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舰载雷达有源标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舰载雷达进行准确、快速标校,讨论应用有源标进行舰载雷达标校的方法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给出了相关数学模型及公式,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应用该方法能够同时对舰艇上安装于不同位置的多部雷达进行标校。该方法已在某型舰艇两部雷达标校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有源相控阵雷达是一种致力于达到真正多功能的雷达系统,它适应环境和实时安排任务先后次序的能力,使它在对付目前威胁和未来威胁方面所具有的作战性能水平,要远高于普通雷达所能达到的水平。经过多年的开发研究,这种多功能雷达系统已在多个国家的多艘舰艇上安装使用。  相似文献   

3.
雷达是现代舰艇的重要电子设备,是舰艇武器的“眼睛”。普通的舰载雷达系统一般由一台雷达执行一种任务,为完成搜索、导航、警戒、制导等工作,舰上一般装载有多部雷达。这些雷达有各自的发射机、接收机,采用机械扫描式反射器天线,目标更新速率慢,电磁干扰严重。  相似文献   

4.
舰艇隐身对反舰导弹末制导 雷达目标截获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法国海军的拉菲特级隐身舰为典型对象,就水面舰艇目前的隐身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和计算了典型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对隐身舰艇的检测概率和理想状态下对隐身舰艇的截获概率。指出在反舰导弹的攻击过程中,如果能够保证末制导雷达对目标的多次捕捉,舰艇隐身的效果将被抵销;隐身舰艇利用电子干扰产生假目标将可以抑制末制导雷达对真实目标的捕捉。因此,反舰导弹及其末制导雷达要对付舰艇隐身,其关键不是采用新体制雷达来提高检测能力,而在于提高现体制末制导雷达的目标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舰艇雷达隐身的原理和方法,论述了舰艇外形对雷达散射截面的影响,提出了建立舰艇雷达散射截面预估程序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正水面舰艇得到较快多样发展在世界水面舰艇发展中,除了航空母舰外,其他水面舰艇发展也受到海上强国的重视。其中,驱逐舰、两栖战舰和其他一些水面战舰得到较快发展。宙斯盾驱逐舰作战效能不断提高宙斯盾战舰是安装了美制宙斯盾相控阵雷达系统的防空型驱逐舰的统称。宙斯盾战舰的核心是"宙斯盾"作战系统,是美国海军为满足舰载防空系  相似文献   

7.
舰艇的摇摆与摇摆角度测量误差和角速度测量误差会引起雷达对目标观测的偏差,进而对雷达的目标跟踪精度产生影响.针对此类问题,从误差产生的根源上进行分析,由舰艇摇摆模型建立起了目标观测误差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舰艇摇摆对雷达目标观测造成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对目标跟踪精度的影响,所得结论具有一定工程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舰艇基线及DGPS的雷达实时标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载雷达标校真值测量困难、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舰艇基线数据和高精度差分GPS测量信息进行基线修正、坐标变换,实时计算雷达真值并标校的方法,给出了真值计算模型。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真值精度高,使用方便、快捷,不受环境制约,且可同时对多部舰载雷达进行标校,有效提高了舰载雷达标校效率。  相似文献   

9.
李一蓓 《宁夏科技》2001,(10):60-63
翻开一战、二战时期拍摄的舰艇照片可以发现,一些舰艇的舰身被涂上了各种不规则的保护色,甚至一些舰艇在船体侧面画上舰艇正面图章。这种伪装就是早期的隐身技术,其目的是为了隐真示假.致敌误判。与潜艇不同,水面舰艇完全暴露在雷达、红外辐射、噪声辐射、可见光辐射、自身电磁辐射等面前.它被各种侦测设备发现的概率.以及被各种精确制导武器跟踪和命中的概率要比潜艇高得多,因此,只有具备隐身性能的水面舰艇才可能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更有效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水面舰艇面临着日趋严重的雷达与反舰导弹的威胁。为了有效对抗这种威胁,大力发展舰载雷达对抗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舰载雷达对抗技术及设备主要包括舰艇雷达隐身、雷达侦察告警、敌我识别、有源干扰机和一次性干扰装置等等。  相似文献   

11.
DRS技术公司从美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NAVSEA)获得了一份初始金额为 770万美元,潜在金额将达到2400万美元的合同,为美海军新建造的DDG-51“伯克”级,“宙斯盾”舰提供AN/SPS-67(V)3水面搜索雷达系统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支持和安装工具包。AN/SPS-67雷达可能还将装备到新建的航母和两栖舰上,如果所有选项都执行的话,合同将延续到2006年。 目前,包括这次合同签订的雷达在内,美海军的DDG-51“伯克”级“宙斯盾”舰和西班牙海军的F-100级护卫舰共装备、订购了30多套AN/SPS-67雷达系统。该雷达是舰艇综合作战系统的一部分。AN/SPS-…  相似文献   

12.
隐身技术在舰艇上的应用,早在二战末期就开始了。当时的纳粹德国研制出了一种名叫“扫烟突者”的新式武器,是最早在舰艇上采用不反射电磁波涂料,使敌方雷达接收不到电磁波反射无法侦察的“隐形”舰艇。但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种涂料仅能对某一波长的雷达有效,这种“隐形”效果也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舰艇姿态对雷达测量误差的影响,分析了雷达测量过程中引入舰艇姿态误差的机理.。采用对误差传递过程进行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包含舰艇姿态因素的雷达测量误差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了舰艇姿态角误差对雷达测量目标距离、方位角和高低角误差的不同影响,得出雷达测距误差不受姿态角误差影响,方位角误差与艏向角误差呈线性关系,高低角误差受纵摇角与横摇角误差影响,并随目标方位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结论。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据有线新闻网2月19日报道,瑞典已经开发出雷达无法探测的舰艇“维斯比”级轻护舰,并将其称为世界上首艘全隐身作战舰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军用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海上舰艇面临着日趋严重的雷达与光电等威胁。各种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如雷达、激光告警设备、红外侦察设备和声呐等相继问世且及其有效,而采用多种先进制导技术的高速反舰导弹又能以高精度使现代化的战舰防小防胜。要提高现代舰船的生存能力,就必须降低目标被探测、发现和摧毁的概率。因此,一种全新的舰艇样式——隐身舰艇应运而生。它通过改变舰船自身的物理特性,以求降低被敌发现的可能性及被敌反舰导弹命中的概率。目前,隐身舰艇已成为世界各国舰艇发展的主流,有的已经开始服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战争由陆地扩展到水上,人类开始建造战船,并逐步形成了专业的军用舰艇生产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能够建造军用舰艇的国家和地区有40个以上,主要军用舰艇生产企业有300多家,舰艇的种类多、数量大。90年代后,随着以美、苏为旨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结束,军用舰艇的需求减少,冷战时期形成的军用舰艇建造生产能力明显过剩。为了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世界舰船工业进入了新的调整时期。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舰载雷达对抗侦察装备部署过程中的性能改变问题,通过建模与仿真分析了安装环境对电子侦察比幅测向精度的影响。首先,建立了侦察天线在舰艇上的安装位置模型,采用电磁场分析软件仿真了反射信号存在区域及其引起的侦察天线方向图畸变;然后,通过半实物仿真方式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对比测试,确认了反射影响程度,分析了反射信号对比幅测向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安装环境中存在反射信号时,会造成舰载雷达对抗侦察装备测向性能下降,并且随反射影响程度的变化而变化。所得结论可为舰载电子对抗装备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军170、171号导弹驱逐舰继去年中俄军演中168号驱逐舰正式亮相后,众望所归的170、171舰终于在今年底掀开了面纱,这是业洲第一级自行研发的“宙斯盾”驱逐舰,也是我海军在主战舰艇上安装垂直发射系统和固定式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首次尝试。她的出现使我海军编队防空能力获得了质的飞跃。关注指数  相似文献   

19.
舰载软硬杀伤武器一体化的必要性目前,水面舰艇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反舰导弹威胁。反舰导弹可从空中、岸上、舰上和水下不同的场合发射,其制导方式有雷达制导、红外制导、雷达/红外复合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等等。装备各种不同反舰导弹的国家已有70多个,反舰导弹已发展到第四代。今天的反舰导弹已具有很高的精度,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卫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舰艇编队雷达协同探测系统作战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池的雷达协同探测系统资源管控策略,通过建立系统资源池,实现舰艇编队各雷达探测节点的自组织管理以及系统资源的统一调度;并通过遗传算法选取最佳的资源调度方案,在提升雷达探测性能的同时,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