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科技抗疫成为战胜疫情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在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跨界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应用的新模式:智能监测把控抗疫主阵地,精准引导全程护航物资投送,巡防结合阻断疫情传播,做到了冲锋在一线、征战在途中、守护在后方。此外,还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地理测绘、交通运输和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中展现出的广阔发展前景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李阳  董涛 《国防科技》2018,39(3):074-08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对于国防和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12年12月27日正式提供导航服务以来,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北斗"的组成、功能、特点、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简述,旨在让读者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3.
正基础设施,为抗疫一线提供时空体系精准服务。目前,基于全国2600个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天候高稳定性运行,服务可用性高达99.99%,为新冠肺炎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设备火速驰援,确保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一次完成,为两座医院迅速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在我国重点战"疫"区域内,有上百架10公斤至1.5吨载重无人机根据需求,将一线急需的医疗和防疫物资在北斗的定位导航下精准送到医护人员手中;面对迅速增长的物流配送压力,全国各地数  相似文献   

4.
事件     
《环球军事》2012,(2):4-4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建成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2011年12月27日起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发射了10颗卫星,建成了基本系统。据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2016,(4):117
正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航中心北斗青年科研团队,专业从事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预先研究、工程研究、应用研发。该单位是我国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总体论证单位之一,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导航技术专家组组长单位,教育部自主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首批认证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国防科大科研型重点实验室。北斗青年科研团队在导航定位技术领域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是导航系统核心体制、卫星关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拥有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覆盖的服务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世界第三个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将系统梳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其他卫星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仿真在轨的北斗卫星和GPS卫星,利用STK覆盖功能分析北斗、GPS和北斗/GPS组合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定位性能,并比较北斗/GPS组合卫星导航系统与单系统相比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北斗/GPS组合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有更好的可用性,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  相似文献   

8.
通过仿真已发射的16颗北斗导航卫星建立GEO+IGSO+MEO的卫星星座,利用STK覆盖功能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DOP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有很好的可用性,能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所做工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华北民兵》2013,(3):55-5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此后,欧洲"伽利略"问世。北斗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  相似文献   

10.
<正>出于国家安全战略考虑,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进程较快,属"后起之秀"。自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亚太区域服务以来,其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并逐步迎来黄金期,将撬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大发展,预计包括卫星通信、导航、智能位置服务等在内的相关产业都会迎来"井喷式"发展,推进北斗应用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北斗卫星与CDMA无线网络定位相结合的组合导航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而有效进行数据融合是提高北斗/CDMA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关键.针对北斗/CDMA组合导航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联邦卡尔曼滤波的北斗/CDMA导航数据融合算法.算法采用机动目标的"当前"统计模型,分别建立了北斗定位系统和CDMA定位系统的状态方程,通过对相应定位参数进行滤波处理,提高了北斗/CDMA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2.
<正>武汉光谷北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北斗")因北斗国际化而诞生,坚持"先国外、后国内,以外促内、内外并举"发展路径,在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北斗合作,成为践行北斗国际化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领先者与排头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首个海外用户是泰国。自2011年起,光谷北斗与泰国科技部地理空间技术局(GISTDA)开展了在卫星应用科技研发、共同防范和应对灾害及空间信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直破云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已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被誉为北斗"专列"的长三甲从2007年发射首颗北斗卫星起,13年间,"金牌火箭"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将所有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100%。可以说长三甲系列火箭伴随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的每一步,是名副其实的北  相似文献   

14.
受美军开展战场区域导航系统研究的启发,思考分析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面临的军事威胁和固有脆弱性,建议有必要基于伪卫星技术构建空地一体战场区域导航系统,以此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区域范围内的备份系统,并基于有人机控制无人机协同作战的理念阐述了系统的组成构想和行动构想,分析了系统的相关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将拥有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今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建成后将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欧盟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2014年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包括美国GPS在内的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异同,概括了它们的重要特点,说明了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防和军事领域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随着这颗新星的顺利入轨,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目标。北斗导航,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空间的北斗卫星作为时间和位置基准的"灯塔",通过北斗卫星播发的无线导航信号,为地球表面、海洋及近地空间用户提  相似文献   

1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是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1年12月27日起,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国家提供连续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包括飞机、导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定位导航;弹道导弹机动发射车,自行火炮与多管火箭发射车等武器载具发射位置的快速定位等方面。北斗在国防上的应用,能使作战效能提高100-1000倍,作战费效比提高10-50倍,大大提高国防能力和减少国防经济的负担。2012年12月27日起,北斗卫星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标志着北斗卫星系统由军用转向民用,主要领域包括交通运  相似文献   

19.
数字     
《环球军事》2011,(24):4-4
第10颗 12月2日5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据悉,按照北斗导航系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明年年底前,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北斗导航组网卫星,不断扩大覆盖区域,提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服务。2020年左右,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研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为科学内涵的北斗精神。这一精神生成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科学实践,传承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红色基因的伟大建党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