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在当地时间5月6日发布年度报告提出,中国政府和军队对美国实施网络攻击,包括试图从联邦机构窃取信息等。近年来,美国政府官员和网络安全专家越来越频繁地指责中国政府和军方参与针对美国的网络间谍活动。今年一开年,“中国黑客威胁论”再次甚嚣尘上。美国为什么总拿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说事?一再处心积虑地炒作“中国黑客威胁”究竟意欲何为?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IT、网络、软件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要说“黑客”攻击,只有美国有技术、有实力、有条件。可近年来美国却热衷炒作“中国威胁论”,在此背景丁  相似文献   

2.
走近科索沃     
“黑客”如何攻击北约计算机网络?由于受到数目不详的塞尔维亚计算机黑客的攻击,北约互联网站点于3月28日对公众关闭。据说,黑客的攻击手段有三种:①通过“PING”命令,向一些站点发送成千上万个空数据包,使服务器过载、站点瘫痪;②每天向北约网络发送上千封电子邮件,使其电子邮件服务器阻塞,计算机系统运行速度减慢;③利用宏病毒作为破坏手段。另外,美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国的网站也多处遭破坏。  相似文献   

3.
2O13年1月30日、31日、2月21日,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先后发文大肆渲染中国黑客入侵,无端指责中国政府和军方幕后策划了网络间谍活动,恶意掀起“中国黑客威胁论”,2月19日,美国有强烈军方背景的私营安全公司曼迪昂特(Mandiant)更是推出长达76页的报告,  相似文献   

4.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科索沃战争中,全世界的“黑客”从各个角落向美国等北约国家发动了一场无声的“黑客”战,除了直接破坏北约国家的网站和电子邮件系统外,还向其部队的通信系统注入了包括“梅利莎”、“幸福99”、“爸爸”、“疯牛”等多种计算机病毒,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这种散兵游勇、单枪匹马式的战争行动,虽然  相似文献   

5.
该黑客部队的正式列编标志网络部队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已破土而出2月,在美参院武装部队委员会听证会上,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首次表示黑客部队已正式编入美军的作战序列。其实早在2002年,美国政府为了应付网络黑客的种种攻击,防止出现“网络‘9·11’事件”,布什总统就发布了第16号“国家安全总统令”,组建了美军历史上,也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6.
马军 《环球军事》2013,(13):10-11
关于网络安全,美国一直在指责中国。今年1月30日,先是美国网络安全公司蝇迪昂特发布的所渭“中国军方黑客报告”,荚刚一宫、目务院及国防部连续表达了对网络商业盗窃行为的担忧,尽管这份报告的真实性受到喷疑,亦未直接将矛头对准中国,但仍表示“已经在最高层面向中方表达了担忧”。  相似文献   

7.
1998年2月18日,美国海军计算机犯罪调查委员会破获一起在美国海军史上最大的因特网窃取军事机密一案,令军方高层人士震惊不已。1 此案发生之时,正值美国与伊拉克在海湾较劲之际,因此,有人推测这起电脑“黑客”入侵案系伊拉克或伊拉克的同情者所为。“黑客”非法闯入了美国五角大楼的非保密网络,窃取了一些非绝密文件。虽然未给军方造成重大损失,但罪犯狡诈的做案手法却令军方高级官员大吃一惊。原来,“黑客”在五角大楼因特  相似文献   

8.
赵利 《环球军事》2009,(10):1-1
5月2日,澳大利亚正式公布其新版国防白皮书,称将在未来20年投入700亿美元加强澳大利亚国防力量,不过这份白皮书却“不合时宜”地将“中国威胁”作为其强化军力的借口,称是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引发了邻居们的‘担忧”。无独有偶。上个月,所谓“中国黑客”的力量又被西方“神化”。据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21日报道,美国造价高昂的战斗机系统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被怀疑遭到黑客入侵。  相似文献   

9.
在北约空袭南联盟时,北约成员国正遭受到来自全球范围的计算机黑客的攻击。黑客攻击使北约成员国计算机系统损失严重从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空袭开始,北约成员国在因特网上的站点就不断遭到南联盟计算机黑客的攻击,迫使北约站点从3月28日起一度对公众关闭。3月31日,北约的互联网址及电子邮件系统受到了南斯拉夫“黑客”的侵袭,使其电子邮件服务器阻塞。俄罗斯电脑“黑客”则入侵美国白宫网站,造成该网站3月29日当天无法工  相似文献   

10.
网络战前景看好。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网络战应运而生,在未来战争中,网络战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1999年3月29日,南联盟和俄罗斯的“黑客”成功地进入美国白宫网站,对其实施了破坏行动,致使白宫网站瘫痪了一整天;尔后,南联盟“黑客”又对北约通信系统实施了病毒攻击。美海军陆战队带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日本政府网站不断遭到黑客的入侵和袭击,已对日本的国家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在此情况下,日本防卫厅决定成立一支由陆、海、空自卫队计算机专家所组成的“网络特攻队”,以其在未来网络战争中达到攻防兼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电脑黑客”的名字也日益为人们所熟悉。他们凭借自己娴熟的计算机技术,不经允许而擅自闯入他人计算机网络,或破译密码、窃取情报,或篡改数据、删改程序,或制造故障、散布错误情报和恐怖信息等,尽其所能,滋生种种坏事,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故被人们虐称为“电脑黑客”。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电脑黑客”不但给计算机网络用户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恐慌,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一起刑事案件的平均损失是2000美元,而一起计算机犯罪的平均损失则为50万美元;美国一年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应用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 渐摆上了议事日程。据统计,中国95%的与 Internet相连的网络管理中心都遭到过境内外黑客 的攻击或侵入,其中银行、金融和证券机构是黑 客攻击的重点。网络犯罪的递增、大量黑客网站 的诞生,日益促使人们思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作 为中国教育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2000,(1):16-19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日前在互联网上公布了利用“CORONA”、“SPIN-Ⅱ”及“IKONOS”等三颗卫星所拍摄的中国东南沿海军用机场和军事设施的高清晰度照片,同时公布了一些军事资讯。同时,网站也公布了台湾各军事机场卫星照片。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在其网站公布的一份新闻简报中说,该组织将在5月12日与美国国防情报中心联合公布中国在台湾对岸的空军基地高清晰度卫星照片。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11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坚决反对利用有关军事资讯问题进一步制造台湾紧张局势。她说,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有人想利用此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大光 《环球军事》2009,(16):18-19
近年来,网络战在国际政治和各种冲突中已经屡试牛刀,让人们领教了其在政治斗争和武装冲突中的重要性。2007年4月,爱沙尼亚政府决定把一个公园里的二战苏军士兵铜像推倒,由此遭受到黑客的大规模攻击,垃圾信息的洪流源源不断地冲向爱沙尼亚政府和银行系统的网站,令很多网站无法运作。2008年8月,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时,格鲁吉亚的服务器被冻结,格鲁吉亚人无法通过网络浏览新闻,也无法拿到现金和机票。而最近伊朗大选时,美伊两国在互联网上所展开的攻防大战,更是让人领略到了网络战的举足轻重之处。  相似文献   

16.
报载:今年2月,一名18岁的以色列电脑“黑客”率领两名美国中学生大闹美国国防部电脑网络库,引起美以高层关注,令世人一惊。惊讶之余,仔细回味,又引发诸多感叹! 一叹电脑“黑客”艺高胆大。这位网络上的黑色杀手以“导师”的身份出现,指导两名“弟子”,利用互联网络钻进美国国防部电脑档案库、美海军军事中心,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等要害部门的电脑系统,任意调阅档案资料,查阅人员名单及工资表。甚至为来去方便,他们还在网络上开了一个隐蔽的“陷井盖儿”,以便随时过来经常“核查”。  相似文献   

17.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日前报道,世纪之交纷纷组建网络战部队,已成为军事领域的一大亮点。如美军已将部分“网络战士”编入部队,还从其国内吸收高水平”黑客入伍.充实网络进攻专业力量。种种迹象表明,异军突起的网络战部队,必将与电子战部队并肩作战,在信息化战场上大显身手;社会上的黑客,也定将有组织地走上战场。  相似文献   

18.
一、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是一个国家级战略。作为国家级战略,就需要长期的运作与观察,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二、中美两个国家,当前都处于特殊状态。美国在“9·11”事件以后,一直在搞所谓反恐战争。前不久发表的“2006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上美国国防部自己就说:“美国是一个正在卷入一场长期战争的国家”。这就是刚才有专家说美国的国防科技工业的计划性上升,市场作用减弱的原因。对我们中国来说,随着台海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也处于特殊状态,正因为这样,计划作用也有所上升。三、但不管怎样,只要不发生大战,国家级战略是…  相似文献   

19.
网络犯罪的递增、大量黑客网站的诞生,日益促使人们思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作为中国教育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信息平台——CERNET,对于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应该也是同样的关注,而所  相似文献   

20.
梁宇  陈悦 《军事文摘》2023,(19):29-33
<正>近年来,美国情报霸权日益频繁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从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到2023年中美“流浪气球事件”中,美国将中国的民用无人飞艇视为“间谍气球”和“高空监视气球”,并动用军事力量将其击落。不难发现,美国情报霸权屡屡发难,日益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已成为危害地区和全球和平的重要风险源。2023年2月,中国外交部发布《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的报告,明确向外界揭露出美国在全球无差别的网络监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