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正推动战争形态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演进。美军作为二战后始终位列世界第一的军事力量,正在积极设计未来战争以应对当前的“大国竞争”,2018年刚刚成立的陆军未来司令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未来司令部隶属于美国陆军,主要负责美陆军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未来作战概念创新以及新兴军事科技的测试和应用。成立两年以来,未来司令部已经拥有了一套完善、严密的组织架构,创造了包括C5ISR作战概念在内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在空基导弹、远程精确火力系统等新型作战装备上也取得了众多进展。本文基于大量前沿文献研究,廓清了未来司令部的组织架构,总结了其主要职能,并对这一新设司令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预测,期望能够为推进军队现代化和未来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司令部是“军队大脑”、“指挥中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战争形态正在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为了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司令部在工作中应树立以下新观念:一、信息制胜的观念 信息战步入战争舞台,对司令部工作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首先,大量信息化武器装备广泛运用于战场。如美陆军的信息化装备已占其装备总量的50%以上。美海、空军的信息化装备已达70%以上。这使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素有儒将之称的叶剑英元帅可谓一颗耀眼的智多星。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些重要职务同他的名字紧密相联。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为人民解放军参谋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心血。一、立足战争实际,致力于人民军队参谋部的建设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叶剑英一向把参谋部的工作视为保证军队胜利的枢纽工作。他认为:司令部是军队组织至关重要的部门,是军队的领率机关和指挥中心。军队的管理教育、军事训练和作战指挥等都需要司令部来具体的组织与实施,一切军事计划只有通过司令机关才能实现。因此,他在几十年的参谋长生涯中,总是敏锐地关注战争的特点、进程和需求,及时落实和调整参谋部的组织机构与业务制度,从而使参谋部能够充分发挥“领率”与“指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军旗飘飘——新中国 50年军事大事述实》一书,以纪事本末的体裁,对新中国成立 50年来军队建设的重大史实进行了专题论述,体现了军史研究的新水平。   本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书中不仅较系统地记述了共和国成立以后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重大事件,其中,对与现实联系较为密切、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论述尤为详尽。如台湾海峡军事斗争问题,书中分专题记述了“三军首战一江山岛”、“震惊中外的炮击金门的作战行动”、“打击海上窜扰之敌”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书中对 90年代下半期,为遏制台独势力,我军在…  相似文献   

5.
赵修明 《国防》2009,(12):50-51
司令部是部队军事工作的领率机关和指挥中枢。预备役部队作为军队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和《司令部条例》的要求,切实抓好司令部建设。  相似文献   

6.
胡光正  许今朝 《国防》2016,(3):4-10
“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是伟大改革的纲领,是理念原则也是宏伟蓝图。“军委管总”表征了我军统帅机构新的权力形态,是落实宪法规定的“军委主席负责制”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军委在战略层次上全盘统筹军队作战指挥和建设管理,目的是为强军打赢重构战略中枢;“战区主战”勾勒的是军委之下的作战指挥线,在军委(联指)战略全局统领下,将具体战略战役指挥权向下集于战区,重在发挥战区主导联合作战的战斗力输出功能;“军种主建”勾勒了军委之下的建设管理线,在军委战略统率下,将部队建设管理权向下集于军种,重在发挥军种对战斗力的输入功能。  相似文献   

7.
先进的军事理论,历来是军队建设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之一。作战理论是军事理论的核心部分,它直接规定了一支军队的作战思想、作战方针、作战原则等最基本的作战问题。江泽民主席多次强调,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军传统的作战理论,研究战胜敌人的战法。战区作战理论,作为我军作战理论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步虽  相似文献   

8.
司令部是军队的神经中枢,参谋队伍则是构成这个神经中枢的“细胞”。我军参谋队伍还相当程度地存在着知识层次低、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谋略水平低等问题,与军委提出的打赢高技术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培养高素质的参谋队伍,已成为当前加强司令部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解放军军兵种的建立和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军兵种编制指挥体制,加强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始终是军队编制体制建设的重点.面对当今和未来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我军肩负的使命,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和关于质量建军、科技强军,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指引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军情的军兵种编制体制,使我军军兵种编制体制不断完善、优化,适应了不同历史时期军事斗争和作战指挥、部队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陈庭钊  蔡晖 《国防》2005,(4):35-36
为应对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挑战,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必须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预备役部队是我军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此,当前必须着力夯实“三个基础”。认清机遇,夯实思想基础。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军队建设整体转型,提高我军一体化作战能力的客观要求。当前,预备役部队中不少同志对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主要表现有“三无”思想:一是无关紧要。有的人认为,预备役部队主要是作为后备…  相似文献   

11.
在推动我军整体转型的过程中,围绕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作战能力,军队武器装备体系的构建需要进行总体谋划。要结合我军核心能力的具体体现。积极弥补武器装备建设上的“短板”。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所谓军队跨越式发展就是瞄准当今军事发展前沿,突破某种现行发展模式而实施的跨阶段、超常规的发展。我军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跨越发达国家军队建设的某一个或若干个发展阶段,在武器装备、建军理念、作战理论诸方面完成跨越式发展的历史使命,使我军由半机械化、机械化逐步实现信息化。纵观人民解放军近8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我军在军种建设、武器装备建设和编制体制等方面都曾实现过跨越式发展,尽管当时的跨越式发展是初步的、局…  相似文献   

13.
政治作战信息资源建设是发挥联合作战中政治作战的基础,也是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军政治作战信息资源建设及技术保障现状存在的问题,要把准政治作战信息资源技术保障重点,为实现我军政治作战信息资源一体化和联合作战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跨越式发展,就是我军现代化建设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跨越发达国家军队建设的某一个或若干个发展阶段,使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编制体制等诸方面都有一次较大的飞跃,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从而缩短与世界军事强国的差距。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实现军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以跨越式发展开创新形势下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这就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跨越式发展是我军摆脱落后争取主动的必然选择(一)跨越式发展是相对落后的军队追赶军事强国的一般规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相对落后的军队…  相似文献   

15.
2002年4月17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参联会主席的陪同下宣布了美军“2002年联合司令部计划”。拉姆斯菲尔德声称:“2002年联合司令部计划”是有史以来美军指挥体制的一次最为重大的调整。这一计划“重新调整了美国军事力量的结构,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对付21世纪的威胁” 新司令部为“看家” 美军“联合司令部计划”是为各作战司令部指挥官提供指导方针、确定它们的任务与责任并为各司令部指挥官划定地理概念的计划。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参联会主席麦耶斯称,新出台的“联合司令部计划”是自1946年成立联合司令部以来“最为彻底的一次变革”。这些变革主要体现在各司令部的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台湾国防报告书》”明确提出“科技先导、常备打击、后备守土”的建军理念,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在持续精简现役部队员额的情况下,大力加强后备部队建设,严格落实后备部队的编组、训练,改善武器装备质量,强化军事动员能力,提高后备部队的战备水平和作战能力,实现“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建设目标,保持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完善行政机构 逐级严格管理 依照台湾新通过的“国防部组织法”,台“国防部”专门增设“动员局”机构,负责台岛战时动员的政策制订与组织协调,原属参谋本部的军管区司令部改编为后备司令部,  相似文献   

17.
“未来作战系统”是美国陆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武器装备发展项目,项目从酝酿到终止,经历了十几年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军队的高度关注。深入研究”未来作战系统”的发展历程.探索其发展特点.吸收借鉴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推进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军事历史》杂志 2001年的宣传和研究, 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论述为指导,探讨总结中外军事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发掘中华民族优秀的军事历史遗产和汲取国外军事历史的精华,为加强新时期国防与军队建设、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保证我军“打得赢”与“不变质”提供历史借鉴。其宣传研究的重点是:   (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军事建设的成就及历史经验。重点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创建、领导与发展人民军队的历史经验;我军军事战略、军事斗争、军队建设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作战方法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将军队建设的重点放在提高科技含量,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上。因此,军委江泽民主席指出:“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责任”。中央军委在确定我军建设五年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时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美军正在向信息化军队转型。但建设未来军队离不开作战理论的牵引。1999年10月,美国成立了联合部队司令部,其职责之一就是制定联合部队的作战概念,解决最具挑战性的作战理论问题。成立后不久。联合部队司令部就从《2010年联合构想》、《未来联合作战概念》、《2020年联合构想》和2000年4月的《防务计划指南》等文献中总结出了“快速决定性作战”的新概念。新概念一经发布。立即以“立意高远、视角独特”而倍受关注,并被某些理论界人士吹捧为“指导美军21世纪作战的理论”。但究其内容却乏术可陈,就像是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新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