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环球防务     
美军探索新型动能拦截弹方案 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周刊》、《每日航宇》报道,美海军和陆军正在研究一种称为“质量矩导弹”(Mass Mo-ment Missile)的新型动能拦截弹方案。拟议中的这种拦截弹既可在大气层内拦截弹道导弹,也可在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其设计方案将比现有的动能拦截弹更简单、更便宜、飞行速度更高。 这种新型动能拦截弹将采用新的导弹控制途径,特征是重心稍偏离气动压力中心。导弹靠移动配重改变姿态,而不是使用传统的飞行控制装置。因此,拦截器的导引头常平架、弹翼、姿控与轨控推进系统和推力矢…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概念动能拦截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正在探索用于导弹防御的新概念动能拦截器技术,试图用一枚动能拦截弹携载大量的低成本微型动能拦截器,来解决目标识别和多目标(包括子母弹头)问题。这标志着美国利用动能拦截弹防御弹道导弹的战略将从“狙击步枪模式”向“霰弹猎枪模式”转移。  相似文献   

3.
2002年1月25日(北京时间1月26日),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与海军在太平洋上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海基中段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飞行试验,首次利用“标准-3”(SM-3)动能拦截弹,在大气层外拦截了一枚“白羊座”(Aries)弹道导弹靶弹。这是美国自2001年成功进行两次地基中段防  相似文献   

4.
反导动能拦截武器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动能拦截弹在弹道导弹防御中的应用,分助推段拦截、中段拦截、末段拦截对美国发展的动能拦截武器进行了详细说明。介绍了动能拦截弹的组成,给出了动能拦截器的关键技术,对动能拦截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动态     
美军部署首枚GMD拦截弹美国防部导弹防御局(MDA)在阿拉斯加的格里利堡部署了首枚地基中段防御(GMD)拦截弹,这枚波音公司研制的拦截弹被起重机吊放进发射井。到2005年年底,格里利堡将部署16枚GMD拦截弹。GMD系统由美军北方司令部负责指挥,具有防御有限的远程弹道导弹攻击的能力,由6个主要部分组成:①预警雷达,快速侦察敌方导弹的发射;②军用卫星,跟踪导弹飞行弹道、记录弹头与弹体分离的时间;③火控雷达;④拦截弹;⑤指挥控制中心,在指定时间内获得导弹袭击的情报并进行分析,做出可信的决策;⑥运载火箭,把拦截弹送上天,以拦截敌方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6.
动能拦截弹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美国动能拦截弹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美国是最先开发研究动能杀伤器和动能拦截弹技术的国家,现已部署地基拦截弹、标准-3导弹、爱国者先进能力3导弹,并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末段高层防御拦截弹也进入生产和部署阶段;正在开发的助推段拦截弹和多杀伤器技术也已取得很大进展.动能拦截弹已成为当前最先进、最有效的反导武器.  相似文献   

7.
美军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军全球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能在大气层内高空或大气层外拦截来袭的战术和战区弹道导弹。分析了THAAD系统的防护区域、拦截能力,以及机动能力和生存能力。阐述了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动能拦截弹、地基雷达(GBR)、指挥控制/作战管理与通信系统(C2BMC)的技术现状,并分析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段弹道飞行是各种导弹防御系统的研究重点,动能拦截器的发展已达到精细化、精确化的程度,对弹道导弹中段突防技术提出了挑战。针对动能拦截器的拦截与弹道导弹中段机动突防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拦截器-突防弹机动策略,在突防弹不机动情形下,分别研究拦截器拦截成功的策略以及突防弹机动情形下突防弹突防成功的策略。在拦截器和突防弹的速度矢量平面内构建攻防对抗模型,基于动力学原理和奇异摄动理论,使用两种不同的脱靶量计算公式,通过脱靶量确定拦截器和突防弹拦截成功或者突防成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机动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成功进行第五次洲际弹道导弹拦截试验美国国防部12月3日报道,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BMDO)宣布,当日美国成功进行洲际弹道导弹拦截试验。这次试验实际上是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现称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的第5次拦截试验,也是第3次取得成功。与第4次试验相比,这次试验的过程和系统组成完全相同,唯一区别是靶弹使用的助  相似文献   

10.
为了应付日益增长的非战略弹道导弹威胁,俄罗斯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反导弹和反飞机地空导弹系统———“安泰-2500”(Antey-2500)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拦截射程达2500km的战场和战区弹道导弹,也能防御各种类型的依靠空气动力飞行的目标和空气弹...  相似文献   

11.
针对点目标的战略防御问题,根据不同的作战想定设定单方向威胁的来袭目标和扇形威胁的来袭弹道导弹2种作战场景,对来袭的弹道导弹实施中段拦截。依据选定的拦截弹的特性以及来袭弹道导弹的特性,建立了拦截弹的空间杀伤区,以及对地面资产的防护区和防护角模型,并建立了2种场景防御体系下的武器阵地部署模型,并以综合拦截效能,对地面资产的防护角,以及部署费用等指标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具体的算例验证了部署模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对中段反导作战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世界上拥有弹道导弹的国家不断增多,其导弹数量、质量和技战术性能也正不断攀升。2006年,伊朗和朝鲜先后试射了中近程弹道导弹,促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大了弹道导弹防御体系构建的力度。"箭"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套试验性实战部署的高层反战术弹道导弹地空导弹系统,由以色列和美国联合研制,主要用于拦截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2007年2月11日,以色列和美国首次对其新改型的"箭2M4"导弹进行了成功的试验,仅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后,以色列和美国再次对改型拦截弹"箭2 M5"进行了飞行试验。虽然这次试验仅仅是一次性能验证试验,但却证明了"箭2 M5"拦截弹具有较强的导航能力,且成本降低了20%。一旦该弹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必将大幅提高以色列和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箭2"弹道导弹防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来袭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的问题,分析了中段拦截的交战过程,建立简化的拦截弹的弹道模型。将拦截剩余时间,迎击角和拦截时来袭导弹的速度作为优化指标,依据拦截弹的拦截高度和拦截斜距,选定拦截弹可能部署的位置区域,并采用网格划分方式对该区域进行均匀离散化处理。对不同位置下的拦截弹的射击有利度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对于已知来袭目标弹道轨迹时的拦截弹的最优部署位置。为构建中段反导防御体系和多层反导防御体系提供了一种量化的计算方法,对反导作战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2月3日,美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公布《导弹防御局2007财年预算估计概述》报告,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导弹防御计划在2005年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与部署计划等。2005年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进展在报告中,导弹防御局称,2005年下半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成功试验,导弹防御计划取得重大进展,已经从2004年和2005年年初所遭遇的困难中恢复过来。进行防御武器的试验与部署2005年11月,导弹防御局进行了一次“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AegisBMD)拦截试验和一次“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飞行试验;12月13日,又成功进行了作战部署型“地基拦截弹”(GBI)的飞行试…  相似文献   

15.
2月20日,美国海军部署在太平洋中部夏威夷海域的“伊利湖”号“宙斯盾”导弹巡洋舰在世人众目睽睽之下发射了一枚最新的“标准”-3型舰空导弹,随后“一弹中的”,一举击毁了太平洋上空约247千米处一颗失控的间谍卫星。随着“宙斯盾”导弹巡洋舰舰空导弹精确击毁卫星试验的成功,世人惊呼美国海军海基反导作战系统的拦截能力又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太平洋区域“宙斯盾”战舰拦截弹道导弹的部署已进入实战阶段。这决非耸人听闻,事实上,美海军确实早已悄悄开始了围堵亚太弹道导弹威胁的海上实战部署,本文将把这一事实真相的现状加以披露。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地基拦截弹高空拦截中近程弹道导弹的制导方法。首先,对目标预测拦截点进行拦截的拦截弹运载段的制导方案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级飞行程序模型和二级导引规律,同时提出了一种确定目标预测拦截点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漫话新概念动能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美国“战略防御倡议”(SDI)计划(俗称“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在现代武器名词词典上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武器名词——“动能武器”(Kinetic Energy Weapon, KEW)。它与“定向能武器”(DEW)一起,成为美国为实施“星球大战”计划而极力追求的两大类新概念武器。经过近20年的研究与试验,动能武器技术已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称之为“动能拦截弹”的动能武器,已经在试验中演示了用其反卫星和反弹道导弹的技术可行性,有些甚至已经进入工程研制发展阶段,将在21世纪的头10年具  相似文献   

18.
以"标准-3"拦截弹的多次拦截试验情况为参考,根据其能力及试验中的表现,分析其总体设计方案和各项性能参数,建立数学仿真模型.在研究海基导弹防御指挥控制流程、拦截弹动力学模型和仿真算法的基础上,对拦截具有机动突防能力的弹道导弹目标进行仿真分析.获得拦截弹对机动突防目标拦截有效性的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可知,拦截弹对机动弹头的拦截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9.
防务快讯     
美国海军试验同时拦截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2007年4月26日,美国导弹防御局(MDA)在利用"伊利湖"号"宙斯盾"巡洋舰进行的一次弹道导弹防御试验中,使用一枚"标准-3"导弹拦截了一枚近程弹道导弹,同时还使用一枚"标准-2"导弹拦截了从飞机上发射的类似巡航导弹的目标,这次试验是"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计划进行的第10次飞  相似文献   

20.
多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在助推段、飞行中段或再入段不同阶段实施拦截,可有效提高系统拦截概率,不同拦截阶段存在拦截弹最优配比问题。为了解决拦截弹道导弹过程中的最优分层配置的问题,本文分别以单层、双层、三层这三种拦截系统为例,通过公式演算和计算机仿真,得出了分段拦截弹道导弹时、不同拦截阶段的拦截弹之间的数量比与整体拦截成功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整体拦截成功率的概念。经仿真表明,在整体拦截成功率给定的情况下,使用本文所得出的不同拦截段之间所需拦截弹数目之间的最优比,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弹道导弹的拦截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