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武器是把智能计算机应用于各种武器装备上,使它们不用人的直接操作就能完成各种军事任务的武器装备。这种武器比精确制导武器、灵巧型武器更先进。几种主要的智能武器智能军用机器人  相似文献   

2.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军用机器人大量涌现。它们外型千姿百态,尺寸大小不一,从无人驾驶的机器人战车到各种仿生外型的机器人装置,应有尽有。这些机器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军事领域,尤其是排雷、拆除炸弹等危险工作、在未来则将肩负起更多的特殊任务。美国很重视军用机器人的发展。预计今后2~3年内,美国将部署超过500个新型的遥控机器人。这些遥控机器人多是可编程的,能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中工作并具有学习能力,可靠性高,将为今后发展全自主智能机器人打下基  相似文献   

3.
军用无人机技术智能化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军用无人机作为收集战场信息和军事打击的新兴手段和工具,以其机动灵活、战场生存能力强等独特优势,能够方便快速地获取战场态势,极大地弥补了传统作战方式和侦查手段的短板和不足。智能无人系统的发展可能会引领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甚至改变战争形态。文章介绍了无人机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并从飞行控制、火控系统、任务规划以及无人机集群等方面浅析了军用无人机技术智能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美军军用地面机器人的发展集中体现为美国国防部联合机器人计划(JRP)。该计划开始于1989年,其目标是根据作战部门的需求,开发并装备一系列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无人驾驶陆地战车系统。美军军用地面机器人发展计划 在90财政年度拨款时,应国会的要求,国防部加强了对军用地面机器人工程的指导,制定了联合机器人计划(计划号0603709D)。 自 1989年以来,JRP已成功地集成并指导了多年来的各种机器人研究工作。JHP的工作重点一直在于提供多项计划之间的技术共享,充分利用分系统和总系统之间的共同特性,并…  相似文献   

5.
纳米材料具有强度、硬度、电阻率、比热和热膨胀系数高,密度、弹性模量和热传导率低,扩散性强,可裂性、韧性和软磁性好等优点。应用到军事领域,能提高军事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存储与获取能力、改善单兵装备性能、提高常规武器的打击与防护能力以及武器装备的隐身性能,还可制造出超微型侦察器和军用机器人。因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就认识到纳米技术的军事价值,每年花费数百万美元资助各种各样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们公认的高技术通常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和海军技术等六大技术群体。军事高技术作为高技术的特殊表现形态,是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具体应用,主要有: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计算机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航天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能源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认知无线电作为一种智能无线电技术,可赋予军用无线通信系统以电磁环境感知能力,有效解决战场频谱利用率和管理的问题,对军事通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介绍了军用认知无线电的现状,分析了军用认知无线电的特性,重点讨论了军用认知无线电在军事通信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贝叶斯网络的产生及其研究概况,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关于贝叶斯网络在军事作战领域的应用研究状况,特别是在战场态势威胁评估、装备损伤评估、目标毁伤效能评估、智能攻击决策、目标侦查与识别、飞行安全六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述了贝叶斯网络在军事应用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贝叶斯网络在军事应用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难点。对贝叶斯网络的军用前景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军用软件的可信性越来越引人关注。在总结了学术界对可信与可信性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军用可信软件和军用软件可信性的定义。分析了国内外军事相关领域可信软件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我军军用软件研发模式中的不足并阐述了开展军用可信软件研究的意义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军用功能食品的研发是军事斗争给养保障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系统地开展军用功能食品研究,对于提高指战员身体素质和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军军用功能食品研发,必须科学制定总体发展目标;运用高新技术提高加工工艺水平和科研水平;建立军用功能食品质量管理机制,提高食用安全性和可接受性;加强军用功能食品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科学的军用功能食品储备、供应和订购体系。  相似文献   

11.
卢瑞  李春伟  刘飞 《国防科技》2022,43(2):39-49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军事领域全方位渗透,"智能参谋"、无人机蜂群、无人战车、仿生机器人等武器装备已投入军队使用并取得了良好作战效果.装甲装备作为军事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智能化战争中仍然是陆战场的主角,而装甲装备的智能化发展也正在由单个"功能点"的突破向"战术面"融合的阶段迈进.本文认为,未来智能化战争对装甲...  相似文献   

12.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技术是直接运用于军事领域的各类技术。主要包括各种武器装备和军事工程及其研制、生产、建造、使用与管理所涉及的技术。它是建设武装力量、进行战争和遏制战争的基础与手段,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要素之一。在诸多先进的军事技术中,如军用数字化技术、虚拟战场环境技术、军用光学与光电子技术、隐身技术、纳米技术、军事航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新能源技术等被列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技术。为部队和战场打上编码———军用数字化技术2003年发生的伊拉克战争向全世界表明,现代战争进入了数字时代。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作战反应灵…  相似文献   

13.
<正>智能化军事物流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感知、学习、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模仿人的智能,使军事物流系统具备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能力的新型军事物流形态。随着智能传送分拨系统、无人驾驶车辆、配送机器人、无人机、无人仓、物流机器人、智慧供应链等诸多智能物流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自动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4.
军事技术是推动武器装备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保证国家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先进武器平台技术、高效毁伤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军用卫星技术、军用动力和能源技术、军用电子元器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军事技术领域发展迅速,某些领域的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使大家了解当前世界军事技术发展的重大动向,我们拟分3期连载此文。  相似文献   

15.
微电子技术与现代军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电子学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电子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这门学科研究如何利用固体内部的微观特性以及一些特殊工艺,在固体的一个微小体积中制成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的完整电路或部件。微电子学的发展使电子设备和系统在微小型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军用电子学是研究电子学在军事领域应用的科学。现代军用电子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指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数据挖掘作为一项从大量数据中获取有用知识的实用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巨大的潜力。概要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的功能、过程及其广泛应用的实例 ,阐明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军用指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杨慧慧 《国防科技》2016,(3):115-118
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机器人技术,将与机械技术、信息技术一样,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通过展望机器人革命的发展趋势,归纳了机器人革命的特征,分析国际产业竞争格局,预测军事革命的走势,提出我国应对机器人革命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国家应加大长期性、系统性、前瞻性的研发投入力度,强化核心零部件、灵巧操作、感知与智能单元、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18.
多智能体系统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议集成是一种有效的多智能体之间的交互手段。设计了一种通用的智能体模型,使用案例推理系统方法对建议建模,使用信任度对建议进行评估,在传统智能体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建议集成功能。通过一个实例描述其军事运用,表明该方法可增强分布式军事领域中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美军纳米技术研发与应用一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材料具有强度、硬度、电阻率、比热和热膨胀系数高,密度、弹性模量和热传导率低,扩散性强,可裂性、韧性和软磁性好等优点。应用到军事领域,能提高军事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存储与获取能力、改善单兵装备性能、提高常规武器的打击与防护能力以及武器装备的隐身性能,还可制造出超微型侦察器和军用机器人。因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就认识到纳米技术的军事价值,每年花费数百万美元资助各种各样的研究计划。进入21世纪,美军为抢占未来战争的制高点,在美国“国家纳米技术计划”的支持下,加快了纳米技术的研发进程。…  相似文献   

20.
实施军用物资的逆向回收与再处理,对于在军事后勘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挖掘军事物流保障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加强军事逆向物流建设,应完善军事逆向物流管理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逆向物流管理方式,明确军用废旧回收品处理方式,提高军事逆向物流运行效率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