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武器装备价格的定价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导致国家、军队和装备生产企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应加快装备价格管理改革步伐,通过制定正确的装备价格方针和政策,创新装备价格定价模式,改革装备价格管理体制,按照全寿命的要求完善运行机制,以增强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不断提高装备采购经费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2.
提高装备价格审核工作质量必须紧紧围绕装备价格控制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提前介入,在规划论证确定技术状态时就重视价格问题,正确处理装备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的矛盾;完善装备价格管理法规制度,统一装备价格审核标准;改革现行的装备价格管理运行机制,发挥价格管理和监督部门的作用;加强审价队伍建设,提高审价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装备成本价格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装备采购,引入更合理的装备价格模式是当前装备采购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了装备采购中军方与军工企业的决策模型,论述了军方在激励价格模式下,通过合理设置激励约束项,可使军工企业较成本价格模式更加努力生产.  相似文献   

4.
王娟 《中国军转民》2023,(15):27-29
装备审价工作是装备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装备审价工作,保证装备价格合理,提高装备价格现代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装备建设质量和效益。本文分析了当前装备价格审核现状,指出装备价格审核工作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报价虚高、定价不统一、数据库建设不完善、审价人才综合能力水平不高等实际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提高装备价格审核工作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装备价格管理基础工作尚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无章可循,职责不清。迄今为止尚未建立全军统一的装备价格管理基础工作制度或规范。有的单位制定了价格基础工作规范,也局限于本单位,涉及面比较窄,不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对加强装备价格基础工作缺乏刚性制约。因而目前装备价格基础工作基本处于无章可循、职责不清的状态。二是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近年来新装备审价任务繁重,各级价格部门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新装备审价定价方面,对于装备价格基础工作上级强调少、要求少、监督检查少,致使各级重视不够,力量不足,基础薄弱,装备价格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等、靠情况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在竞争性采购中装备定价发生的变化和竞争性采购对装备价格管理改革的要求,并依据竞争性采购的要求提出了装备价格管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装备价格管理体制改革是武器装备建设发展、装备体制和国防工业体制改革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装备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从装备价格管理工作实际出发,纵观装备价格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装备价格管理体制形成的特点及影响装备价格管理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装备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现行军品价格定价机制,与装备采购制度改革和国防科技工业改革要求还不相适应,没有完全体现全寿命周期费用,没有真正反映价值规律和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全面推进军品价格工作改革,应建立寿命周期价格机制、目标价格生成机制、过程成本监控机制和激励约束定价机制,通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推进数据管理信息化,发挥军事代表作用,保护国防知识产权等措施,不断提高装备建设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由于在武器装备型号发展过程中,经济性调控理论、方法及相应调控机制的研究和建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武器装备价格调控以及研制概算和购置目标价格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影响装备经费使用效益的现实问题。推进武器装备价格形成改革,应开展装备联合论证,采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和管理方法,建立适应多种采购方式的分类定价机制,强化购置目标价格论证,建立成本监控机制,修订相关军品价格法规。  相似文献   

10.
解决当前重点型号装备审价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审核图纸与拆分产品结构相结合、当审产品与同类产品成本比较相结合、生产过程耗费审核与研制成本分析相结合、具体产品审核与历史和社会数据分析相结合、成本项目审核与生产单位综合情况分析相结合等多种审价的方法,并要从装备价格决策途径、装备使用效能、限费用设计、过程技术分析、全寿命费用统筹等方面推进装备价格工作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1.
加强装备价格管理,充分发挥装备价格的杠杆作用,提高装备建设军事经济效益,把装备建设经费真正用到军事斗争准备的"刀刃"上,确保"能打仗、打胜仗",是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装备审价工作面临着各种新的机遇和挑战。军品的特殊性,带来了价格的特殊性。军队采购部门如何对新老装备进行合理审价,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分析装备价格的主要特点,结合装备审价工作现状,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装备价格工作改革,应构建由"总装备部集中统管,军兵种装备部分级负责,项目办公室具体实施,军代室全程监控"的四级装备价格管理体制;建立五项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即目标价格论证与生成机制、过程成本监控与评审机制、激励约束定价与调价机制、成本数据获取与报告机制、价格信息管理与利用机制。同时,要加强装备价格人才队伍建设,科学测算人才培养总体需求,合理设计新型人才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面对国际石油价格和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金属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劳动力供应吃紧等情况,装备价格上涨不可避免。为切实做好装备价格工作,装备价格管理机关和业务人员,应早摸底早协商,通过军厂配合,积极应对价格趋高走势,科学确定价格调整方案,取得价格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总装西安军代局针对军代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深入开展质量工作模式创新研究,认真贯彻《装备采购条例》,大力开展科技练兵和岗位训练,建立健全质量工作激励机制,高质量地完成了以装备订购验收、参与研制质量保证为重点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6.
装备采购价格管理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回顾价格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历史沿革,分析了价格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决定作用, 并针对装备价格管理的发展,提出了在新型采购方式下建立装备价格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飞  钟斐艺 《国防科技》2021,42(4):117-122
近年来,随着国防和军队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装备建设的快速发展,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但军队目前承担的装备审价任务日趋繁重,存量不减、增量日增等新情况和新问题给装备价格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本文以单一来源同类装备为研究对象,借鉴《军品定价议价规则(试行)》中竞争议价和征询议价不审价的原理,从单一来源同类装备价格的形成主体、装备审价任务量、装备价格的测算方法、装备价格的形成过程以及装备价格的影响因素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探讨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在明确价格形成主体的职能权限、科学确定价格的测算方法、完善价格法律法规、建设价格数据平台、加强价格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向优化单一来源同类装备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装备价格风险,维护军方和装备承制方双方的合理利益,确保装备采购合同有效履行,并为合理分配各军兵种装备经费和调整总体装备经费提供科学依据,必须建立装备价格指数。装备价格指数编制需要解决特征价格模型和装备成本价格数据库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经过几十年的装备价格调整改革,美军建立了“国防部统一领导、军种分工负责、项目办公室具体实施”的三级装备价格管理组织体系,完善了军方主导的、全寿命的装备价格形成机制,采用了适合装备发展需要的固定价格定价模式和成本补偿定价模式。  相似文献   

20.
韩朋林 《军事经济研究》2013,(10):F0003-F0003
近日,首届装备财务理论研讨会在江城武汉举行。来自总装综合计划部装备财务局、各军区军兵种装备部综合计划部装备财务处、总部分管有关装备部门的领导及业务人员等5O余人应邀参加。总装综合计划部装备财务局张国珍局长出席研讨会,并就如何加强装备财务管理工作发表讲话。会议以“厉行节约、严格监管、讲求效益,不断提高装备财务工作质量与水平”为主题,对装备财务工作现状与发展战略、装备经费投量投向与决策方法、装备经费与实物资产管理、装备财务监督与控制、装备资金支付方式、装备财务验收方法、战时装备财务供应与保障以及装备财务基础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