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5年春夏,日本法西斯的战争前途日益暗淡。为了避免向美英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日本当局上演了一幕请求苏联斡旋的闹剧。  相似文献   

2.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条件投降”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条件投降”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中为首的同盟国对德意日为首的轴心国的一项重要政策。这一政策对战时与战后产生的影响是广泛和巨大的。笔者拟对这一政策的有关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关于无条件投降政策提出和被四大国赞同的经过国内有的学者认为,无条件投降政策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会议最早提出的。也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是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宣言》中提出的。这些说法是不准确的。至于无条件投降政策何时被美英苏中四大国一致赞同通过,则尚未见到考证。  相似文献   

3.
李友唐 《军事史林》2010,(12):40-47
1945年日本投降后,同盟国组织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但由于一些回忆文章在叙述上,侧重于或只写在东京对日本甲级战犯的审判和判决,以至于人们对当时日本战犯被审判和处决的总数不太清楚。据统计,被同盟国起诉的各类日本战犯总数为5423人,被判刑者4226人,被判处死刑者941人。  相似文献   

4.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向世界发布了《投降诏书》。然而,这并非是日本的第一个《投降诏书》。在日本向盟国发出无条件投降的照会后,1945年8月15日当天的早上8点,中国、美国、英国和苏联就在各自的国家播放了本国领导人的讲话,宣布日本已经投降。4小时后,日本裕仁天皇播出了第一个所谓的《投降诏书》,但是这份诏书似乎并没有投降的意味。此举引起了全世界一片哗然。愤怒的人们向日本发出  相似文献   

5.
王熙章 《环球军事》2009,(11):36-37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根据《波茨坦协定》,越南北纬16度以南地区,由英国派遣军队接受日军投降,北纬16度以北地区,由中国军队接受日军投降。  相似文献   

6.
我们谨奉日皇、日本政府与其帝国大本营的命令,并代表日皇,日本政府与其帝国大本营,接受美中英三国政府元首7月26日在波茨坦宣布的,及以后由苏联附署的公告各条款。以下称四大强国为同盟国。我们兹宜布日本帝国大本营及在日本控制下驻扎各地的日本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我们兹命令驻扎各地的一切日本武装部队及日本人民,即刻停止战事,保存一切舰艇、飞机、资源、军事及非军事的财产,免受损失,并服从同盟国最高统帅,或在他指导下日本政府各机关所要求的一切需要。我们兹命令日本帝国大本营即刻下令日本的一切武装部队及不论驻在何地的日本控制下的武装部队的指挥官,他们自己及他们所率的武装部队,无条件投  相似文献   

7.
“这是“密苏里号”战列舰,1945年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就是在该舰上举行的。它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又参加过侵略朝鲜和越南的战争,曾获得过13枚战役奖章。” “这是甲午海战时中国北洋水师的“致远号”巡洋舰.它的管带是邓世昌。” “这是在海湾战争中出尽风头的‘飞毛腿’导弹,这  相似文献   

8.
1945年9月2日,星期天,一个被永记史册的伟大日子,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在这一天正式结束。上午8时43分,日本东京湾战舰如云,同盟国最高统帅、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乘"尼加拉斯"号驱逐舰到达"密苏里"号战列舰--在这艘强大的战舰上将举行日本对盟国的投降仪式,跟随他的是1942年在菲律宾巴丹半岛被俘的美军温莱特将军和在新  相似文献   

9.
黄力民 《军事史林》2021,(10):44-50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根据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8月8日苏联附署),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随后公布的盟军最高统帅部《第1号命令》规定台湾澎湖为中国战区受降区域.  相似文献   

10.
名刊速览     
《现代舰船》2012,(6):4
《美国海军学会会报》2012年4月刊专题报道"聚焦中国"本专题以6篇文章全面解析了中国海军的建设以及对美国的影响。美国第7舰队前任指挥官海军中将道格·克劳德指出,中国海军的力量建设引起了美国及其同盟国的广泛关注,美国应当采用更加明显的威慑手段来应对中国。另有文章认为,空海一体战在东亚就是针对中  相似文献   

11.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投降,被迫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次年6月28日,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签订《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该和约明确规定:战败的德国陆军人数不能超过10万人,军官包括军医在内不准超过4000人.  相似文献   

12.
赵宝云 《军事史林》2010,(11):38-42
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被迫执行《开罗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无可奈何地决定向中国政府正式移交台湾、澎湖列岛主权。8月26日中国战区受降主官、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宣布,台湾、澎湖列岛为中国战区第十六受降区(以下简称“台湾受降区”),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6日,一架美国飞机将一颗绰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掷于日本广岛,炸死、炸伤各7万余人,全市房屋被毁近2/3;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使该市68%的工厂毁坏,11平方公里地区内房屋全被摧毁,炸死3万余人,炸伤4万余人.8月10日,日本天皇决定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对日本的核突击,对早日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到了作用,同时在世界军事史上揭开了核武器时代的序幕.而原子弹的产生,正是对一种巨大的能源--核能所开发和利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台湾的光复和接收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按照《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文告规定,由日本掠取的中国领土,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全部归还中国,远东盟军司令部决定台湾由中国接收。1945年8月29日,国民政府下令成立“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任命原陆军大学校长陈仪为台湾首任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0月25日,陈仪在公会堂(后改为中山堂),接受日军第10方面军司令长官安藤利吉的投降。台湾同胞热烈庆祝台湾光复,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上锣鼓喧天,鞭炮震耳,祝贺台湾重新回归祖国。陈仪接管台湾后,首…  相似文献   

15.
于洋 《环球军事》2010,(12):17-17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U型潜艇对英美舰船和同盟国商船一直是个巨大威胁,共击沉同盟国商船2500余艘,总吨位1400万吨以上,占同盟国战时船舶的三分之二以上。  相似文献   

16.
值世纪之交,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四卷(大战的最后较量、结局与总结),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五卷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篇幅最大的一卷,着重阐述1944年1月至1945年9月期间所发生的重要军事政治事件,各主要参战国的武装力量建设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各主要同盟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贡献,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划时代影响和留给后人的启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富有新意,颇具特色:(一)科学地表达了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基本观点,端正了国际视听。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7.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投降,被迫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战败后的德国海军人数不得超过15000人,其中军官不得超过1500人.除了《和约》允许保留的舰船外,德国不得建造任何军舰. 然而自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在要求废除和约、争取军备平等外交谈判中表现得愈强愈硬.  相似文献   

18.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早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加于清政府,割占了台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并根据重申了《开罗宣言》精神的《波茨坦公告》,将台湾归还中国。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给中国。1949年后,台湾虽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但民间人员来往、经济及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没有也不可能改变。  相似文献   

19.
1974年,一名二战结束30年后仍在菲律宾森林负隅顽抗的日本兵终于投降。这一事件轰动了全世界。30多年后的今天,日本政府和媒体再次获得更加轰动的消息:数名日本兵迄今仍隐藏在马尼拉附近的热带密林里,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拒不接受二次世界大战早已结束、日本战败投降的事实!11月19日,日本《朝日新闻》证实了这一消息,并且报道说,日本政府已经着手安排调查人员火速飞赴菲律宾调查此事。 二战结束近60年,马尼拉东部密林惊现日本兵 日本厚生省的官员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的丛林里再  相似文献   

20.
《宁夏科技》2001,(10):90-91
最近上映的进口大片《偷袭珍珠港》中,美国B-29轰炸机群报复日本的场面十分壮观。1944年6月15日夜间,B-29轰炸机飞抵日本九州上空实施空袭,在之后的1年间连续对日实施轰炸,使日本军队遭受重创.最后在广岛投下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