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实战化训练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是部队履行职能使命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战斗力的永恒课题.作为战场主力军的基层部队,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根本指向",从清扫思想雾霾提定力、释放科技红利促合力、纯正演训作风增动力、紧盯人才培养强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搞好实战化训练"底层设计",确保实战化训练成为各项工作聚焦的"靶心".  相似文献   

2.
基于辅助制导的无人飞行器多航迹规划是现今航迹规划的主流研究方向之一。飞行器规划空间广,规划过程耗时长,如何提高航迹规划的速度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在预处理过程中生成的、满足战场环境和基于辅助制导无人飞行器飞行特性的有向航迹网络图。该网络图适用于基于辅助制导的无人飞行器多航迹快速规划,使用数据库存储和管理,具有整体数据结构化、易扩充、占用内存资源小、可大大缩短规划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3S”是指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的统称,它是信息技术在现代地球观测系统中的应用,是构成信息化战场建设的核心技术。从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军都十分注重使用由“3 S ”技术构成的先进的卫星对地观测系统进行战场地形和态势侦察、军事目标跟踪监视、飞行器的定位导航与武器精确制导、作战指挥与军事调度、战场打击效果监控与评估等。战争的实践已经证明:谁拥有包括“3 S ”技术在内的信息优势,谁就拥有一个透明的数字化战场,谁就拥有了取胜的优势。 一、“3S”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另外一个角度深入阐述战场电磁环境复杂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正确认识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性"提出自己见解,最后提出如何适应战场电磁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低成本的惯性测量单元存在较大漂移,四旋翼飞行器难以稳定地悬停在固定区域,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传感器的四旋翼飞行器悬停校正方法。将光流传感器安装在四旋翼飞行器底部,利用光流信息检测四旋翼飞行器相对地面的水平移动速度,对姿态估计进行补偿,实现悬停校正。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四旋翼飞行器的悬停稳定性,从而保证飞行器能够执行战场侦察、校正射击、干扰敌人等多种军事任务。  相似文献   

6.
美军训练:欲将对手变成"聋子、瞎子和靶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逼真环境中与"敌人"一起练 美军非常重视在逼真的战场环境中训练部队,为营造近似实战的作战环境,美军主要采用了两条措施,一是建设假想敌部队,二是建设酷似各种可能战场自然地理环境的训练场所.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支持战术作战部队,各国设计了多种微型无人飞行器,从可用背包携带的便携式无人机,到昆虫大小的"灵巧尘埃"传感器。这些飞行器可用手抛射,或由大型无人机部署,或装入火炮、迫击炮炮弹作为一次性传感器发射。目前的系统还比较大,但正在研制中的新型光机电一体化微型系统将使无人机更小型化,并能自主协调地监视和感知战场。无人机能提供战术、战区和国家级的多种服务,包括情报采集、本土安全巡逻、海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军事变革的潮起潮落,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悄然发生改变,信息化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作用日益凸显,网络和系统支撑下的"芯片战争"映入人们眼帘,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现代战争还需不需要强化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将信息技术作为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西方军事专家认为,拥有能实时监视战场动态、搜集战场情报并适时发起攻击的武器系统是取得现代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而在追求"人员零伤亡"战争理念的今天,诉诸新概念的无人机无疑是实现这一目的最快捷、最可靠而又最诱人的途径。所谓无人机,系指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操纵或由程序控制装置控制的智能化无人驾驶飞行器。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从无人靶机、指令遥控无人侦察机、预编程无人侦察机到复合控制多用途无人机几个阶段,目前正朝着集监视、预警、战场支援、攻击作战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有战争以来,人们一直力图实现训练水平与实战要求的无缝对接,不断强调要从实战需要出发开展军事训练,进行战争准备.但事实是,训练场与战场的差异始终存在,训练与实战的差距总是难以消除,这就产生了从训练到实战的"战场适应性训练"问题.文章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时代要求,着眼深化和拓展军事斗争准备,深入解析战场适应性训练的...  相似文献   

11.
无人机在战场侦察与目标指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有效的感知战场态势和获取敌方、己方和友方的目标信息 ,是现代战争中克敌制胜的关键。无人机以其有别于有人驾驶飞行器和卫星的特点 ,在战场侦察与目标指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以无人机为核心的无人机战场侦察与目标指示系统 ,特别是对其成像子系统进行了概要描述 ,提出了成像子系统有效工作需要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和可能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郭峰 《环球军事》2004,(23):24-26
据预计,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到2025年世界85%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化地区。城市的军事地位越来越重要,正如美军颁布的第一部《联合城市战纲要》指出的那样,"城市是2I世纪最有可能的战场",是未来作战的"战争和战役重心"。作为地面作战的重要兵器,近年来坦克装甲车辆也越来越多地涉足城市这个复杂而危险的战场。如何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保存自己是坦克装甲车辆面对的一个严峻但又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雷达是现代化战场的"千里眼",为实现信息优势和精确打击提供重要支撑。隐身飞机、新型导弹、高超声速飞行器等威胁目标的发展和电磁干扰环境的日益复杂,对雷达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微波光子雷达、软件定义雷达、太赫兹雷达、量子雷达等雷达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古往今来,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在战场上互换战俘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特别是在近现代战争中,根据保护战俘的国际法条约和惯例,一俟战事尘埃落定,全部战俘应即予释放并遣返,不得迟延。但是,往往仍有一些士兵从战场上消失后,不知去向,在交换战俘的名册既找不到他们的名和姓,在战争双方的死亡记录上又难觅其踪影,甚至冲突另一方还会矢口否认他们的存在,似乎这些人的肉身已从人间蒸发了。但在世界某个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里,他们正被悄悄地监禁着。这就是"幽灵战俘"。 "幽灵战俘"从何而来 那么,"幽灵战俘"从何而来呢?先从2004年8月印巴交换战俘说起吧。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境武装冲突不断,至于两国驻克什米尔边境线附近军队之间的冷枪冷炮更是司空见惯。在频频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二年中,战术遥控飞行器的潜在应用,已经日益引起全世界防御机构的兴趣。在每个洲,遥控飞行器不是处于研制阶段就是处于作战使用。在1982年贝卡谷地战斗中,以色列运用战术遥控飞行器的成功,把公众的注怠力集中到了最近十年已经获得迅速发展的工业方面上。利用有生存能力的平台,作实时、超地平线战场成像和目标指示的验证,已增进了大家对获得这种能力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牛戈 《世界军事》2022,(4):88-91
冲锋枪诞生于一战,大规模应用于二战.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冲锋枪在它的诞生地德国乃至整个西方沉寂无声,而在东方的中国却成为战场上的近战利器.在人民军队手中,它多次发挥扭转战场局势的关键作用.本文介绍的,是人民军队早期装备数量最多的一款冲锋枪——MP18系列冲锋枪.与晦涩的编号相比,它有个更响亮的名字"花机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战场侦察——监视——打击一体化的发展,机动导弹系统在未来战场上的生存作战将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从机动导弹系统所处的复杂战场环境出发,首先研究了复杂电磁环境对机动导弹系统生存的软威胁,然后分别就侦察监视和精确打击对机动导弹系统的生存威胁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对机动导弹系统作战及生存带来的新威胁。研究结果可为机动导弹系统生存对策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军队的"跨越"系列实兵对抗演习存在保障人员在战场抢修装备时处置困难、难以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中展开保障作业、器材补给不能精确送达抢修现场以及指挥控制偶尔失控等现象,战场装备也存在故障率高、维修保障难度大的实际情况。本文针对军队装备保障力量发展不均衡、保障分队自我保障存在不足、人才储备不强方面的影响,高温、潮湿、风沙、高海拔等周边环境的影响,器材筹措效率高低、器材储供管理的好坏、器材利用率高低的影响以及指挥控制链路关系、感知战场态势、控制战场节奏的影响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固强补弱装备保障力量、积极适应战场周边环境、优化器材储供管理和筹措渠道、提高装备保障指挥控制能力等方面着手,结合演训地区实际装备保障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梳理和思考,探索和研究实战化训练中装备保障的对策措施,以期为部队实战化装备保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提起"零"式战斗机,熟悉二战史的人恐怕都会对其有极深刻的印象,太平洋战场上到处都留下它耀武扬威的身影。它把一枚枚炸弹、鱼雷扔到它认为需要突击的任何一个地点,堪称日本侵略战争的"急先锋"。年轻的设计师--堀越二郎说到"零"式战斗机,需首先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闻新芳 《环球军事》2004,(23):56-57
五角大楼正试图建立自己的互联网--用于未来战争的"军事万维网"。目标是为所有美军指挥官提供实时的战场全景--一个"上帝眼中的战斗场面"。五角大楼把这个网络叫作"全球信息格栅",简称GIG。预计完成这个宏伟计划需要20年时间,花费数千亿美元建造网络和附属设施。空军的官员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