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网络的指挥控制协同性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中心作战是通过部队网络化而实现的军事行动,网络化作战行动的评估需要新的模型和测量方法,以便获取基于信息优势对改进后的指挥和控制的效果.在借鉴美军经验的基础上,从信息的角度区分了网络中心作战信息栅格运作的方式,运用图论、复杂性理论和性能评估理论等方法,建立了作为信息处理系统的指挥控制网络的结构、预期延迟时间、协同影响、复杂性和有效期望等待时间模型,以及作为指挥控制系统的指挥控制网络的节点决策和网络决策效能模型,是对网络中心作战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信息化作战中指挥控制关键因素,提出改进作战指挥体制的对策措施,采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对协同决策的结构、参与者和信息反馈关系等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协同决策模型并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增加指挥控制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可以有效提升协同决策的效率,为建立协同决策指挥控制体制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提高航母编队防空作战效能的问题,运用决策树方法分析航母编队防空作战指挥网是一种新方法。先分析航母编队的指挥机构,分析决策群指、作战平台与任务之间的关系。描述了编队协同网和编队指挥关系网,建立了编队指挥关系网的数学模型,采用决策树方法求解该数学模型,给出了编队指挥关系网的设计算法,通过实例分析了算法的计算过程,对结果进行输出。结论:预警机与远程巡逻机战术群是指挥关系网的最高决策点。这些工作为设计和优化航母编队舰机协同防空作战指挥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快捷灵活、稳定可靠的信息协同,是战场态势实时感知、指挥决策高效联动、交战打击精确协同的重要保证.采用信息流图方式,对比研究了集中协同、递阶协同和网络协同3种作战信息协同策略,基于动态多主体非线性耦合方法,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协同动力学模型,研究建立了作战信息协同的可靠性、可信度、信息质量、一致性4个度量模型.最后,以空中进攻作战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集中协同策略的可信度最高,递阶协同策略的一致性最强,网络协同策略的可靠性和信息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舰机协同反潜的典型有利态势,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首先,依据敌我探测距离、攻击距离的对比,提出了舰机协同反潜有利态势的判断原则;其次,利用该判断原则对三种典型对抗条件下的战场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了各种对抗条件下的有利态势;最后,分析了有利态势对作战指挥决策的重要作用,初步提出了基于有利态势的作战指挥决策流程。为进一步研究基于有利态势的舰机协同攻潜辅助决策方案生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作战指挥角度分析了数字化军队对军事地理信息系统 (MGIS)的需要。以开放的地理数据模型 (OGM)组织数据 ,并融入计算机网络、数据仓库、软件重用和智能决策支持等技术的最新发展 ,设计出具有一定智能的、基于网络的适于部队数字化建设和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指挥需要的MGIS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体化网络中心战下各参与方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的异构性、自治性、多样性等特点给联合协同作战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任务驱动的一体化作战指挥信息系统高效协同技术。以作战目标为导向将各作战力量和资源按需聚合和自主协同,引入自主个体、虚拟任务共同体和虚拟任务执行体,构建一体化虚拟作战指挥环境,为各作战单位提供高效、协同、透明的一体化服务。分别从核心元素、系统框架分别介绍高效协同体系结构,结合陆军合成营指挥信息系统案例对高效协同技术各组成部分进行深入分析,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TSP算法的防空作战火力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神经网络TSP算法建立了防空作战火力分配模型,并通过在计算机上仿真运行了实例,优化了火力分配方案.这是对解决防空作战火力分配问题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同时也对防空作战指挥决策和理论研究以及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海上编队一体化作战需求为牵引,以提升编队整体指挥决策效能为目的,在系统地分析了编队指挥决策的协同与协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编队一体化协作指挥决策的概念,并探讨了协作的一体化、指挥决策过程的一体化及元决策与指挥决策的一体化,对进一步研究编队一体化协作指挥决策过程和面向协作的辅助决策技术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空战决策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根据编队协同空战的决策特点和需求,应用时态分支逻辑CTL*建立了协同空战指挥决策可能世界的语义.应用时态逻辑和模态逻辑建立了基于信念(Belief)、愿望(Desire)、责任(Obligation)、战术作战意图(Tactical Intention)BDOTI结构的机载空战指挥决策的逻辑框架.并设计了一个BDOTI解释器对空战指挥决策的全过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1.
生物计算机的运用有利于形成新的指挥体制生物计算机智能化功能及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帮助指挥官实时决策、实时指挥。生物计算机的微型化、低成本趋势,不仅使指挥中心、网络节点,而且使每件武器、每个士兵都可能拥有计算机,“整个战场就像一个计算机太平台”。这样就可以使更多的作战单元进入同一个信息流动层,充分发挥横向网络作用。不  相似文献   

12.
信息作战指挥协同流程是影响其作战效能的重要因素。研究了信息作战指挥协同的基本内容,设计了信息作战指挥协同流程的框架,建立了基于Petri网的信息作战指挥协同流程模型,并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了模型的可用性、状态可达性、信息利用率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使用Petri网方法对信息作战指挥协同流程建模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指挥决策领域普遍存在的决策方法单一、决策信息过时、决策方案难以反映作战需求的不足,结合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以决策信息的实时获取为源头,以实现指挥员的分布式协同决策和人机一体化共商决策为手段,综合集成各种作战信息终端和指挥系统,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数据驱动式指挥决策系统建设方案。并在分析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功能结构,探讨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为支持信息化战争中指挥决策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要地防空指挥决策体系结构开展研究。首先,对战术单位级指挥决策功能进行分析,并给出防空指挥决策功能结构;引入多Agent系统概念定义TCA、FCA、OA三类作战智能体,建立基于多Agent的指挥决策模型并设计给出FCA的详细结构,结合集中式和分布式指挥决策体系的优点,提出有限集中指挥下的火力单元协同决策体系结构;最后,采用NetLogo平台设计实现指挥决策体系拓扑结构,验证了所建立体系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美军大力推进发展联合全域作战(joint all-domain operation,JADO)和联合全域指挥控制(joint all-domain command and control,JADC2),以此实现所有作战域下所有作战力量的完全融合,在此过程中智能决策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联合全域指挥控制下的智能决策问题,梳理联合全域作战、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的发展历程,分析解构出实施智能化指挥决策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博弈论、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指挥辅助决策方法,即智能-博弈-优化一体化指挥决策方法,并给出了此方法的理论框架和功能设计,为实现联合全域作战智能化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立足于作战指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作战指挥协同要素,研究了信息作战指挥协同要素与指挥协同能力之间的映射关系,设计了信息作战指挥协同效能指标体系,利用基于中心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对各级指标进行灰色聚类评估。评估结果表明,针对查找信息作战指挥协同活动中存在的短板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未来空战的特点对有人/无人战斗机协同空战的作战模式及能力需求进行了研究.从信息链到武器链时空过渡的角度分析了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的作战优势;提出了两种典型的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方式,并给出了作战过程描述及功能结构分析;基于“观测-评估-决策-执行”指挥控制环分析了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的指挥控制流程;基于协同空战的任务需求提出各参与平台的能力需求.此研究对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军着眼于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作战,近日,在辽阔的大海上展开演兵场,把航空兵、潜艇、水面舰艇和两栖作战部队等多兵种捆绑在一起进行协同综合演练。演练按照作战任务需要,设置多种信息化条件下的复杂背景,利用现代化网络指挥乎台,训练各种新型战法。参演舰艇集群化指挥、海上超视距实弹攻击、舰机协同、舰艇抗击来袭导弹等演练科目,提高了各级指挥员对海上目标的识别、判断和快速决策能力,强化了参演部队对未来海上实战的认知和信息化条件下的对抗能力。舰艇海上  相似文献   

19.
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以支持决策者进行有效决策为目标的计算机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概况及其一般的框架结构,然后,着重讨论了作战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盛夏8月,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一顶大型作战指挥帐篷内,200多名将校军官端坐评判席,200多双挑剔的眼睛紧盯着屏幕。此时,新疆军区某工兵团首长机关作战指挥训练改革成果演示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地图判读、监控指挥、网络传递、网络协同……屏幕上一行行滚动的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