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一直是巴以冲突的焦点之一。作为以色列修建定居点的积极倡导者、加沙地带定居点的创建者,以色列总理沙龙2月2日在接受以《国土报》专访时表示,他已下令制定拆除位于加沙地带全部17个犹太人定居点的计划。沙龙在专访中称:“制定这项计划的出发点是,未来的加沙地带将没有一个犹太人居住。”2月4日,沙龙又表示,他支持就拆除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  相似文献   

2.
巴勒斯坦位于地中海东岸,靠近苏伊士运河,扼亚欧非三大洲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是大国角逐之地。公元前12~11世纪,犹太人进入该地区并建立了国家。此后,该地区屡遭周围大国侵占,几经变迁。公元1世纪前后,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散到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以后,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绝大部分居民为阿拉伯人。16世纪后,巴勒斯坦又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19世纪末,流散于欧洲的犹太人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主张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这一运动受到英国的支持。在英国被委任统治巴勒斯坦期间(1922~1948年),大批犹太人迁入巴勒斯坦。阿犹之间的矛盾冲突随之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情报官员和军事技术专家们,对以色列是否拥有核武器进行了种种揣测和判断,有的人认为就以色列这个仅有500万人口、2万平方公里狭小国土的国家,其有限的资源、经济和工业技术基础水平来说,不可能拥有了核武器;有的人则认为以色列这个国家有三大优势:一是国外同族人的经济技术支援,仅美国的大富翁就有近一半是犹太人,是以色列经济资源的有力支持者;二是犹太人的智慧在世界上有目共睹,世界上有许多杰出的科技人员是犹太人,如爱因斯坦等;三是长期以来美国是以色列的大后台,美国这个核大国对以色列是否有核技术上的某些帮助,或者巧妙地示意发展核武器某些方面的技术秘密,不是没有可能性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相似文献   

4.
巴以争端中同样棘手的问题之一是犹太人定居问题。犹太人定居点的存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现在所说的定居点主要是指以色列在其公认边界外建立的定居点。本文的定居点仅限于探讨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含东耶路撒冷)建立的定居点。  相似文献   

5.
战时重庆     
邓霞 《环球军事》2014,(12):71-71
德裔犹太人卡佛岗一家为逃避德国纳粹迫害,1939年在接连被英、法、荷兰等国拒绝入境后,过境苏联到达乌鲁木齐,1940年转机到达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本书讲述了他从16岁到27岁,在重庆度过人生中最重要阶段的故事。据研究,二战期间犹太人到中国来,主要是在上海,少数一部分人到了天津、哈尔滨,但犹太人在中国内地、大后方生活的记录几乎没有,卡佛岗一家在重庆的生活经历显得尤为特别。  相似文献   

6.
正只要你有心向学,什么地方都可以叫大学,比如,一家旧书店,一本书,一个码头。有人从美国人埃里克·霍弗的经历中,得出这个结论。霍弗创造了一个奇迹。什么奇迹?他为自己制造了—顶新帽子——码头工人哲学家。霍弗的双亲是从德国移民美国的犹太人,父亲是木匠。七岁时,霍弗的眼睛莫名其妙地瞎了,因此没有受过正  相似文献   

7.
重庆国民政府曾计划安置逃亡犹太人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又掀起了新的一轮排犹浪潮,欧洲犹太人纷纷出逃。1939年2月17日,时任重庆国民政府立法院长的孙科提议在中国西南边区划定寄居区域,以安置逃亡来华的犹太难民。3月7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  相似文献   

8.
刘焕松 《环球军事》2004,(21):58-61
大卫与歌利亚是《圣经》里的两个人物。野蛮人在巨人歌利亚的率领下所向披靡,令众多犹太人束手无策。小男孩大卫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竟然用一块鹅卵石便击倒了巨人歌利亚,于是犹太人军队大获全胜。大卫与歌利亚之间的较量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蚍蜉撼大树"。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上海的纳粹魔影二战期间,在纳粹德国惨无人道的驱迫下,大量犹太难民涌入上海。德国纳粹分子追踪而至,他们以驻沪总领事博尔歇斯博士为首,从事反犹和反美宣传活动。1942年7月,纳粹曾企图对上海犹太人实施“灭绝”计划。其“灭绝”方案有三:一是将犹太人...  相似文献   

10.
苏立  胡生 《宁夏科技》2002,(4):20-24
地处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犹太人本是同胞兄弟姊妹,原来的祖先都是闪族人。据考证,巴勒斯坦地区最早的原始居民是闪族人中的迦南人。公元前约4000年,阿拉伯半岛游牧部落中闪族人的另一支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迦南人也就是希伯莱人迁移到巴勒斯坦与原来的迦南人共处一个地区。巴勒斯坦原来的迦南人与后来的迦南人产生了矛盾,多次发生流血冲突。不久,希伯莱人又迁到尼罗河流域定居。  相似文献   

11.
在后人心目中,二战时期犹太人几乎都是受难者形象。鲜为人知的是,有这样一群被称为"里奇小子"的青年犹太人,他们有幸逃脱纳粹迫害的魔爪,却因为特殊的原因重返欧陆,直面血腥的战争,并最终作为胜利者走进昔日的家园。在诺曼底滩头展开的6个美军师中,都有"里奇小子"组成的特别小分队。  相似文献   

12.
许准 《军事历史》2006,(9):14-19
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像中东地区这样动荡不安、战争频仍。曾是古代文明摇篮的中东,充满了刀光剑影。本是热爱和平的中东人民,充斥着敌视仇怨。古老的中东大地尸堆成山,血流成河。人们不禁要问,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是如何结怨的?犹太民族为什么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谁是巴勒斯坦人?他们原先的家园在哪里?他们后来又是怎样沦为难民的?巴勒斯坦——这正是引起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具津分析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供需矛盾的四种表现,即“总量差”——需求总量与供给总量的差异;“结构差”——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差异;“时限差”——需求的时限要求与供给的时限要求的差异;“技术差”——作战装备的技术水平与保障装备技术水平的差异。认为要缓解高技求局部战争的供需矛盾,必须着力缩小“四差”。  相似文献   

14.
乘坐防弹车上学 在以色列1967年通过战争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等阿拉伯领土上,有大大小小145个犹太人定居点,生活着近21万名犹太定居者。由于犹太定居者是生活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公开宣布定居点和定居者都是他们打击的“合法目标”。这些“合法目标”中自然也包括生活在定居点里的孩子。自巴以爆发暴力冲突以来,已有3名定居点的孩子——两名14岁的少年、一名只有10个月大的女婴丧生。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免遭纳粹迫害,有38位犹太人在乌克兰的一个洞穴里躲藏了将近一年,直到纳粹溃败的一天……  相似文献   

16.
《自控系统可靠性理论基础》本书是一本经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批准、于1984年出版、供自动化和遥控技术专业及与其相近专业的大学生使用的教材。全书共分8章:第一章——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定义和特征量;第二章——自控系统无储备设备的可靠性计算方法;第三章——自控系统有储备设备的可靠性计算方法;第四章——有冗余的自控系统的可靠性计算方法;第五章——自控系统的技术诊断方法;第六章——可靠性试验计划的拟制及结果处理;第七章——自控系统的使用可靠  相似文献   

17.
赵同华 《政工学刊》2013,(12):61-61
犹太民族的聪慧是世人皆知的,犹太人所获诺贝尔奖的数量也令我们吃惊。据统计,从1901年到2013年的一百多年间,全世界获诺贝尔奖的共有700多人,其中犹太人就有171位,占获奖总人数的20%以上。要知道,犹太民族所占世界人口的比例还不到0.3%。不仅如此,他们在社会许多领域中不乏杰出人物,如马克思、爱因斯坦、维特根斯坦、弗洛伊德、伯恩斯坦、马斯洛、毕加索、卡夫卡等。为什么在犹太民族中频频出现这么多的大师级人物呢?根本原因是犹太民族特别重视学习和教育。  相似文献   

18.
绿色幽默     
起誓美军值班时不允许玩牌,但天黑后,三个老兵(一个天主教徒、一个新教徒和一个犹太人)偷偷地玩了起来。结果丢了弹药,被告到司令部。天主教徒说:“我向圣母玛丽亚起誓,我没玩牌!”新教徒也向马丁·路德起誓,说他也没玩。最后轮到犹太人了。他一时想不起该向谁起誓,便灵机一动,说。“将军,我一个人能玩牌吗?”和军医打赌每个健康的小伙子都要服兵役,可是约翰从来没入过伍。一位军官问他:“你,身强力壮的,怎么不为国家履行义务呢?”“我自己也正在纳闷呢!”约翰回答说,“每一次征兵体格检查,我都向军医说我没病,还掏出大把钞票和他打赌,但是…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主要情报机构摩萨德的特工向来以精悍多能著称于世。在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犹太人丹尼尔·珀尔遭绑架杀害后,以色列总理沙龙曾召见对外情报机构摩萨德负责人埃夫拉·哈勒维,给他下达了明确的指示。这个命令就是抓捕杀害丹尼尔·珀尔的凶手。 丹尼尔·珀尔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被认为是美国人。实际上,他虽然出生于新泽西,但父母却是20世纪60年代移民到美国的以色列人。当他被巴基斯坦的某个伊斯兰组织劫持并有希望获释时,珀尔一家曾费尽心机不让媒体透露他的犹太人和以色列公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环球军事》2013,(10):5-5
“中方在停建定居点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中方反对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等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兴建犹太人定居点,敦促以方采取切实措施消除和谈障碍,为重建巴以互信、尽早重启和谈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