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冈山斗争意味着一段历史,更蕴含了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井冈山精神锻造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伟大实践,熔铸于井冈山道路开辟的艰难探索,孕育于井冈山血与火的艰苦斗争,是具有原创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最核心的内容是坚守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斗转星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应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时代光芒,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汲取精神动力的重要营养源。  相似文献   

2.
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都是党在革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红色基因,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同时,兵团精神实践主体来源于井冈山,兵团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井冈山精神,特别是井冈山精神中坚定执着追求理想、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等成为兵团精神的强大思想动力。兵团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结合边疆实际的继承和发扬。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需要通过广泛实践来践行;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需要融入大学生课堂教育;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需要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需要创新教育传播。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兵》2008,(8):18-18
如火如荼的斗争岁月锤炼出宝贵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出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作为新时期井冈山精神的传人,井冈山市人武部继承和发扬这一伟大的精神,以昂扬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求作为,扎根老区做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壮丽凯歌。  相似文献   

4.
兵团精神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是兵团人在50多年的屯垦戍边伟大实践中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格、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兵团的生动展现。以热爱祖  相似文献   

5.
高六喜 《华北民兵》2004,(11):43-43
最近一个时期,在北京先后举办了西柏坡精神展和延安精神展览,接着,又在红军长征的纪念地举办了井冈山精神展。他们都充分体现着一种精神——艰苦奋斗。那么,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新的历史时期,该怎样发扬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人们对井冈山历史的认识可能不够全面,认为井冈山自古就是蛮荒之地,只不过是后来有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才开创了它的历史。其实不然,对其溯源很有必要。位于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区,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最早有李族人溯溪涧而上,来到今天的茨坪一带结庐躬耕,繁衍生息。当时的茨坪人迹罕至,柴茅  相似文献   

7.
用井冈山精神育人卢会来我们办事处地处江西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传统教育资源。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用红军的传统教育和激励官兵,促进了部队的各项建设。用井冈山精神育人,最根本的是要教育官兵听党的话,坚定忠于党、跟党走...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壮大历程时,引人思考、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的史实和画卷很多。那跨越时空、震占铄今、历久弥新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军精神、抗大精神、狼牙山五壮士精神、老航校精神、上甘岭精神、雷锋精神、硬骨头精神、好八连精神、老西藏精神、老海岛精神、“两不怕”精神、五种革命精神、银河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伟大崇高的革命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021年9月,中央宣传部将沂蒙精神梳理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时代的特征继续发扬光大[2]。作为沂蒙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红嫂精神,红嫂的形象是沂蒙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相交融的典型[3],深刻体现了沂蒙精神的内涵,生动体现了沂蒙儿女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爱党爱军的博大情怀。  相似文献   

10.
正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2007年6月"感动兵团十大人物"晚会颁奖词这样赞颂他们:"从井冈山到南泥湾,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和田,他们用双脚丈量的是不朽的历程,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兵团精神。他们像沙漠胡杨一样,把根深深扎在绿洲。老兵们始终是忠诚的战士,是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这不仅是对他们伟大精神的赞颂,也是他们壮丽人生的真实写照,他们就是十四师四十七团的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北大荒精神孕育于解放战争那个特定年代的北大荒开发建设事业中,但却不只属于那个特定的年代。在新时代,北大荒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应有内容,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蓬勃力量,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助力强大能量。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发展的需要为北大荒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因素,坚定不移地传承与弘扬北大荒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青年作为时代发展的先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的精神之源,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其蕴含的精神力量对于新时代青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站在新的征程上,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的影响,着眼于“新时代青年如何把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时代问题,文章提出了新时代青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坚持的原则以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举措,引导新时代青年正确把握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担当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3.
朱德不仅参加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英勇善战,功勋卓著;更重要的是参加领导了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伟大斗争——井冈山斗争,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两者是紧密相关的,前者对后者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后者又使前者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4.
正上世纪60年代初,郭沫若访问兵团写了《满江红》,其中写到:"保卫边疆,看军垦英雄气概。使戈壁化为绿洲,汪洋如海。"兵团在创造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绿洲的同时,也创造了如汪洋大海般广阔的文化绿洲。兵团的文化绿洲播撒的是井冈山、南泥湾的种子,传承的是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兵团文化和兵团精神。文化团长→文化兵团早在南泥湾大生产时期,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团长张仲瀚就有"文化团长"的美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革命发展历程中,红色通信从“半部电台”起家,经历艰难险阻,成为对敌斗争中沟通信息的“红色桥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信息保障作用。红色通信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中为适应对敌斗争需要在创建和发展通信事业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它与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伟大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笔者将其内涵归纳为:自力更生、创新克难,服务大局、精研业务,竭忠尽智、无私奉献,严守纪律、加强保密。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如火如荼的斗争岁月锤炼出宝贵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井冈山道路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尝试。这一历史过程给我们诸多启示和广阔的思考空间。研究井冈山道路的形成,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才能得出符合历史真相的正确结论;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才能找到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才能弘扬历史传统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方永刚是在全党全军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党中央正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胡主席称赞他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坚定信仰党的理论、积极传播党的理论、模范践行党的理论,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高尚师德师风,这是对方永刚同志先进事迹精神实质的深刻揭示。作为方永刚多年的战友和领导,我就方永刚精神的时代价值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市黄坳乡黄瑞平、范桂兰等7对男女民兵,第一次带头举行集体婚礼,受到人们的赞赏。婚礼后,乡领导同志又领7对新婚夫妇来到井冈山烈士陵园,种上了7棵常青树,以激励他们不忘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  相似文献   

20.
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一精神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和时代价值,不仅指导了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中国人民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更是对中华民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锲而不舍把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事业推向新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