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胜利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仍然是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积极进行内战准备。用美国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了45个师,靠美国的军舰、飞机运送54万军队到东北、华北和华东内战前线。尽管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和呼吁实行和平与民主,毛泽东甚至于1945年10月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但国民党依仗美国的支持.一意孤行。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公然在1946年6月26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全面内战。并叫嚣3个月内消灭人民解放军。在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面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解放军大踏步  相似文献   

2.
编前民兵预备役,如同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文明史一样,也是源远流长。最早专门论述民兵预备役的当属宋代类书《玉海》:"民兵,农之健而材者籍之,缺者辄补,岁一阅马"。尽管民兵在我国古代、近代和现当代各个时期的称谓、地位、作用有所差别,但是作为武装力量的一个部分或重要补充却是一样的。对我国民兵预备役制度在历史长河中的起源、发展做些了解、考察,既可以加深对民族历史的认识,又可以观古思今,扩展眼界,有益于我们这个改革时代的民兵预备役工作。同时,也可以作为民兵预备役人员学习的辅助资料。这是本刊系列介绍民兵预备役简史的初衷。因为是根据资料编辑而成,不妥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在元朝统治的90年内,起义烽火连年不断,最后汇合成了席卷大半个中国的红巾军起义。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参加起义后,在浙东一些大地主的帮助下,势力不断扩大,于公元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同年9月,明朝北伐军攻入大都,元朝灭亡。明朝疆域东起朝鲜,西至新疆,南达安南,北尽外蒙,纵横逾万里。开国伊始,朱元璋恢复汉唐官制,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发展生产。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将都城迁到北京,亲率大军"扫  相似文献   

4.
1931年9月18日,对我国辽阔国土和丰富资源垂涎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强占了我国沈阳及东北三省,以后又占领了我热河、察哈尔与河北北部地区。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迫接受了联共抗日的条件。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相继背叛革命的汪精卫沆瀣一气,在全国实行白色恐怖,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仅从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杀害革命者33.7万多人。遍及全国的白色恐怖,使党组织和工会、农协组织几乎被破坏殆尽。党员由5.7万多减少到1万左右,工会会员由280多万减少到3万多,拥有1000多万会员的农民协会和各级领导机构,绝大多数被解散。党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相似文献   

6.
明朝中叶以后,政治日趋腐败,宫廷内部互相倾轧,朝政一片混乱。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北京、河南、陕西等地的绝大多数肥田沃土都被王公勋贵和地主官僚侵占,江南豪绅富室占田少者数百亩,多者数千亩、上万亩乃至十几万亩,破产农民越来越多。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赋税多如牛毛,贪官污吏横行。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使不少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在坚决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也与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剥削压榨人民群众的清王朝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鸦片战争后的10年,全国就发生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00多次。1851年,震撼世界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爆发,起义军在短短的二年时间内就横扫半个中国,给清王朝以致命打击,并在南京建立起革命政权,坚持10余年之久。这以后中国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烈火越烧越旺。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先驱孙中山成立了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政治纲领,连续发动了武装起义,在全国掀起反抗清朝统治的运动。1911年10月10日,守卫武昌的清军起义,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走投无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早在西周时期,秦国祖先因善养马被周孝王分封以附庸之邑,日秦,姓赢氏。由于僻居陕甘,距中原较远,一直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之国,不得参与诸侯盟会。秦孝公继位后,发奋图强,大胆任用商鞅变法,实行发展生产、奖励军功、设立郡县、统一度量衡。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等措施,使秦国迅速强盛起来,一举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秦王赢政时期,完成了统一六国大业。之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国力和军力的措施,政治上建立皇帝绝对权力,废除分封,设立郡县;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军事上北逐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广辟驰道,这些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秦朝是建立在六国基础上的,各国残余势力的反抗和北方匈奴的威胁,使统治者必须保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和预备兵员。秦始皇继承商鞅把常备军和预备役结合起来的做法,在全国普遍实行更卒役、正卒役和预备役(民兵)制  相似文献   

9.
公元184年.爆发了遍及全国的黄巾农民大起义,东汉政权由此土崩瓦解。公元190年,袁绍、曹操联合将董卓消灭。官渡一战,曹操又以弱小兵力打败了强大的袁绍.统一了北方地区。赤壁之战。孙吴3万联军打垮了曹操20万大军,使天下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治中原地区:刘备以汉室后裔为旗号割据巴蜀地区;孙策、孙权兄弟割  相似文献   

10.
正当西晋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互相残杀、举国大乱之际,内迁到中原广大地区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贵族,趁机揭竿而起,以自己的部族为骨干,吞并邻近部落和县、乡,各霸一方,纷纷脱离西晋王朝统治,建立起独立政权。在北魏统一北方之前,长江以北自西晋被匈奴灭亡后,先后出现了一成(汉)、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和夏、冉魏、西燕、代等政权20个左右,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五胡"十六国时期。  相似文献   

11.
北周后期,军政大权掌握在外戚杨坚手中,公元581年,杨坚迫使周静帝禅位于己,是为文帝,国号隋。之后几年,杨坚使分裂了280多年的中国重新归于统一。隋文帝针对长期分裂和战乱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政治上。创立五省、六部,制定和颁布"开皇律":经济上.按丁  相似文献   

12.
五代、北宋时期,中原战乱纷起时,居于我国三北地区的契丹、羌、女真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先后建立起区域性政权,出现了辽、西夏、金三个王朝。辽是契丹贵族建立的国家。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居住内蒙古拉木伦 ??河流域,以渔猎畜牧为生,逐水草而居。五代初,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乘中原战乱,向外扩张,于公元916年称帝,在我国北方广大疆域建立起幅员万里的辽国,国都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公元1004年,辽军侵入北宋腹地,迫使宋真宗在澶渊(河南濮阳)与辽订盟,辽、宋有  相似文献   

13.
新兵役法规定了“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怎样理解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相结合?在基层单位怎样做到这二者相结合?请予答复。黑龙江省讷河县永丰乡人武部李树才  相似文献   

14.
宋纯武 《国防》2005,(4):36-36
2月20-23日,广东省在惠州市举办了全省民兵预备役建设业务骨干集训班。省军区首长对这次集训非常重视,辛荣国司令员、蔡多文政委亲自审定集训方案,倪善学副司令员、孙汉波参谋长在集训中作了重要讲话。这次集训,首先强调要增强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紧迫感,要求各级一定要认清当前国家安全形势面临的复杂局面,以实战的要求大力加强和改进民兵、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行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民兵和预备役部队都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兵是战略力量、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重点,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两者在建设上存在一些不协调、不和谐的现象,影响了整个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编组上争地盘、争人员,建设上争地位、争经费,是当前一些地区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处理好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之间协调发展,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当前,部分被编入基干民兵连队的人员,同时又被编入预备役连队,使这些人员同时具有基干民兵与预备役军人的双重身份,这一现象较为普遍,我们称之为“民兵与预备役套编”。这一做法弊多利少,它既不利于民兵与预备役部队各自的平时建设,也不适应未来战争的战时需要。其理由  相似文献   

17.
民兵、预备役立法工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兵 役法》、《民兵工作条例》、《预备役军官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施 行,为民兵、预备役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但随着经济、社 会形势的快速发展,民兵、预备役的立法工作,已经不适应新形势 下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东北后备军》2005,(5):1-1
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打赢未来战争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面对加速推进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必须进一步强化训练的中心意识和地位。坚持紧贴任务和实际,大力加强针对性训练,不断提高快速动员和整体遂行任务的能力,确保一旦有事,能够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9.
《华北民兵》2005,(2):5-5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军区政治部郐万增副主任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就2005年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谈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行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民兵和预备役部队都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兵是战略力量.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重点.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两者在建设上存在一些不协调、不和谐的现象.影响了整个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编组上争地盘、争人员,建设上争地位、争经费。是当前一些地区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处理好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之间协调发展。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