我从南昌陆军学院调到江西省武宁县人武部工作。十年来,《中国民兵》发行了126期,我期期必读,日积月累,受益非浅。 我刚跨入人武工作大门时,组织分配我担任政工干事。民兵政治工作如何搞,我心里没有数。正当我困惑时,《中国民兵》杂志刊登的文章帮我解了难。从此,《中国民兵》就成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们是江西省峡江县基层人武部的专武干部,以往县人武部每年都为我们每个基层人武部订阅《中国民兵》、《东海民兵》各一份,可不知是什么原因,县人武部今年已将这一传统做法给砍掉了。盼望县人武部继续为我们基层人武部订阅《中国民兵》、《东海民兵》。  相似文献   

13.
信息窗     
立足“早”字订阅1999年《中国民兵》 江苏邳州市人武部切实抓好1999年《中国民兵》的订阅工作,为新年度民兵政治教育打好基础。 该市人武部为了做好1999年度《中国民兵》订阅工作,早宣传,早发动,早发文件,早筹集资金,保证订刊经费的落实。该部1998年订阅《中国民兵》807份,1999年保证稳中有升。 (刘志林)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我从作战部队调到山东省庆云县人武部当参谋,工作一时无从下手,好在《中国民兵》杂志创刊,从此她便成为我无言的老师。工作之余,我从头至尾认真阅读每一期《中国民兵》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摘录整理,系统地学习到了民兵工作的政策法规、搞好民兵工作的方法和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委把《中国民兵》订阅工作当作党委做武装工作的大事来抓,强化措施,认真组织,保证了征订任务的完成。 河东区委把订阅《中国民兵》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区委宣传部、区邮电分局、区人武部人员组成的征订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我是企业的一名专武干部。今年在区人武部组织各单位武装部进行年终工作总结时,发现了一个省级建筑企业应该订有的《中国民兵》和《解放军报》都被该公司砍掉了。结果,全年民兵政治教育四课只完成一课,就这一课还不是《中国民兵》杂志四课之内的。1990年公司仍没有给订一本《中国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编辑老师: 我是《西南民兵》的忠实读者,也是投稿初学者。我在部队曾经写过稿件,回到人武部后,看到《西南民兵》办得很有特色,版面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是我们基层干部职工精神食粮,每当杂志一到,我都争着、抢着逐字逐句看完。我的激情油然而生,也想向贵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91年入伍的兵,退伍后分到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工作,这之后经历了一系列的艰辛和挫折。从大盖帽戴到安全帽,从威武雄壮的绿军装穿到灰不拉几的劳动服,直至最终下岗失业,后来还是人武部的领导看中我新闻写作的潜能,将我于1999年调入人武部工作。我到人武部之后,第一次接触《西南民兵》杂志,就被它亮丽的装帧,精彩的栏目,充实的内容所深深吸引,我爱不释手,若逢知己。从此我以《西南民兵》为教材,不断进行新闻写作和文学作品创作,《西南民兵》也对我关爱有加,不仅多次编发我的作品,刊登配有我照片的优秀通讯员简介,还破例让我参加大军区举办的新闻骨干培圳班,得到张甲利、高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中国民兵》成为我们学习政治、军事的良师和以劳养武的好帮手。1986年县人武部移交地方时,我县各级人武部底子薄、条件差、连专武干部每月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给,在这种情况下,县人武部组织专武干部学习《中国民兵》找出路,利用《中国民兵》提供的沿海地区及兄弟单位兴办以劳养武的经验和致富信息,兴办了饲料添加  相似文献   

20.
母亲收拾屋子,将一摞旧杂志扔掉,急得我差点与老人发火。那是一套1985年以来的《中国民兵》杂志。20多岁的我与 20多岁的《中国民兵》掐指算来已相识20年了! 1985年,父亲从黑龙江边防奉命调任虎林县人武部任参谋,我也随父母来到这个边境小城。因驻地条件较差,刚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