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在说明自己的重要观点时,别人不想听你说,你会?A.仔细分析对方不听的原因,找个机会换一个方式说B.等等看还有没有说的机会C.不说了,但很生气D.马上气愤地走开2.去参加老同学的婚礼回来,你很高兴,而你的朋友对婚礼的情况很感兴趣,这时你会?A.详细述说从进门到离开时所看到和感觉到的B.说些自己认为重要的C.朋友问什么就答什么D.感觉很累了,没什么好说的3.你正在主持会议,而你的一个部属却在玩弄他的手机,这时你会?  相似文献   

2.
在你的生日晚会上,你的客人中,有下面五位重要嘉宾,你会选择谁坐在你身边?A.运动选手B.作家C.掌相专家D.流行歌手E.你的班主任心理分析:A.你性格开朗,善于社交生活,也是一位领导型人物。你在朋友、同学的小圈子中很受欢迎,而别人也很愿意以你的主意来做决定。此外,在团体生活中,你很受异性朋友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1.你有能力克服各种用难?A是的B不一定C不是的2.猛兽即使是关在铁笼里,你见了也会惴惴不安?A是的B不一定C不是的3.如果能到一个新环境,你会:A把生活安排得和从前不一样B不一定C和从前相仿4.一生中,你一直觉得你能达到所预期的目标?A是的B不一定C不是的5.在小学时敬佩的老师,到现在仍然令你敬佩?A是的B不一定C不是的6.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回避你或冷淡你?  相似文献   

4.
心智年龄常常会跟真实年龄不一样,看看你的心智年龄有几岁吧。目前你做哪一件事情会感觉最快乐呢?A.与家人和朋友相处B.与心爱的宠物玩闹C.去异国旅行增长见闻D.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心理分析:☆A.爱唠叨的你可能比较喜欢跟人聊天。这种类型的人成长过程中都会比实际年龄老成一点,也会比同龄人更成熟一些,再加上他们很想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  相似文献   

5.
自信心量表     
1.你工作时是否常突然感到疲劳? A是B否2.你是否经常怀疑自己没锁上门? A是B否3.工作中你是否常无缘无故而感到不痛快? A是B否4.有人突然拜访你时,你是否很难产生兴奋感? A是B否5.工作时,当电话铃响,你是否感到莫名的害怕? A是B否6.你是否常有这种情况,即将休假前突然又不想走了? A是B否7.你是否会在深夜感到太饿而醒来? A是B否  相似文献   

6.
1.你是否在工作日就餐时感到没食欲,嘴巴发苦?A经常B有时候C从来不2.你是否认为工作负担过重,感到难以承受?A经常B有时候c从来不3.你是否感觉缺乏工作自主性,大多是领导让做什么才做什么?A经常B有时候C从来不4.你是否觉得自己有太多工作,不能每件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A经常B有时候c从来不  相似文献   

7.
诽谤伤人     
贾培铎 《政工学刊》2003,(10):43-43
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朝时期,有一次佛印禅师与苏轼打坐。苏轼对佛印开玩笑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本体。苏轼回家得意洋洋地告诉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你难道不知一切外事都是内心的投射?你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到你也是如来。”这个哲理小故事推而广之还可以这样看: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中伤别人就是中伤自己。你把别人都看成了“如来”,你就赢得了人心;你把别人看成了“牛粪”,你就背弃了人心,焉能不“败得很惨”…  相似文献   

8.
心理测试     
有的人能够毫不费力就能和别人打成一片,有的人却总感觉拒人于千里之外。你属于哪种类型的人?请用本测验自测一下。1你是否对别人讲自己的困难和不愉快的事?a.不,讲也没有用。(3分)b.如果有合适的交谈对象,当然要。(1分)c.不常讲,有时自己想起这些事就很苦恼。(2分)  相似文献   

9.
论感恩     
1.善良和感恩 如果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你得到了别人的善意对待和帮助,心中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叫感恩。当然,前提是你是一个善良的人。善良,就是有同情心。你必须有同情心,才会有感恩心。你对别人怀有善意,乐于帮助,才会懂得别人对你的善意,感激别人对你的帮助。其实,感恩心和同情心是同一颗心,感恩和同情是善良的两面。冷漠者不知感恩为何物。一个不肯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倘若别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他的本能反应是猜疑,而不是感恩。如果他尚能被感化,因此知恩向善,则证明他善根尚存。能否知恩是检验善根是否尚存的试金石。所以,佛经里说:知恩者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  相似文献   

10.
非专业心理指导,信不信由你1.你觉得说话直来直去=正直吗? YES——请做第2题NO——请做第3题2.你的家人无意间成为骗子的同伙,公安人员来抓他,你会怎样?向公安举报——请做第4题助他逃跑——请做第3题3.妈妈病了,你突然听说有一种药对这种病很有好处,你会怎样?尽快去买——请做第4题方便的时候再去——请做第5题4.你属于哪种人?给别人的礼物一定是自己特意买的——请做第6题经常把自己不需要的给别人当礼物——请做第5题5.你经常自己动手清理堵塞下水道一类的  相似文献   

11.
A.你"拍马屁"太露骨,老板听着可能是小乐了一下,可同事们听了可能就会觉得你太没品位。B.你的职场软肋是对办公室里的风吹草动、异样气味太没有敏感度。C.你情绪控制力差,属于黑白分明、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甚至有时候不能适时顾全大局的人。D.你聪明又机警,但太自我。你不太理解也不太能够容忍理解能力不高、反应比较慢的人。  相似文献   

12.
1.和人打招呼时不要立刻微笑。慢慢地、轻轻地微笑,让对方感到这是他们独享的待遇,不要让别人认为你在遇见每个人时都会自动微笑。2.让别人有机会表达自己。专心聆听有趣的谈话并努力理解这些谈话。如果你没有认真倾听,就不要问那么多问题,或者随便苟同别人所说的任何话,否则会让  相似文献   

13.
战友们,测测你的嫉妒心有多重吧,请对以下14道题进行如实回答,选择"是"或者"否"。1.我经常将自己和别人比较。2.我觉得别人的成就、才干、长相没什么了不起的。3.当别人遭受挫折时,我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4.别人的成功会让我想起自己的不幸。  相似文献   

14.
2011-7-19 15:35:42网友失衡的美丽留言:我是一名上等兵,这两年我过得特别烦,也感觉没啥收获。武器装备落后得够呛,战士素质都很差,就连班长、连干也很难说有什么真正的水平。而且这里每个人都很自私冷漠,你比别人差,别人就会笑话你,羞辱你;你比别人强,别人就会嫉妒你,攻击你。我学历、自身条件都比一般人好些,  相似文献   

15.
1、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需要和周围的人保持相同的水平,你认为这个见解如何?A.完全正确B.有点正确C.不对2.宴会时,你如何寻找适当的异性?A.找出最满意的,与他接近B.身边任何一位都可以  相似文献   

16.
克服“从众心态”。有些人盲目从众,人生观、价值观偏移,追求社会时尚,追求名声利益,讲究人情、面子,跟着别人讲求享受、吃喝玩乐,想潇洒走一回,从众心态严重。克服这种心态,要做到:(一)保持清醒头脑。众人说的话未必都是正确的话,有时可能是片面看问题的牢骚话,或是带有某种目的的诱导话,或是随便说说连自己都未必当真的虚假话。如果你信了,就可能吃亏上当。因此,对众人说的话,要多加分析,不能盲目从众。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看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阅历,别人做了但你不适合做或不能做,别人这样做成功了但你未必能成功,不能看社会流行什么自己就盲目随大流。而要看这“大流”正不正确,能不能随,适不适合自己。时刻做到头脑清醒,不干蠢事。见人家奔了小康,自己就乱了分寸;见人家提职快了,自己的工作就干不下去了;见地方一些人有名车、豪宅,自己就想人非非,要另起炉灶了。  相似文献   

17.
1.如果别人对你缺乏好感,你必须向他表示好感。2.老是认为“自己招人讨厌”,表示你对对方也怀有敌意。5.彼此学历、家庭状况相差无几者,感情易于融洽。4.如果想消除别人的防线,就要谈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5.长时间的紧张情况一旦松弛,往往会遗忘物品或做事失败。6.使用深奥抽象的语言,会使对方觉得不安。7.假如某人对另一人频开玩笑,多半表示他对这人怀有反感。  相似文献   

18.
孤独量表     
下面是大家有时体验到的一些感受,对于每项描述,请你指出在最近三个月内,具有这种感受的频率。①=从来没有②=很少有③=有时有④=一直有1.我感觉自己和周围的人相处和谐。①②③④2.我感到自己不缺少别人的友情。①②③④3.我的周围有许多人,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文摘大观     
等车站在车牌下,等车,顺便胡思乱想。正午的阳光亮得晃眼,低头看妖娆的树影在马路上跳舞,渐渐地脖子就酸了,眼神也散了。可是,我要坐的车还没有来。一辆接一辆的车来了又走,要坐的车却踪影全无。只能眼见别人从容地从身边越过,上车,绝尘离开。这就是排队的真理吧。自己排的队总是要慢一点儿,别人排的队偏偏总是要快一点儿。不管事先你如何算计,你排的队多半是最慢的那一条。爱你的人没有如期到来,你不爱的人却在身边来来去去。如果有一天,实在是不耐烦了,不想再坚持了,随它去吧,爱谁谁,你有可能就会搭错车。而且最最绝的是,当你错搭上一辆车…  相似文献   

20.
你想知道你应付逆境的能力吗?请你如实回答下列问题。答“否”的得1分,答“说不清”的得2分,答“是”的得3分。1.我对自己实现既定目标的进度感到满意。( ) 2.我对生活中某些事物(例如家庭、学校、团体) 有贡献。( ) 3.人应该学会顺应环境,因为人很难改变命运。( ) 4.如果锲而不舍,最终会创造出奇迹。( ) (以上问题只答“是”或“否”。) 5.运气的来临归功于往日的努力。( ) 6.明智比运气更重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