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萍 《兵团建设》2003,(12):11-1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爱打麻将的农四师七十九团二连农工戴继红成了养殖能手;而一到冬天就习惯准备用厚厚一摞布头做鞋子的六十四团二连农工马大娘,今年却早早准备好了纸和笔,准备参加团里的"科技之冬"知识培训班。近几年,随着农四师"科技之冬"活动开展得日渐成熟,农工们开始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冬忙的乐趣。传道授业解惑截至2002年冬天,农四师的"科技之冬"活动已经开展了13届,全师农业、农机、园艺、畜牧等各行业参与,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新技术培训活动已成为其显著特征。为了搞好"科技之冬"活动,仅2002年,农四师科委专门抽出24名各专业的专家,组织修订《农四师农作物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
程传富,是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农八师一四二团十五连农工,今年已50多岁。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苑     
一二五团农七师一二五团党委以农业增产、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承包指标,确保职工基本收入稳步增长,实现职均减负1000元的目标。该团根据团情制定出"让一块,降一块,增一块"的减负增收办法。"让一块"即团场向农工让利。2000年一二五团农工上交利润264.31元/亩,比1999年减少了55.15元/亩,减幅为17.3%,全团计划累计让利共达720万元左右。"降一块"即降低生产资料价格。今年一二五团每亩物化成本比1999年降低  相似文献   

4.
火热的七月,但在忙于夏收的一师十二团二十四连职工已经感觉不到炎热,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夏收之中。该连指导员胡新疆欣喜地说:"今年夏收,我们连队单小茴香总产就可达120吨,职均2吨。按团场每公斤10元的保底价格,职均收入就达3万元。还有打瓜、辣椒等二茬收入,今年职工的钱袋子比去年还鼓。"  相似文献   

5.
正3月26日星期三有浮尘按照兵团党委的安排部署,3月14日,兵团办公厅入团住连工作组到三师四十九团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工作组成员一到团里,不顾旅途劳顿,迅速与团场对接工作。成立了两个工作组,分别负责九连、十连工作,由办公厅3名同志和师、团各一名同志组成。在这里的一段时间,我们先后召开了四十九团领导见面会、连队领导座谈会、连队全体党员和职工代表会等,说明来意目的,听取情况介绍,掌握了解四十九团和九连、十连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6.
正"没想到短短两天时间,我就挣了几千元。"5月21日,八师一四三团紫泥泉二连哈萨克族牧工达带汗告诉笔者。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冬今春,一四三团引导职工利用冬闲进厂务工,种植温棚蔬菜,发展养殖业,开店创收……今年1月至3月,全团实现职工增收1854.9万元,职均多元增收4980元,人均1812元。这只是一四三团职工多元增收的生  相似文献   

7.
减负短讯     
一二三团农工轻装务农今年,农七师一二三团狠抓内部管理,堵塞各种漏洞,使农工们关注的农田物化成本有明显降低。今年,该团亩标准肥由去年的每公斤0.95元降低到0.85元,农膜由每公斤10.5元降到9.0元,如按每亩地全年投放3.4公斤农膜和140个标准肥计算,亩成本可降低19.1元。精量播种技术的全面推广,使该团亩平均播种量由原来的7公斤降低到1.5公斤,仅此一项,又可使亩成本降低18.5元。按每个农工承包60亩地计算,今年该团每个农工所承担的物化成本将减少2200元。此外,为改变由于棉花市场价格下跌而造成的农工丰产不丰收的不利局面,一二三团党委还及时  相似文献   

8.
1999年7月,农三师五十一团六连群众,接连通过信访举报和到师机关上访,反映该连干部违纪违法的严重问题,引起师党委高度重视。师纪委、监察局会同有关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该连的问题进行彻底调查,终于使一窝多年蚕食集体资财,贪占农工血汗的"硕鼠"被一一挖出。在南疆巴楚县的包尔其山脚下.有个叫英尔曼的地方,五十一团六连就坐落在这里。这是个有424户维吾尔族农民组成的集体所有制连队。自1996年以来,这个连队生产连年滑坡,农民收入急剧下降。1996年有193户农民户均倒挂4791.24元:1997年有174户平均倒挂1744.18元;1998年劳均收入只有2646.13元,260户农民户均倒挂1597.79元。三年中累计倒挂总额达345万元,平均每户达8136.79元。造成这些恶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揭示这些"贪鼠"、"馋鼠"、"恶鼠"的嘴脸,你就会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9.
正"杨副政委,我是园林小区的,非常感谢你上次帮我们开的证明,才让我领到了4万元的补助,我们家房子已经定下来了,钥匙也拿到了。"3月14日,三师四十九团副政委杨君接到该团职工车军红打来的感谢电话。原来,该团今年正在进行小城镇建设,职工购房可以享受4万元补贴。车军红一家是该团职工,由于户口本丢失,在无计可施之际找到了团领导,享受到了团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苑     
一团棉花创高产今年,农一师一团棉花喜获丰收,总产由前两年的2000多万公斤,增至现在的3800万公斤,单产皮棉由前两年的120公斤增至现在的140公斤,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并荣获"全国农业棉花标准化示范团"和"全国科技示范团"的荣誉称号。(李勇)农工姜遗赋55万引进新农机用电脑操纵拖拉机,这个遥远的梦想在农二师三十三团一连农工姜遗赋手中变为现实。他引进价值55万元的美国凯斯7220型拖拉机和法国KUHN 全悬挂翻转式五铧犁,成为巴州地区智能化农机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正基层故事JICENGGUSHI今年45岁的李翠兰是农八师一二一团三连的一名职工。从18岁就开始种地,她在连里算是"老把式"了。2011年,她种植的110亩机采棉虽然遭受了开春晚、播期迟以及前期风灾、后期低温等不利天气的影响,但亩产籽棉仍然达到了360公斤,纯收入11万元。到了当年年底,她算了一笔细账:按照人工采摘棉花平均2.2元的价格估算,每公斤机械采摘棉花只需花费0.5元,比人工采摘省1.5元左右,单产籽棉360公斤,机械采收比人工采摘每亩节省400多元,当年仅拾花费一项就省下了3万多元。  相似文献   

12.
我叫李洪学,2009年,我带着团党委的嘱托、带着满腔热情,来到了九师一六六团二连担任党支部书记。二连可耕地面积45091亩,职工总数235人,是我们团较大的农业单位,职工以种植甜菜、小麦、番茄为主,2012年,二连职均收入2.3万元。今年,我想带着大家积极探索多元增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2月25日是西方人传统的圣诞节,团场人还没有时髦到过洋节的习惯,但是这一天,农二师三○团农牧业第一线的农工的确像是过节一样高兴,因为他们人均又拿到了减负兑现款625元。至此,三○团党委年初承诺的为一线农工人均减负1525元的目标已经全部实现。该团从政策上调整,从开支上压缩,从费用上降低,一年来分三次共为一线农工减负273万元。今年,三○团党委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构成农工过重负担的因素,重点从减少农工上交利润,减少灌溉用水的成本费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47岁的李新梅是农八师石河子总场泉水地二连的一名职工。近10年来,李新梅一家的年收入从1万多元增长到近40万元,她也成为连里的"巾帼科技致富示范带头人"。  相似文献   

15.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农七师125团2连职工李云凤今年种植了75亩优质红提葡萄,单产达到了1.5吨。眼下,她种植的葡萄正以每公斤4.5元的批发价销往广州、深圳等地。  相似文献   

16.
正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是兵团党委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推进新疆和兵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治本之策,也是具有兵团特色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兵团党委、兵团办公厅高度重视"三民"活动,严格根据兵团"三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对办公厅住三师四十九团"三民"活动进行安排部署,确保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开展"三民"活动。一、转变角色深入群众兵团办公厅住四十九团九连工作组自3月14日入团住连以来,迅速转变角  相似文献   

17.
"口号声震天,步伐整齐划一,动作稳健灵活……我们是团场民兵,担负着屯垦戍边的重大使命。"2月8日,回想起军训时的精气神,农四师72团(前身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三团,被誉为红军团)7连职工刘爱民还是很激动。今年40岁的刘爱民,是72团民兵应急连民兵。他多次赴伊宁市参加维稳执勤,2010年还荣获72团"优秀民兵"  相似文献   

18.
"种一年,养二年,三年之后赚大钱。"这是农五师八十九团承包退耕还林地的农工,对推广林农、林牧复合经营的形象描述。今年,八十九团落实退耕还林7000亩,营造生态团场,这个团采取现金补贴和实物配置的优惠政策,鼓励农工大胆参与退耕还林,7000亩退耕还林地被28位大户抢包一空。如何解决退耕还林地造林期长、效益差的问题?这个团实行林粮、林草、林牧等套种、套养复合经营模式。在造林第一年,主栽药用价值较高的枸杞,在林地套种小麦和苜蓿,仅粮食亩效益可达400多元,小麦收获后,秸秆可解决养殖户饲草问题,秋后苜蓿可收获一茬,每亩可创效益300多元;第二年,苜蓿可收获两  相似文献   

19.
《兵团建设》2012,(14):11
正主持人语:天刚蒙蒙亮,农三师四十八团二连职工雷昌斌就匆匆起床了。他打开沼气灯,房间明亮起来。拧开厨房里的沼气炉,蓝色的火焰跳跃起来,雷昌斌开始为一家人准备早餐。正午,农八师一四八团三连滴灌管理员冯远辉赶往泵站。她所管理的泵站承担着三连600亩地的灌溉任务。因为有她,十几户职工不用再穿着胶鞋不分昼夜地泡在地里浇  相似文献   

20.
今年42岁的罗志琼是农七师130团17连的一名职工。2010年,她依靠科技,合理投入,精耕细作,种植的36亩棉花籽棉单产达430公斤,收入10万元,成了团里出了名的科技示范户。1993年,罗志琼跟随丈夫从四川来到新疆,并在130团扎了根。头一年,她种植了40亩棉花,从播种、定苗、中耕、治虫、浇水、打顶到收获,每个环节她都虚心向懂技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