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单一控制器的SDN架构容易导致无线网络性能受到影响,尤其针对高动态无线网络,将大幅降低其健壮性和鲁棒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软件定义网络架构(Distributed Software Defined Wireless Network,DSDWN),该架构是基于完全分布式和分层式SDN思想提出的,包括主从控制器和事件传播系统,在该架构下提出了控制器系统的配置策略和主控制器的选择策略。仿真验证表明,提出的控制器配置策略在时延方面优于贪婪算法和聚类算法,更适合高动态无线网络环境;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主控制器选择策略,优化了网络链路连接时长、总时延及节点资源,降低了路由开销。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子系统和设备设计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面向产品对象的数据模型——设计体模型。阐述了产品数据的配置管理和版本管理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空间飞行器环绕进入绕飞轨道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的快速形成绕飞轨道的制导策略.首先建立了追踪星和空间非合作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推导出形成共面自然绕飞的充分条件并以此作为制导的终端条件;随后针对实际追踪星发动机配置方案带来的欠驱动特性,基于规划相平面轨迹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环绕制导策略;最后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对软件质量进行定量化管理是软件工程领域的趋势,也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针对软件维护性定量评估难、数据获取难的问题,分析了软件维护性受配置管理关键要素的影响,提出利用配置管理数据对软件维护性间接评估的方法。结合软件工程开发实际,建立了配置管理数据收集过程,利用维护时间作为参数,统计5类功能点维护时间对软件维护性进行度量,实现了软件维护性的定量评估,并利用实际项目对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根据无标度网络理论对军事信息网络进行分析,认为军事信息网的逻辑层应为符合幂指数分布的无标度网络,传统的以泊松分布为理论基础的随机网络分析方法已不再适用,并通过构建随机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论证了这个结论.根据无标度网络理论,对军事信息网的抗毁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对随机攻击鲁棒性强,对智能攻击脆弱性高"的结论,并提出了以网络连通性为标准,判定节点重要性的一般方法.参照国外的先进网络应用经验,针对军事信息网节点间非常不均衡的无标度特性,给出了"关键节点热备份"和"物理节点分散配置"的抗毁策略.  相似文献   

6.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跨层攻击具有比单层攻击更强的隐蔽性、更好的攻击效果或更低的攻击成本.为了检测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跨层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攻击检测模型.由于攻击不可避免地会对各协议层的参数造成影响,因此模型从协议层攻防博弈的角度,建立起相应的策略矩阵和支付矩阵,并通过均衡分析得到该模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仿真结...  相似文献   

7.
全面分析航天装备备件配置现状,把握备件配置优化的主要方向,形成推动备件配置水平快速提升的关键策略,是提高航天装备备件保障科学性和高效性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航天装备备件配置现状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SWOT分析矩阵,进而基于矩阵因素的不同组合形式,研究形成改进航天装备备件配置现状、提高备件配置科学性的四种关键策略,即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的S-O策略,利用机遇、克服不足的W-O策略,利用优势、应对威胁的S-T策略和弥补不足、应对威胁的W-T策略,提出当前应重点解决备件需求提报精度、库存配置科学性和协调激励机制三个现实问题,为开展航天装备备件配置问题深入研究明确了重点、确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的装备保障体系资源配置模型存在较少考虑协同保障因素、配置目标与作战任务脱节、忽略使用保障资源、难以解决面向作战任务的网络化装备得障体系资源配置等问题,首先,分析了装备保障体系的网络特性,建立了其资源配置网络模型,提出了协同保障模式下资源配置策略;其次,以战备完好率为目标,考虑协同保障因素与多种保障约束,构建了网络化装备保障体系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与策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与策略可解决网络化装备保障体系资源配置问题,保障资源配置中有效的协同可显著提高保障体系效能。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Ad Hoc网络地址自动配置机制.在该机制中,群首节点负责维护全网节点的地址使用情况表,处理网络的分割与合并;新入网节点通过代理节点向群首节点申请地址;使用蚁群算法优化选择代理节点,利用地址表备份机制减少群首节点失效的影响.与MANET Conf协议和ODACP协议的仿真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使用更少的通信开销为节点分配地址,并且在网络规模增大时,该方法的地址自动配置性能并没有急剧下降,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刘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6(7):57-60,64
深入研究了JTIDS网络3种中继模式的原理、延时计算、优缺点及应用环境.基于网络仿真软件OPNET对3种中继模式进行了延时性能及中继路径的仿真.结果表明,3种中继模式各有所长,应根据实际环境进行灵活的配置和综合应用才能实现JTIDS网络最好的中继效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大空间公共建筑烟气的流动特性,指出了目前大空间公共建筑在防排烟方面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设置吹吸式空气幕墙、软性活动式挡烟垂壁、带有伸缩管道的排烟口等大空间建筑有效防排烟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2.
Combat in near-Earth orbit is emerging as a more realistic possibility. The argument here is that changes in space technologies combined with a sea change in political rhetoric is bringing the possibility of military conflict in space technologies. This movement reflects a generational shift as the original decisions regarding military conflict in space are now being reassessed by a generation who did not experience World War II or the Cold War. For these, the sanctuary approach to space activities is not as persuasive and new enhanced space technologies bring the possibility of victory or at least survival possible during a conflict in space.  相似文献   

13.
空间环境条件对地面航天器发射和空间航天器系统运行有很大影响。为了减少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作用,必须重视航天器的空间环境可靠性设计、空间环境试验以及空间环境保障。提出了在航天器设计、飞行试验与运行过程中,必须考虑可能带来影响的空间环境条件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日本将太空安全视为国家太空战略的首要事项,不断加强太空安全能力建设。成立宇宙作战部队之后,太空安全战略向备战太空走向明显。本文分析了日本太空安全战略由“和平利用”到“保守防御”型再到“攻防兼备”型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宇宙基本法》《宇宙基本计划》《国家安全战略》《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等文件内容进行研判,得出日本太空安全战略具有致力于太空军事利用、构建日美太空同盟和发挥国际太空规则话语权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美国在军事空间技术新的发展动向,包括美国空军的“空间军力加强、空间军力应用、空间支援、空间对抗”四大空间军事任务区,快速响应空间,新的空天进攻飞行器,军事小卫星运载器,军事小卫星,导弹防御先进技术等的发展动态。分析了军事空间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印度开展外空技术试验遭受了来自国际舆论的谴责、强国遏制与外空法约束等多个方面的压力.当今世界航天大国都在竞相开展外空技术试验.当各国面临相似的问题时,应尽快开展研究,找出如何以合理的理由、灵活的手段开展试验,同时集结优势力量开展国际合作.本文深入分析主要航天国家对印度开展外空试验的主要压制手段,以此剖析印度外空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临近空间与临近空间平台的概念与特点,计算了平台高度与覆盖区域的关系以及传输损耗,临近空间平台对于静止卫星在传输距离、损耗和时延的减小,使得平台通信系统在天线增益、发射功率、网络功能和系统结构等方面有更多选择余地的一些优点。并对临近空间通信平台的组网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于临近空间平台在军事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鉴于美军的太空作战走在世界前列,从顶层设计、信息网络、态势感知、作战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美军太空安全体系的建设现状,重点指出了其在太空安全应急响应方面的发展趋势和启示,对我国太空安全研究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空间通信中影响电波传播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航天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卫星间、卫星与地面之间的组网越来越具有可行性和现实需要,为探索其组网方式,对该网的物理层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对空间链路中可能影响电波传播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分析了自由空间、大气、电离层等一般因素,其次还分析了天线、空间环境、敌方攻击等特殊因素的影响,为确保航天通信的可靠性和网络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一列Lebesgue空间Lpn引进了一类Banach函数空间Lp(M)空间,并以现代分析的方法讨论了Lp(M)的嵌入性质,得到Lp(M)可以成为L∞与Lp的中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