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适应部队任务特点变化,充分发挥后勤保障效能,满足部队作战及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需要,探索构建与军事需求相适应的规模小、功能全、机动性强,模块化、系列化程度高的后勤保障分队已成为当前部队建设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被装保障是后勤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被装保障可视化研究对实现我军后勤可视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军要实现被装保障可视化应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保障车辆通常是在主战坦克或轻型坦克、步兵战车以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和轮式装甲车的底盘上,安装专用设备和装置研制而成,主要用于保障坦克及其他战斗车辆的行动。按照用途分为工程保障车辆、技术保障车辆和后勤保障车辆3类。  相似文献   

4.
我军联勤保障在概念与组织模式等方面与外军不同,因此,联勤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并不能自动"升级"为一体化后勤保障。但二者又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联勤保障是一体化后勤保障的组织制度基础和力量依托,另一方面,一体化后勤保障又从"联"的广度、深度、精度等方面实现了对现有联勤体制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保障旅应急支援保障与兵站线保障的衔接主要是组织指挥和保障力量部署衔接。前者要求建立统分结合的指挥体制和超前联络的机制,同时搞好临战和战中协调;后者则是根据战役纵深和作战规模,将各种保障力量的有机衔接作为重点,以形成后勤保障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联合作战条件下后勤保障复杂性的日益增加,以及历次战争中后勤保障暴露出诸多不足,为赢取陆地作战的胜利,着眼于不同的陆地作战类型和作战区域,英军提出后勤保障从线性供应转型为网络化保障构想,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完成陆地作战后勤保障网络的构建,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7.
论建立综合的装备保障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装备保障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和独立的军事活动 ,建立综合的装备保障理论体系是装备保障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军事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分析了装备保障与后勤保障的关系 ,装备保障理论体系与后勤保障理论体系的边界划分 ,装备保障理论体系的学科归属 ,最后对装备保障理论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具有突发性强、节奏快、科技含量高、物资消耗大等特点,对预备役后勤保障部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完成好战时后勤机动支援保障任务,预备役后勤保障部队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管理活动覆盖后勤工作的全方位,贯穿后勤工作的全过程。强化后勤管理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客观要求和基本手段。文章论述了强化后勤管理应正确把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在目前形势下,强化后勤管理需要下大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于高新技术在现代海上局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作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后勤保障工作单靠建制内的后勤保障分队已满足不了作战需要。实行全方位、多层次、连续不断的后勤支援保障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海军战役方向后勤应急支援保障力量,将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遂行支援保障任务。因此,着眼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局部  相似文献   

11.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逐步从协同性联合作战向一体化联合作战方向发展是我军应对信息时代挑战的历史性选择。后勤保障作为作战环节的重要一环,必然也要逐步向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方向发展。而后勤保障中最重要的物资保障更应从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出发,坚持以信息为  相似文献   

12.
我军现行的饮食保障体制与模式如果只进行局部的、低层次的改革,很难跳出手工作坊式的保障模式,保障效率也难以提高。深化军队饮食保障改革,应从改革后勤保障体制入手,将军以下的师、团军需部门从后勤系统中独立出来,由集团军后勤部垂直领导,建立工业化生产和连锁式供应的集团式饮食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军后勤保障体制从较简单到统一编制、统一指挥、统一保障,显示出了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不断运用,这种保障体制已暴露出它的历史局限性和不适应性,其弊端日益明显。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多年的改革试点,三军联勤保障体制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全军范围内实行已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车马未动,粮草先行”。强调的是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武系统承担的保障任务不仅仅是后勤保障.而是辅助救灾的多样化保障任务。部队机动途经地域,他们协调安排好食宿;发挥地形社情熟、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带路当向导、当做翻译……  相似文献   

15.
联合作战后勤保障对象多元、空间多维、地点多变、成本剧增、任务繁重,要求后勤实行“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后勤指挥智能化、保障资源可视化、需求预测精细化、物资投送快速化,是实施精确保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仓库群作为战略后方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战时重要的后勤保障力量,文章着眼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军队后勤保障的特殊要求,提出仓库群建设要积极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观点,并立足仓库群的实际情况,探索了在人才培养、基础建设、科技兴训等方面建设过硬战时保障单元的根本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军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是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敏感性、不可塑性、不可控性、社会性、军事性等特点。要保证这项改革顺利进行,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加紧出台配套政策,制定相关法规,因地制宜选择改革模式,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强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18.
加快转变军需保障力生成模式,应围绕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军需专业发展目标和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这个核心,通过加大军需科技含量、改革军需保障体制机制、加强军需训练和保障基地建设等措施,将军需保障指挥、保障力量、保障资源、保障对象等要素融合成有机整体,构建与军事任务相适应、与后勤保障体制相配套、与地方军供部门相衔接的军需保障力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汶川大地震不久,海军后勤部党委迅即启动海军后勤应急保障机制,为抗震救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20.
李小满  葛海春  潘嘉华  陈志超 《政工学刊》2011,(11):2+81-F0002,F0003
海军南海舰队某保障基地后勤部,被誉为"南海前沿补给的生命线"。自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以来,他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第一、第二、第五、第六批护航后勤保障任务。面对各种保障难题,他们树立"大后勤"思想,探索出标准化、精确化、简约化、科学化后勤保障模式,并整编出《护航任务后勤保障总结与思考》等一批经验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