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九汉 《国防》2007,(3):45-47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实行军地双重领导,是我国武装力量体制的一个突出特征.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预备役官兵为主体的武装力量,必须认真落实军地双重领导制度.地方各级政府与军事机关要自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形成强大合力,努力抓好预备役部队建设.  相似文献   

2.
《国防》1999,(11)
武装力量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对象。加强现役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其国防观念,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加快国防教育立法步伐,依法规范武装力量的国防教育,对于增强现役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观念,使之忠实履行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加强政治教育是确保国家武装力量“不变质、打得赢”的重要手段。为提高政治教育的成效,对不同性质的武装力量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其政治教育必须军地共抓。地方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走出抓武装力量政治教育是军队职责的误区,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地方军事机关、预备役部队首长机关共同组织实施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教育。为更好地把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军地双方应有明确的分工,以免推诿扯皮。通常,民兵、预备役部队集中为“兵”期间,其政治教育主要由当地军事机关…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联邦建立武装力量后,对苏联时期的预备役制度进行了调整。目前,俄罗斯联邦的预备役部队没有固定的员额, 军队中也没有成建制的预备役部队。预备役人员平时不执行现役任务,仅在动员时补充部队。俄罗斯预备役人员约为550- 600万人,是现役人数的3-4倍。俄罗斯  相似文献   

5.
伴随改革开放的雄健步伐,1983年,我国武装力量体制中诞生了一支新型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军地各级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官兵的艰苦奋斗,我军预备役部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各项建设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武装力量,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组成,通常包括常备军、预备役部队、武装警察部队和群众武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无论中外,武装力量都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行内外政  相似文献   

7.
美国从其战略需要出发,调整武装力量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视预备役部队建设,并力求突出质量、减少数量,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整体效益。借鉴美国预备役部队建设经验,我军预备役建设应该遵循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协调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优化预备役部队动员体制,着力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8.
郑治栋 《国防》2008,(2):28-31
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对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提出要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  相似文献   

9.
民兵、预备役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党中央、中央军委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以民兵、预备役为主体的人民武装力量建设,强调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自觉适应战争发展的新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尤其是民兵预备役人员应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充分认识民兵预备役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特有优势民兵预备役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  相似文献   

11.
钱树根 《国防》2002,(1):4-7
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肩负着保卫  相似文献   

12.
美军预备役部队是美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扩充现役部队的首要来源,也是平时保卫美国本土安全的重要力量。美军在1970年提出了“总体力量政策”,谋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将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的作战能力和人员实力合为一体,形成一体化作战力量。并在几场战争中充分检验和证实了其建设成果,展示了预备役部队强大的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智 《国防》2005,(4):29-30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压缩现役部队规模,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作为推进新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选择,我国也确立了“建设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针。而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重点就是要按照武装力量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作战能力建设。因为,民兵是国家“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战时首批动员对象。实行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建立民兵组织和组建预备役部队,是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  相似文献   

14.
预备役部队的训练是武装力量训练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军事训练为中心,以战斗力为标准”是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尽快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主要途径。 (一)坚持按纲施训,提高训练质量。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要严格按照《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与考  相似文献   

15.
杨国光 《国防》2005,(7):39-40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是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与之相适应,必须实行国家武装力量一体化建设。而现役部队防空力量和民兵、预备役部队防空力量自身的一体化建设,又是实现整个国家武装力量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本文仅就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防空力量一体化建设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民兵、预备役部队防空力量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民兵、预备役部队防空力量一体化建设涉及军地诸多部门,需要投入大量人、财、物。只有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真正搞好。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可能担负的任务,以及我国国情、军情,我认为,民兵、预备役部队防空力量…  相似文献   

16.
全国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会议26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主持会议。徐才厚指出,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预备役部队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建立了一支逐步走上正规的预备役军官队伍。提高预备役军官队伍素质,是加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的治本之举。要解决素质不高的问题,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解决思想认识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增强提高预备役军富队伍素质的责任感使命感。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  相似文献   

18.
国防后备力量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安全.保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特别是深化企业改革中的民兵、预备役工作,江泽民同志历来十分重视。早在1988年3月,在他担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时,就曾针对当时民兵、预备役  相似文献   

19.
刘沈扬 《国防》2010,(11):32-34
抢险救灾,是民兵预备役系统的重要职责,也是后备力量的优良传统。《国防法》明确,我国武装力量担负着“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任务。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急人民之所急、帮人民之所需、解人民之所难,积极参加抢险救灾行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蒋崇安 《国防》2008,(4):10-12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这一重要战略部署,抓住了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带根本性、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指明了方向。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卫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