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潘莹 《兵团建设》2007,(10):28-28
刘富春是农十四师二二四团二连的一名职工。刘富春一家3年前从河南来到新疆,以前在老家只有3亩地可种,他和爱人为了生计不得不过着四处打工的飘荡生活。  相似文献   

2.
丈夫是部队机关的一名干事。可能是因为天天坐在办公室摇笔杆子的缘故吧,刚过而立之年的他便拥有了人家老板们的“专利”——啤酒肚。看见他每天上下班连骑自行车都感到困  相似文献   

3.
"老连"其实不老。他本是一名骨科医生,从事骨科临床21年,获奖无数,在这个领域已颇有建树。然而,两则新闻的到来,却打破他平静的生活,让他在自己41岁那年毅然转行,走下手术台投身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模式转变的新征程。现在"老连"的鬓角已生出几丝白发,他说自己年轻时做出的改行决定很对。  相似文献   

4.
沈阳军区“优秀心理咨询员”某步兵旅指导员胥得意感到,维护好官兵的政治权利很重要。近日,该连62名战士自发给他写了106篇爱兵故事,这事儿在军营成了一条长了翅膀的新闻。知道内情的人都说:“胥得意之所以得到全连战士的尊敬与爱戴,不只是他把自己的满腔真情都奉献给了战士,更缘于他对兵的根本态度和全新的带兵视角,缘于他把爱兵推向了更新的境界。”为此,我们撷取了几个战士亲手为他写的这一串真实的故事,一起来感悟他的爱兵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40开外的向朝庭,是四川青川县孔溪乡青峰村民兵连指导员,他中等身材,走起路来脚下生风,略显瘦型的脸上透出一种精明强悍的气质。 向朝庭从小就有两个愿望,一是长大了当一名解放军,二是学上一门手艺。1975年刚初中毕业的他,便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也磨炼了意志。他  相似文献   

6.
正他是一名维吾尔族教师,却始终工作生活在汉族教职员工之中;他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16年如一日工作在三尺讲台上;他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诚心帮助周围的教职员工,爱护自己的各族学生,成为校园里绽放的一朵绚丽"团结之花"。他就是七师一三○团完全中学物理教师徐泽新。徐泽新1975年出生于八师一三三团,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维吾尔族职工,徐泽新的维吾尔族名字叫做库尔班。  相似文献   

7.
张锋国是山东省扳倒井集团民兵连的一名副指导员,他担任民兵连干部多年,不仅抓训练是一把好手,还是山东省白酒行业唯一入选的一名品酒师,并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员,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最难忘的事     
正今年42岁的刘冉召,是五师八十一团十连职工。他中等身材,说话干脆,办事干练。一身迷彩服给他增添了更多的"兵"味。1995年,刘冉召从山东来到八十一团十连,并成了团场的职工。十多年来,每年的职工冬季军训活动,他都没有落下。"这一辈子,没有当过一天真正的兵,小时候,梦想着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刘冉召说,"无奈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夙愿,没想到来兵团后,圆了我儿时的当‘兵’梦。"每年的冬季职工军训,刘冉召都积极报名参加,在队列训练  相似文献   

9.
去年盛夏的一个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我的床上,战友们都已进入了梦乡,哭累了的我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轻轻地从枕下摸出那本登着我照片的《解放军生活》,看着上面笑得调皮的自己,忍不住指着照片轻声说:“都怪你!” 我叫杨蕊静,是成都军区空军某通信总站四连的一名女士官。在连队里,我与王丹林、文传艳、排长王燕是同年兵,关系好得不得了,天天粘在一起,别人都说我们是四连的“四朵金花”。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喜欢看《解放军生活》,经常拿着连队里仅有的一本争来抢去。《解放军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们之间友谊的纽带。直到有一天……  相似文献   

10.
这里所说的“隐身人”并非科幻小说中的角色,而是一名潜伏在西方多年苏联间谍。与那些红透半边天的超级间谍相比,他在媒体上曝光率极低,几乎不为人知。但对西方情报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人物,就连其真实姓名都是个谜。他就是本文的主角──科农·特罗菲莫维奇·莫洛德。  相似文献   

11.
正只有情系于民、用权为民、谋利为民的党员干部,职工才拥护。七师一三〇团十连连长叶红星就是这样的一名党员干部。今年40岁的叶红星,在基层连队工作生活了18年,始终立足岗位、勤奋工作。他敢想敢干,敢于用新的观念、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技术手段来发展生产,提升效益。有着多年基层管理经验的叶红星心里清楚,年底收成的好坏,关键要看管理。因此,每到田管期间,他几乎每天都  相似文献   

12.
班长的裤头     
班长是个山东人,家在农村,他当兵来的时候,没有将家里的一根线头带来,从里到外,全部是军用品。老班长生活很俭朴,润肤品都是最差的,其实他一开始连擦脸油也不用,由于高原气候恶劣,后来在同志们的劝说下,他才用上了雪花膏。他很温和,从来不对我们大喊大叫,所以我们经常在一块吹牛,一块到浴池去洗澡。我们第一次和班长去洗澡的时候,就发现了全班九个人,唯有班长一人穿的是军用大裤头,大家都说:  相似文献   

13.
退伍兵亢兰锁刑满释放了!他坐在原平县城开往西山的公共汽车上思绪万千。尽管仅仅是1年的服刑生活,他往日活泼奔放的性格完全变了。他和所有的出狱者一样,那光溜溜的脑壳似乎烙上囚徒印记。汽车沿着滹沱河溯源而上,很快就到达条河流的发祥地——赤泥泉了。他的家乡就在赤泥泉。1969年春,他应征入伍了,当上一名汽车  相似文献   

14.
今年37岁的周永攀,是农二师27团4连的一名普通职工。十几年来,他从一座只有40平方米的鸡舍,发展到现在占地232平方米的小型养鸡场。团场职工们都称他为养鸡大王。1998年,不满足于现状的周永攀花了1000元钱在自家院子里建了一座孵化鸡舍,当年就孵化鸡1500只、鸭300只,纯收入4000余元。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在该团流行一句话:"有事请拨***114。"这是"百事通"林俊杰的话务专线。此林俊杰非歌手"林俊杰",他是驻疆某团的一名士官,2009年12月从湖南武冈市入伍,他唱歌如狼嚎,可他的声音全团每个官兵都熟悉。他不是大腕,可他却是战友心目中的"百事通"。刚到部队时,"林俊杰"这个特殊的名字就让全班战友捧腹大笑了一晚。他那平平的相貌和呆滞的表情更是让战友觉得他对不起"林俊杰"这个名字。林俊杰虽然歌唱得不好,可记忆力超强。2010年3月,新兵刚下连,林俊杰所在通信连要选拔出一名话务员,这可难倒了  相似文献   

16.
“我认识一个人,他每做一件小事的时候,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嚯!好家伙,他抱着的是已经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这样搁以前,他做什么事我都瞧不上,执拗的像傻子,可现在这么一看,信念这玩意,真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钢七连连长高城这样评价他的士兵许三多。军旅电视剧《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性格内向甚至有点傻的普通列兵许三多逐渐成长为一名军队尖兵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名区交通局局长,然而个人总资产却达1200余万元,其中378.88万元为贪污所得,42.9万元为受贿所得,还有433.32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他是一个"细心"的人,别人给他行贿的财物,他都记录下来,大到上万元现金,小到烟酒、月饼、西瓜、葱、米、油;连烟酒是普通还是珍品,是精装还是简装也都登记得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18.
一他的名字叫申新兵,战友们都亲切地叫他"新兵"。申新兵生于河南淮阳。2003年,从淮阳师范学院毕业的他,经过三天两夜的"征程",终于抵达武警云南总队普洱市支队。三个月的新训生活,申新兵苦练军事技能,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连考核时,他的每个训练科目都达到良好以上,多数都是优秀,射击在中队排第二。2004年3月底,申新兵被分到一个"用自来水可以直接泡方便面"的地方——墨江县中队。  相似文献   

19.
周晓葵 《兵团建设》2009,(24):21-21
杨钦东是农七师126团2连的一名职工。2003年,他从河南省来到126团2连。刚来时,由于没有资金承包土地。他就给其他职工打工、代管地,农忙的时候拾棉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名为《财富人生》的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青年企业家。当节目快结束时,主持人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事业成功的最关键是什么?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述了一个故事:十二年前,有一个小伙在法国过着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他发现当地的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抽查都非常少。他精确地估算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从此之后,他便经常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