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有福音,同时还有灾难。世界著名宇宙学家霍金教授认为,“人类面临的最大成胁不是来自物理方面,而是来自生物方面。尽管“9.11”恐怖分子劫机撞毁世贸大楼和五角大楼是极为可怕的事件,但其影响终究是有限的,毕竟不会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从长远看,更可怕的是生物武器。核武器的生产需要庞大的设备,生物武器的制造却能够在一个小小的实验室里完成,而人们根本无法控制世界上所有的实验室。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制造出某种可能彻底毁灭人类的新型生物武器——基因武器。”基因武器的出现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类将面临新的生物战和生物恐怖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因嫁接技术的日益成熟,人类可能面临新一轮全球基因武器竞赛。应该在弄清趋向、特性的基础上研究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文成 《国防》2001,(6):53-55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斯说,技术的发展有“为善和做恶”双重作用。当爱因斯坦提出伟大的质能方程时,一定不会想到若干年后,全世界会为防止这个方程所揭示的巨大能量的无限制扩散而精疲力竭。如今,当蕴藏在人类染色体的30亿个碱基对的DNA序列中的“生命天书”被“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一页页揭开的同时,一种也许比核武器更具破坏性的基因武器可能会把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可以拯救生命的发现有可能带来危险的滥用”,美国总统克林顿在3年前所说的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4.
基因武器有别于经典生物武器的特点威力巨大的杀伤性如前苏军研制出的一种基因毒素,只需1克就能毒杀10亿只猫。将常见的肉每毒素基因转移拼接到另一种特殊基因上,制造了一种名为“热毒素”的毒素基因武器,只需20克就足以使全球50亿人死于一旦。美军研制的一种超级出血热基因武器,若投入敌方水系,可使整个流域的军民丧生或失能。美国在一份关于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深入了解基因武器的特性和对未来战争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新的挑战。基因武器的基本特点杀伤力极强,成本却极其低廉。有人将基因武器与威力巨大的核武器进行了比较。经计算,用5000万美元建立的一个基因武器库,其杀伤力远远超过一座50亿美元建立的核武器库。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举行的一次生物技术研讨会上,专家表示了一种担心和忧虑:他们不愿看到的事情正在变为现实——基因也能成为武器。 有关专家认为,发展基因武器可能产生一些人类在已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对付的致病微生物,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由于每一种基因就像一把特制的锁,只有研制者才知道它的遗传密码,对方是很难窥破其秘密并加以控制和防治的。这使得基因武器比其他武器具有更好的保密性。一旦使用,有可能使对方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有人声称,只需二十克超级热毒基因武器,就足以使全球60亿人死于非命,堪称绝代煞星。不过,基因武器虽然可怕,但总有对付它的方法。尽管已有人在从事基因武器的研究,但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人正在针锋相对地研制反基因武器。 世界需要和平,人们渴望和平。尽管人们早已厌倦了枪炮声、厌倦了血肉模糊,但对这种“绵里藏针”的基因武器,更应该关注和制止!  相似文献   

7.
基因工程技术——制造21世纪“世界末日武器” 多少世纪以来,人类就试图理解生命形式、驾驭生命形式、利用生命形式。直到1953年沃特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螺旋式分子结构,人类才找到了利用生命形式更有效的途径——基因工程。今天,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2000年6月26日,人类第一个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这无疑是人类科学史上出现的一座新里程碑。这一成  相似文献   

8.
王积建 《国防科技》2005,(12):30-31
位于马里兰州的美国军事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在普通酿酒菌中接入一种在非洲和中东引起可怕裂谷热的基因,使酿酒菌可以传播裂谷热。他们正在进行的研究是过去科幻小说中才有的基因武器。只要用多个罐子把100公斤炭疽芽胞散落在一个大城市,300万居民会立即毙命。威力比核弹大几十倍基因武器是生物武器中的新成员,它是运用遗传工程技术,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办法,根据作战需要,在一些致病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产生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菌;或在一些本来不会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接入致病基因,制造出新的生…  相似文献   

9.
所谓新概念化学武器,是区别于传统化学毒剂弹药而言的一种武器。这种新化学武器由于其弹药并不对作战人员构成伤害,更不会致人死亡,也不污染环境,因此短期内还不会受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限制。说它不受《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限制,是指它既不违背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的内容和精神,也不受1993年1月公开签署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禁止、彻底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军控条约《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的约束。它是一种新型概念武器。这种新概念化学弹内装的不是普通炸药,也不是常说的沙林、芥子气等种种  相似文献   

10.
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不同种族、不同个体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极少数基因上的序列差别。人类基因组约含有6万到10万个基因,分布在细胞核的23对染色体中,所有有关生命和遗传的信启、都包含在其中。 200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联合宣布,美、日、德、法、英、中等国的科学家已经联合绘制完成有  相似文献   

11.
基因武器将于10年内出笼。它的威力远比核武器大。但只要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有力反对。就可留给后代一个和平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美印双方的有关人士都认为美方在武器转售方面的严格规定将会显著降低印度继续购买美国武器的热情。在两年一次的印度航展上,印度官员明确表示不会接受美方在武器转售方面的多种限制,尤其是其他购买国在转售美制武器时必须征得美方同意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陈霞  宋金峰 《环球军事》2005,(23):54-56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语言都把“开火”一词作为发起军事攻击的指挥口令。它曾经只被用来代表那个特定的瞬间。直到喷火器这一大威力的、高毁伤性的近战武器出现在战场上,这个词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喷火器,又称火焰喷射器,是利用火焰射流实施近距离火攻的武器,主要用于杀伤和消灭有生力量、破坏工事及装备器材。这类武器的基本作用原理大概在1000年的时间内都不会有所改变。但是,与现代其他常规武器一样,在未来的战场上,喷火器并不会因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展而失去自身的作战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吴素琴 《国防》2002,(1):29-30
“非致命性武器”是冷战结束后首先在美国逐渐时兴的一个新概念。所谓非致命性武器又叫失能性武器,它是指利用声、光、电磁、化学等手段,攻击敌方人员或武器装备,使其效能降低而又不会造成大量伤亡或严重损坏的新型武器。美国国防部的专家认为这类武器由于不会造成大量杀戮,因而不易引起政治上的麻烦,尤其适  相似文献   

15.
4000年以前,人类把一种浅绿色的石头烧熔后倒进泥土做的模子里,烧制出一种能装上木柄刺杀野兽和敌人的武器,并在龟甲上刻下了它的名字——矛。当时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几千年以后——古老的矛伸向空中三维空间在扩展 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东南部北卡罗来纳州的海滩上,被后人称为“航空飞行之父”的莱特兄弟启动第一架飞机在空中飞行了  相似文献   

16.
辛超 《国防》2013,(11):79-81
对于缔造了全球票房神话的好菜坞大片《阿凡达》,大家想必不会陌生。它以惟妙惟肖的艺术风格,演绎了一个“残疾英雄”在潘多拉星球上追逐梦想的神奇人生。美轮美奂的场景看似天马行空,但在现实中却能找到影子。所谓“阿凡达”,就是利用基因融合技术培育出的生物容器,如将人类意识输入这个容器中,便可创造出在遥远时空中自由活动的“第二肉身”。由此,  相似文献   

17.
针对防空部署研究的特点,探讨遗传算法求解防空部署优化问题。分析了传统遗传算法求解武器部署优化问题的缺点,提出了并行的基因组合型改进遗传算法,克服了编码不唯一和基因重码的现象,提高了搜索速度和解的质量;利用启发式信息缩小了解空间,并保证了算法寻优的每个个体都是可行解;对遗传操作算子进行了改进,克服了整数编码固有的缺点。该方法应用于求解防空部署优化问题中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科技拾零     
基因武器随着生物工程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人们可以利用重新组织遗传基因、细胞融合、细胞培养和生物反应等生物技术手段,创造一种新的生物战剂——基因武器。国外一家医学研究院,已能在大肠杆菌中接入炭疽病菌基因,在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丁一批以高技术为主的新产业。它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且对军事领域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同时,由此而引发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新理论促使军事理论的更新和发展。有人预言,21世纪基因武器、气象武器、太阳武器、思想控制武器、地震武器等新概念武器  相似文献   

20.
刘胜俊 《宁夏科技》2001,(10):26-28
列宁说过:“战争推动了历史”?这话表明了战争积极的一面。事实上,从能源角度看战争所用武器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冷兵器和热兵器时代后,很快进入到现在的导弹核武器时代。人类在进入21世纪后,武器的发展也将随历史的发展进入以电磁武器为主的新概念武器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