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1999年7月李登辉抛出臭名昭著的“两国论”后,2000年4月吕秀莲又鼓吹“台湾的主权是独立的”,台湾与大陆是“远亲近邻”的关系,“两个华人的国家”,这些数典忘祖的分裂行径,理所当然遭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痛斥。中国人民在同李登辉、吕秀莲之流背叛民族,分裂祖国的罪恶企图进行坚决斗争,继续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同时,也对新中国  相似文献   

2.
8月11日,陈水扁和李登辉同时参加了“台湾团结联盟”成立一周年大会。李登辉在会上发表演说,全力推动“台湾正名”,主张今后更广泛使用“台湾”名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的“中国”有所区别。另据消息,台湾“外交部”人员表示,台湾已经联合有邦交的国家,以“中华民国(台湾)”的名义再次申请加入联合国,企图进一步分裂中国。  相似文献   

3.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借接受国外媒体采访之机,公然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把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定位于“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抛出所谓的“两国论”。这表明李登辉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极其险的一步,对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李登辉的分裂行  相似文献   

4.
1995年6月以来,由于李登辉访美,使得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变得再度紧张。李登辉为何这样张狂?台湾的“国防预算”、武器装备、三军实力究竟如何?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峡风云录》中有一篇《祖国大陆有能力封锁台湾吗?》详细分析了两岸对抗局势及可能发生的前景,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5.
“公有制形式多样化会不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 “允许企业破产,下岗的人增多,会不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少民兵对党的十五大制定的政策产生了许多疑问。 “现在挣钱发财才是正事,当民兵有啥搞头?”“要裁军50万,正规军都多了,还要民兵干啥?”……一些民兵对民兵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如此的怀疑。  相似文献   

6.
应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7月16日晚启程前往美国访问。他是近年来访问美国的中国军队最高将领。此间分析人士认为,郭伯雄此次访问标志着中美军事关系自2001年撞机事件以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钱利华将军说:“郭伯雄副主席此次访美是今年中国军事外交最重要的行动。”此次访问旨在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在发展两军关系方面达成的重要共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友谊,加强合作,推动两军关系深入发展。据介绍,郭伯雄访美期间将与拉姆斯菲尔德就国际和地区安全、两军关系以…  相似文献   

7.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借接受国外媒体采访之机,公然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把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定位于“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抛出所谓的“两国论”。这表明李登辉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极其危险的一步,对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李登辉的分裂行径,中国政府和  相似文献   

8.
2002年3月9日下午,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乘飞机抵达佛罗里达州,参加由“美台商业协会”举办的“2002年美台防御高峰会”。该次会议为期3天,从3月10日开始至12日结束。在这次“美台峰会”中,汤曜明以台湾“国防政策”以及台军的军备采购原则、程序、“国防二法”的理念等主题发表演说。汤曜明以台湾“国防部长”的身份访问美国,是自1979年台美断交30年来,也是继蒋经国任“国防部长”时访美后,首位能“专程赴美”访问的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在美国访问期间,与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举行了密谈。  相似文献   

9.
声音     
《环球军事》2013,(6):5-5
“我们认为,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也是有关各方的共同责任。”——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月6日说,中方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核试作出必要、适度反应。“我们不希望发生战争。我们准备和平地进行谈判。但是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所有选项都在考虑之中。”——美国副总统拜登3月4日对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亲以色列游说团体发表演讲称,美国总统奥巴马誓言阻止伊朗获取核武器不是在“虚张声势”。  相似文献   

10.
《兵团建设》2005,(12):26-26
11月19日至21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进行了他任内的第3次中国之行,这是一次举世关注的中美元首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进一步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提出五点建议,布什总统表示赞同,并表示欢迎中国经济对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中美关系随着这次布什访华以及暂定的“明年早些时候”胡锦涛访美,渐入佳境。请看本刊根据《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的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2000,(1):16-19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日前在互联网上公布了利用“CORONA”、“SPIN-Ⅱ”及“IKONOS”等三颗卫星所拍摄的中国东南沿海军用机场和军事设施的高清晰度照片,同时公布了一些军事资讯。同时,网站也公布了台湾各军事机场卫星照片。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在其网站公布的一份新闻简报中说,该组织将在5月12日与美国国防情报中心联合公布中国在台湾对岸的空军基地高清晰度卫星照片。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11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坚决反对利用有关军事资讯问题进一步制造台湾紧张局势。她说,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有人想利用此问题,…  相似文献   

12.
鲁隽  国海 《当代海军》2000,(1):17-18
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航迹几乎划过了地球的每一片海域,他们开着航母参加了多次战争,用弱小国家无法比拟的军事优势写下一页页罪恶的历史。在新中国迎来50年华诞的时候,台湾李登辉的“两国论”再度狂噪。这本是中国内政,但发人深思的是,就在当年8月,美国“小鹰”、“星座”号航母却再次抵近中国海域,并与韩国联合于8月16日开始举行  相似文献   

13.
9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防部已经起草并提交了新版《联合核作战条令》草案。该草案在核武器使用原则和程序方面与以前的版本有所不同。它允许作战指挥官在获得总统授权的情况下,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或恐怖主义分子集团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同时还允许使用核武器“先发制人”地摧毁敌人的核、生、化武器库。该草案一经报道,立即引起强烈反响。世界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探讨美国的核政策。美国一些战略学家和军控问题专家也从核武器使用、发展以及防扩散的角度发表评论,分析该文件带来的影响.美国修订新版《联合核作战条令》,并企图把核武器作为“先发制人”的手段,这一动  相似文献   

14.
1974年4月13日,美国《新共和国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声称美国当时最新式的E-3预警机只是一种空想,其作用也完全是夸大其词,会白白地让纳税人的血汗钱流入国防承包商腰包。同时,当时的试验也不太成功,好在那篇文章的标题说了句颇具哲理的话:“AWACS:这种飞机永远不会消亡!”的确,经过25年的风风雨雨,E-3成了美国军事力量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1973年8月苏修分导式多弹头试验成功后,尤其是在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美帝核战略政策又发生了变化。1974年1月10日,施莱辛格同一批记者谈话时强调指出,美国的核战略有了改变,他说,美国的洲际导弹正在重新确定目标;,以便对潜在敌人作出“对付军事力量”的抉择。他认为,通过大规模袭击苏联城市来实现“有把握摧毁”的理论不应是美国指挥当局所能有的唯一的选择。但是,对居民发动一次大规摸的袭击仍是核威慑政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豫夫 《当代海军》2008,(9):60-63
近日,台北地方法院再次审理台湾海军“拉法叶”级导弹护卫舰采购弊案,并传唤了前“总统”李登辉、前“行政院长”郝柏村,以及多位曾任参谋总长、总司令的高阶将领等22名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其中,李登辉、郝柏村传讯日期为5月19日,刚好是陈水扁在任上的最后一天,也是马英九就任前夕。消息一出,在岛内引起强烈反应。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与南海各国的领土争端(尤其是中菲领土争端)问题上,美国当前的干预力度越来越大。2013年8月,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在访问菲律宾时称,美菲同盟是“该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石”。2014年4月28日,美菲两国签署防务合作协议,允许美军使用菲律宾军事基地部署海上力量。另外,美国还将加大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力度。2014年,美国已经为菲律宾提供了5000美元的军事援助,这是2013年援助金额的两倍。同时,美海军在菲律宾周边海域活动的次数也不断增加。根据路透社的消息,2013年美国海军在该海域进行了149次访问,而2012年仅为68次。尽管菲律宾领导人·再坚称,防务合作协定不会同意美军在菲的“永久存在”,但如此频繁的访问与永久存在的差别其实并不大。  相似文献   

18.
李登辉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上。李登辉终于完全撕下了“追求国家统一”的伪装,彻底暴露了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真实面目。李登辉何许人也?综观其上台以来的言行,人们不难看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分裂祖国的本质立场。1990年,他刚上台以及以后一段时间里,就支持岛内“台独”势力的活动,流露出“台独”的意向。为此,遭到台湾国民党政府和军界高层一些人士的抨击,并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控。李登辉为保住“总统”宝座,对其“台独”言行不得不有所收敛。于是大搞两面派手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即将过去,在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上只剩下台湾问题没有解决,这不能不令人深感遗憾。尤其是1999年7月9日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公开亮出“台独”主张之后,更使这一问题的解决增加了变数,形势扑朔迷离,变化多端,给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在香港、澳门回归之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更是当前中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政府统一台湾政策的迁延 所谓台湾问题就是台湾回归祖国大陆,反对分裂,统一在一个中国之下的问题。而解决台湾问题的目标和政策及实现手段是经过几个阶段不断演变的。 第一个阶段:从…  相似文献   

20.
1947年美蒋对日政策战略转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到1947年,在对日问题上,麦克阿瑟总部所采取的政策一直是“防止”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复活。但1947年,美国一改对日本的压制,开始对日本的扶持,以便把日本作为“反共”堡垒。具体措施有:允许日本财阀、法西斯团体、地方势力存在,镇压日本人民的民主运动,取消赔偿计划,保存日本军事工业,重新武装日本,成立7.5万人的自卫队等。有趣的是,美国扶持的对象是二战中美国的敌人———日本法西斯的旧人(除反美的极右翼主义分子之外)。蒋介石随后在对日政策上,也发生了与美一致的转变。许多二战日本战犯被减刑、释放,有的甚至以后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